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ERP系统提高企业市场增加值的有效性分析
2020-08-19付小宸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ERP系统利用其统一性、集成性、实时性等特点将对提高企业市场增加值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信息化手段。但由于ERP系统性能本身的制约、企业全面预算体系及管理流程的欠缺、企业集权制对内控制度质量的影响以及整体市场形态的制约,我国企业实施ERP项目总成功率不到30%。因此,我国企业要先规范内控制度,再选择适宜的ERP系统,从而提高企业市场增加值。
关键词:ERP系统;内控制度;责任成本管理;企业市场增加值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9-0008-02
目前,ERP系统在我国实施现状并不乐观,很多企业并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反而受到ERP软件高额成本以及后期投入的相关费用影响,公司收益不升反降。但ERP软件作为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数据统一、集成并共享的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有效地发挥出ERP系统,改善业务流程,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提高企业市场增加值的积极作用呢?相较于其他ERP系统对于企业内控制度构建的研究,本文着重于提高企业市场增加值有效性的角度分析。
一、ERP系统理论上实现的效益
ERP系统利用其统一性的特点将原本分散在企业各个环节中的数据整合起来,保证数据储存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其集成性和弹性实现数据在各业务系统之间高度共享。从纵向上看,ERP系统实现企业与原物料供应商之间紧密结合,从而增加企业讨价还价和判断市场变动走向的能力。系统中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促使企业充分掌握市场需求的动向,两者同时从优化企业供产销供应链范围整合企业资源。从横向上看,ERP系统加强了分部或是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使管理绩效更加便捷。与此同时,ERP系统也发挥着信息技术必然的便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这一作用为财务管理和全面预算提高了实施效率和准确性。
结合上述ERP系统统一性、集成性、实时性的特点,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生产控制。一是计划生产。在ERP系统中的生产控制管理是一个以计划为导向的生产管理方法,企业首先通过销售预算确定一个总生产计划,再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最后细化到各班组、各员工。ERP系统将各个原本分散的生产流程自动连接,使得生产流程前后连贯,避免生产脱节,有助于整合出更为准确的目标成本[1]。二是降低库存。ERP系统可以通过连接进销存单,设置主生产计划、物料生产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控制以及制造标准,提高数据整合效率,及时分析反馈,从而结合市场动向进行生产,起到提高资产周转率的作用,甚至可以实现零库存的理想化状态。库存量过多,不仅无法取得可供企业发展的现金流,也使企业产品与未来市场的契合度无法准确预测。
2.物流管理。首先,确立保险储备量。采購管理模块可确定订单数量,综合评定供应商的可靠性和产品质量,随时跟踪订单、验收信息、催促外购,从而找到合理的保险储备量,使缺货或供应中断损失和储备成本之和最小,提高投资资本回报率,进而增加企业市场增加值。库存控制模块是一种相关的、动态的、极真实的库存控制系统[2]。库存控制模块能够结合部门需求随时调整库存,设立最佳安全储备并精确地反映库存现状,以保证物流稳定,支持正常生产并且最小限度地占用资本。其次,提高销售业绩。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能够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并对其进行分类管理,从而给予个性化的客户服务,以达到最高效率的保留老客户、争取新客户。同时,系统根据销售订单的完成情况,通过平衡计分卡等方法做出统计,对企业实际销售效果进行评价。稳定客户关系的同时,对销售效果进行再分析以实现销售业绩稳健增长。
3.财务管理。首先,便于准确高效地整合财务信息。ERP系统中的财务模块能够与系统的其他模块有相应的接口,能够相互集成,它可将由生产活动、采购活动等输入的信息自动计入财务模块生成总账、应收账、应付账、现金管理、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多币值核算,并且各财务模块之间可以互相传递信息,避免了输入凭证过程的烦琐,也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统一性。其次,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决策。ERP系统可以根据财务资金,追溯其发生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关联的业务活动,改变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及时反映资金状况并做出相关决策,从而起到规避财务风险的作用。同时实现企业管理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了企业针对市场动向做出的应变效率[3]。
二、ERP系统在我国企业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在实施ERP系统过程中有两个最为典型的惨痛案例。北京三露厂与瑞典公司合作,由于系统无法汉化以及部分报表无法生产的关键性问题导致项目失败;?菖?菖电气内部发生重大的机构调整,刚启用一个月的系统由于弹性不足无法与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同步更改,运行失去了意义导致项目失败。
除了ERP系统本身性能弹性不足,无法与企业实际运营相结合的技术问题,企业无法从ERP系统取得真实收益的原因根本上讲,是只简单录入数据信息而没有利用这些数据信息进行企业管理,具体的原因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本身管理流程不完善。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内控制度,甚至不设置全面预算。因此,数据信息只起到了业务发生后录入储存再利用的作用,不能起到使组织管理者和员工明确各自奋斗目标、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控制企业日常经济活动控制的依据以及评价和考核业绩标准的作用。换言之,ERP系统只是提高了数据信息储存的统一性和高效性,但如何使其功能发挥其作用,直接取决于企业本身管理流程是否完善。
2.集权制降低内控制度的质量。ERP系统根本上是从优化内控制度的角度来提高企业市场增加值,而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集权制较高且责任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此外,ERP系统作为一个企业实施项目,一把手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系统渗透的程度和项目执行的力度。因此,ERP系统是否能够实现其应有的效益,与企业分权制的程度以及责任中心划分明确程度直接相关。
3.整体市场形态的制约。ERP系统的实施需要企业整体流程的更新换代,而制度的改变注定要在实现收益时面对摒弃旧制度的代价和风险。决定企业是否更新换代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竞争对手的举措,而如今ERP系统并没有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实施。这也造成了相关技术人员的匮乏,售后服务和人员培训质量不佳以及技术更新缓慢等客观问题,限制了ERP系统市场在我国企业中的良性循环和进一步发展运用。
三、ERP系统提高企业市场增加值的有效性途徑
虽然我国企业实施ERP系统总成功率不超过30%,但是国内仍有成功案例证实,当企业管理流程成熟时,ERP系统提高企业市场增加值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例如,联想集团通过以业务部门为主、技术部门为辅的实施方案,实现“一把手工程”,在2000年ERP项目正式实施成功。据统计,ERP系统正常运行后,订单人均日处理量从13件增加到314件,集团结账天数从30天降到6天,财务报表从30天缩至12天。显然,及时跟进项目的落实,抓住企业管理流程成熟的时点,为最终提高企业市场增加值的有效性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途径分为以下三点。
1.增强预算意识。为了充分发挥ERP系统的集成性和实时性,企业应相应建立全面预算,实现责任成本管理。企业应将直接发生成本和费用的各生产单位和业务部门,划分成若干个责任中心,然后根据各中心的责任范围,依据统一的编制方法编制各中心的责任预算[4],从而通过ERP系统实现实际成本与责任成本进行比较,建立完善的节超奖罚制度,高效地利用ERP系统提供的数据信息。ERP系统的数据不再是简单的录入,而是充分地发挥了数据集成后节约成本、计划生产的作用。企业市场增加值作为预期各年经济增加值的现值,企业应保证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因此通过ERP系统建立更为准确高效的预算制度尤为重要。
2.抓住企业增值型现金剩余时点。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初步建立ERP系统时,普遍跟随竞争者的脚步,冒着承担损失高额投资成本的风险,无论是企业流程以及内控制度的完善程度还是企业所处的产品生命周期都与内部投资时点脱节。当企业投资资本回报率大于资本成本,销售增长率小于可持续增长率时,企业处于增值性现金剩余时点时,首选利用过剩的资金,进行内部投资促进业务增长的财务战略。抓住企业增值型现金剩余时点,投入ERP系统从而实现企业现金流良性循环,保证企业可持续性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实现“一把手工程”,避免项目半途而废的现象发生。
3.相关政策和外部环境的推进。国内ERP系统市场尚不成熟,厂商行为难以规范,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选择不牺牲、不改变,ERP系统自身缺乏良性的发展市场。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渗透,我国需要跟进优化信息技术市场的相关政策,保证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同时加强技术经费投入,促进企业财务制度优化,规范企业管理流程,从而提高各企业市场增加值,形成良性市场经济。
虽然ERP系统在我国仍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但随着国内整体市场经济增长和信息技术的逐步渗透,企业内控制度优化将是市场竞争下的必然产物。与此同时,ERP系统在企业增值型现金剩余时点投入使用,ERP系统项目与企业流程结合必将逐步提高企业市场增加值。此外,ERP系统也将对未来实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以及移动办公建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晓花.ERP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2] 裴凤萍.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 田也壮.企业信息化与先进管理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寇宁海.浅析施工企业如何提升工程项目的责任成本管理[J].环球市场,2016,(35).
收稿日期:2020-01-09
作者简介:付小宸(1999-),女,辽宁铁岭人,学生,从事会计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