新时代适度消费伦理的构建探析
2020-08-19陈亮
摘 要:适度消费伦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提出的理性消费原则,具有跨时空品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适度消费伦理为人民群众如何消费进而实现美好生活指明了方向。从适度消费是跨时空的理性消费原则入手,探析新时代构建适度消费伦理的显性制度保障、路径选择,积极培育新时代消费者清醒而健康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
关键词:新时代;适度消费伦理;理性消费;制度保障;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9-0039-02
一、适度消费是具有跨时空品质的伦理原则
适度消费是消费活动中主体自觉自愿对客体适度消费从而达到个体满足、实现及发展的消费行为,是与我国新时代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是适应于个人的收入水平和道德风尚的消费,是追求一种质量好的、生态环保的生活消费方式。适度消费伦理是建立在目的性和规律性基础上以生态、均衡、质量为主要因素的消费伦理原则,它批判继承并发展了消费主义的理论,有机统一了当代人眼下与未来的需求、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需求,最大程度地保障人们代内与代际的需求,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提出的理性消费原则,具有一种跨时空的品质。
1.适度消费促进消费者“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实现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需求侧”也从人民单一的纯物质追求转化为多样性、多维度的美好生活需求。反映在消费领域,即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存型消费,人们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转变,开始向服务型消费等新型消费过渡,追求更高水平、高质量的“美好生活”。事实上,部分消费者片面追求物质享乐主义、在“物”的极大满足中挥霍无度,占据浪费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反映出完全的消费异化本质。这助长了部分消费个体好逸恶劳、坐享其成的气焰,对人的精神世界是侵蚀的,与美好生活的内涵是相违背的。适度消费伦理追求的是人作为个体生物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反对基于累计的物质财富基础上毫无节制地过度性消费,反对以攀比为目的的浪费型炫耀消费,更反对因为物质财富获得的不平等而对他人生存消费基本权利的侵占剥夺。
2.适度消费伦理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生态理念。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诚然,“人的需要与社会、文明在实践的基础上辩证统一。”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消费作为需求本身也依托于现实。过度消费对资源的无限消耗衍生出更多的废弃物,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而且给本来就短缺的资源造成更严重的资源短缺和能源危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这个主体,要消解当前现实存在的各种消费异化现象,政府必须进行有效的市场监督和管理。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市场秩序,维护和谐的消费环境,保障消费者的正常消费。
二、新时代适度消费伦理构建的显性制度保障
消费伦理是在社会风气影响下指导调节个体消费活动的道德规范、伦理原则总称是一种隐性制约;想要真正发挥适度消费伦理在市场经济这种法制经济社会中的效应就需要一系列显性制度保障,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
1.加强对消费市场的宏观调控。新时代中国已经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需要、享受需要非常旺盛,相应购物能力也非常强大。但是与这种强大购买力相对应的是我国消费市场现有产业结构与供给结构的不对称,国内以传统消费为主的消费市场难以满足新型消费发展。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这个主体,要消解当前现实存在的各种消费异化现象,政府必须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加强宏观调控,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中国制造业向世界产业链中高端跃进,发展符合现阶段居民需求的旅游、养老、医疗、健康(包括美容、康体)等生活性服务业,提供适应新型消费的高端、时尚、个性化产品,切实提高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2.促进居民收入与财富均衡增长。可支配收入与财富的可持续增长是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根本因素。我们必须着力在动态的经济增长中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占比提高,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差距过大,一小部分的高收入群体占据了社会的大部分财富,但是他们的消费潜力有限,消费范围较小,对整个社会的消费总量贡献较低;大部分的低收入群体虽然消费需求庞大、消费范围广泛,但是受可支配收入的限制,消费能力极其有限,因此整个社会的总体消费不足。收入差距的缩小能相应提升居民消费总量水平,要积极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构建橄榄型收入阶层结构,把握好保持居民合理杠杆水平与消费信贷合理增长的关系。
3.大力发展民生性服务业。加大生活性服务领域有效有序开放力度,从改革入手来发展服务业,大力改善政府支出结构,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把重点从投资转向改善民生,降低居民的不确定预期。进一步提高民生性财政支出的比重,扩大医疗、教育、住房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投入,有效改善政府公共品供给不足等状况。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市场的管控力度,使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从多角度、多层面满足国内居民的生活发展需要。
4.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不断推动社会保障体制,日益健全社会安全网对于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提高高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非常重要。继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大力创新养老方式,进一步提升居民的获得感,让居民消除因未来收支产生的各種不定性预期,消除人们由于医疗、子女抚养教育、养老产生的忧虑,用社会保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安全网和稳定器作用的充分发挥逐步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三、新时代适度消费伦理构建的路径探析
进入新时代,我国所构建的消费伦理不仅体现着对个人市场化消费价值取向的满足,更是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适度消费是在资源条件约束下的最优化消费,构建适度消费伦理是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需求,需要多方面、多渠道、多路径地展开。
1.提倡理性健康的适度消费方式。消费伦理观念对消费模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只有正確的消费观能指导消费者采取正确、合理的消费行动,培养适度消费观是一种自律,这种自律既不影响到生活质量,又不为物质所累,量入为出,避免情绪化消费(女性尤其如此)。适度消费、理性消费,人们健康生活的需要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才能摒弃现代人虚荣、攀比、盲从的心理,根除现在部分人不合理甚至是严重奢靡浪费的消费习惯,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消费与生活,追求内心的幸福与满足,最大程度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引导民众理性管理负债与消费。一是帮助消费者树立债务风险意识。通过开展金融知识讲座帮助消费者了解实用金融知识以及信用卡相关知识,帮助消费者建立积极健康的科学消费观,整体规划资产以及自身债务,留足应急资金,提高自身资产管理水平;明确理性消费是理性持用信用卡的前提,盲目冲动消费容易导致自身资金链断链,影响个人征信记录,引导消费者要合理负债不越线,要注意不要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债务怪圈。二是提升消费者的风险管理能力。通过网络安全知识的传播及消费中投诉信息的收集与反馈,甄别消费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问题。“互联网+”时代出现许多无抵押的“网络小额贷款”,然而风控不足也使得互联网金融信贷乱象丛生。消费者要增强风险责任意识,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防范各种看似无门槛的贷款套路,以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三是营造适度消费的社会环境。加强审核,严加监管消费金融公司等的过度宣传。
3.加强对舆论媒体误导消费的监管。舆论媒体通过电视广告、网络直播、节目植入、网络大V及微信大号推荐等多种手段给消费者制造“虚假需求”,误导消费主体购买不需要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消费异化。全媒体时代信息无人不用、无所不及、无处不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不再分明。政府要加强对舆论媒体误导消费的各种监管,对各种虚假广告和夸大宣传严厉打击;通过加大检验消费品的质量品质,在源头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广告媒体相关宣传用语,及时治理媒体宣传中的不合理行为;完善消费者舆论监督体制,给消费者以合理有效的网络途径及实体途径对舆论媒体的虚假夸大宣传销售监督举报。
4.加强监管金融机构,审慎发放个人消费贷款。首先,金融机构要更加审慎地发放个人贷款,适度采取提升贷款价值比例、贷款收入比例等手段审慎发放居民部门贷款;对于年轻用户要做好个人征信、背景调查和审核工作;通过不断建立完善个人风险测评监控,在一定程度上制止过度消费。其次,金融机构要加强资金流向的监管,密切关注潜在风险,如科技安全风险等。第三,将网上借贷全面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全口径、多维度监管居民债务信息。同时,加强以现金贷、消费贷为主的网络平台监管,引导民众严格遵守商业伦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让他们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姜惠芬,邓国用.弘扬“消费和谐”建设和谐社会——“消费和谐”理论研讨会综述[J].消费经济,2007,(2).
[2] 蒋莉,罗琳.试论消费观念变革与可持续发展消费观[J].经营管理者,2009,(1).
[3] 莫少群.当代中国的消费主义现象:消费革命抑或过度消费?[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7-10-28.
收稿日期:2020-02-24
作者简介:陈亮(1985-),女,甘肃临洮人,讲师,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及党的建设方面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