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敏灸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0-08-18李娟陈奕南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压缩性活血椎体

李娟,陈奕南

(1.杭州市临安区人民医院,杭州 311300;2.杭州市淳安县骨科医院,杭州 31170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是一种以椎体纵向高度丢失、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脊柱脆性骨折,尤以胸腰段为主[1]。此类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在不受外力或轻微外力的情况下即可诱发[2]。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OVCF的常用手术方案。相比其他治疗方法,其具有小切口微创、有效缓解疼痛、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早期下床活动、明显改善生活质量等优势[3]。但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多存在基础疾病,机体耐受性差,术后恢复慢,甚至影响手术疗效[4]。因此如何促进OVCF患者术后康复、保证手术效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艾灸是中医学中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平衡阴阳之效,为安全、有效的绿色疗法。其在骨科康复医学、围手术期医学领域已得到广泛运用,可有效促进骨折不愈合、踝膝关节手术患者的康复,改善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5-7]。而目前,艾灸对OVCF患者术后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尚属空白。故本研究采用热敏灸干预OVCF术后患者,观察其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杭州市临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结合患者手术时间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试验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脱落。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骨折椎体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指南》[8]中诊断标准。①有腰背部疼痛及活动受限、脊柱后凸畸形等典型表现;②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骨密度检查);③经X线、CT或MR诊断为T11-L5椎体压缩性骨折。

1.2.2 中医辨证标准

符合肾虚血瘀证的辨证标准[9]。主症为腰背部疼痛,酸软无力;次症为步履艰难,转侧俯仰不利,头目眩晕,舌淡黯或有紫斑,脉沉涩。

1.3 纳入标准

①同时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②年龄 50~70岁;③经影像学检查提示新鲜骨折;④经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①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病理性骨折患者;②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脊髓压迫神经损伤表现者;③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出现骨水泥渗漏、椎弓根骨折、气胸等术后并发症者;④有严重心、肺、肝、肾病者;⑤神志不清,不能配合完成本试验者。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①试验期间患者主动要求退出者;②依从性差,未遵医嘱治疗者;③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术后除常规抗感染、补液治疗外,于术后第2天起予碳酸钙 D3片(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50029)口服,每次 600 mg,每日 2次;骨化三醇胶丸(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J20050021)口服,每次0.25 μg,每日2次。连续服用3个月。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 2天起予热敏灸干预。术后第1个月取关元、气海、血海(双);术后第2~3个月取膈俞(双)、肾俞(双)。采用1.8 cm×20 cm华佗牌灸用纯艾条。具体热敏灸施术方法参考《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10]。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暴露穴位局部皮肤。医者在点燃艾灸后,先进行热敏穴探查,用点燃的艾条在上述穴位附近距离皮肤3~5 cm,施行回旋灸法及温和灸法,当患者感受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无热远部热、非热感觉等热敏现象时,该处即为热敏穴。找到热敏穴后,医者再对该点施行持续温和灸法,以热敏现象消失为度,约10~15 min/穴。重复上述步骤,依次灸完所选穴位。隔日1次,共治疗3个月。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骨痂形成评分

在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进行X线摄片复查,观察骨折端骨痂形成情况以计分,0分为未见骨痂,骨折断端骨膜轻度反应;1分为少量骨痂,骨折断端边缘模糊;2分为中量骨痂,骨折断端边缘明显模糊;3分为较多骨痂,骨折断端边缘接近消失;4分为大量骨痂,骨折边缘基本消失[11]。

3.1.2 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在治疗前(术后第2天)及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评估患者骨折处疼痛程度。VAS的得分范围为0~10。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难忍[12]。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症状越严重。

3.1.3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

在治疗前(术后第2天)及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由患者本人独立完成 ODI问卷,用以评估腰背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得分越高,说明功能障碍越严重[13]。

3.1.4 再骨折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内的椎体再骨折率。

3.1.5 血清学指标

于治疗前(术后第2天)、治疗3个月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one gal protein, BGP)及骨碱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 BALP)水平。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自身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骨痂形成评分比较

由表2可知,在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骨痂形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骨痂形成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骨痂形成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1个月 治疗2个月 治疗3个月对照组 40 1.05±0.71 1.60±0.49 1.97±0.86观察组 40 1.53±0.501) 1.98±0.801) 3.23±0.801)

3.3.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由表3可知,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 1个月、2个月、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个月 治疗2个月 治疗3个月对照组 40 5.49±0.92 3.98±0.601) 3.02±0.551) 1.99±0.571)观察组 40 5.31±0.83 3.46±0.871)2) 2.52±0.601)2) 1.43±0.241)2)

3.3.3 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由表4可知,两组治疗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ODl评分比较 (±s,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ODl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个月 治疗2个月 治疗3个月对照组 40 47.18±4.56 42.57±4.301) 29.38±3.131) 20.43±2.641)观察组 40 48.07±4.89 34.85±3.531)2) 25.33±3.221)2) 15.05±3.471)2)

3.3.4 两组再骨折率比较

对照组再骨折率为 15.0%(6/40),观察组再骨折率为2.5%(1/40),观察组再骨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3.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GP、BALP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BGP、B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BGP、BALP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BGP、BAL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GP、BALP水平比较 (±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GP、BALP水平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BGPμimages/BZ_112_748_1083_767_1132.pngimages/BZ_112_789_1083_864_1132.pngBALPimages/BZ_112_1031_1083_1162_1132.png对照组 40 治疗前 7.68±1.10 13.59±0.77治疗后 9.36±1.561) 16.17±1.221)观察组 40 治疗前 8.06±1.05 13.43±0.91治疗后 10.57±1.021)2) 18.64±0.891)2)

4 讨论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病是由外力作用与自身骨强度下降等因素造成。外力作用多以低能量创伤为主,主要包括跌倒、咳嗽、打喷嚏等;骨强度降低主要与骨密度降低、高龄、肌肉软弱、骨折史、钙摄入不足等相关[14-16]。其中,骨质疏松是造成本病的罪魁祸首。年龄增大,人体机能减退,骨代谢紊乱,骨基质、矿物质逐渐丢失,致骨密度下降、骨质脆弱,易发生脆性骨折[17]。

近年研究提示,BGP、BALP等水平变化在OVCF的发病、预后有重要作用。王春虎等[18]以6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在治疗后,患者血清BGP、BALP水平明显升高,且骨密度、腰痛程度及骨折愈合情况均明显改善。BGP由成骨细胞合成,是骨基质中主要的非胶原蛋白质。血清 BGP水平与骨转换速率变化显著相关,是骨形成的标志物,亦是骨转换标志物。血清BGP水平增高,表示骨转换加强,骨形成速率大于骨吸收速率,以增加骨密度[19]。BALP即骨源性的碱性磷酸酶,由成骨细胞合成,而其他组织器官均不合成BALP。故BALP是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和数量的专一标志物,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价骨形成和骨转换的指标[20]。可见,BGP、BALP等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早于骨密度改变,可动态反应全身骨代谢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疏松、改善OVCF的风险评估。

OVCF多属中医学“骨痹”“骨枯”“骨萎”等范畴[21]。其病位在骨,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关联。本病以肾虚为本。《医经精义》载:“骨内有髓、骨者髓所生,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骨骼的生长、发育与肾气密切相关。肾脏精气充足,则骨骼健壮;若肾精虚衰,则骨髓失养,致骨骼松脆,出现腰膝酸软、疼痛及骨折等症状。瘀血内阻、血脉不通是病机关键。肾气亏虚,气虚血行无力致瘀;外邪侵袭,阻滞经络,血行不畅发为瘀;骨质疏松病程绵长,久病亦能致瘀。可见,肾虚血瘀是本病的重要病机,是临床上的常见证型[22],治疗时应以补肾活血为主要治则。

热敏灸是以刺激热敏腧穴、施予饱和灸量为主要特点的新兴改良灸法。陈日新教授认为,当机体处于亚健康或疾病状态时,腧穴可发生热敏化改变,此时艾灸相应腧穴,会出现透热、传热、扩热、表面不热深部热、局部不热远部热等特异热敏现象[10]。可见,热敏灸注重激发腧穴的经络感传,强调气至病所,以期达到“敏化腧穴小刺激、机体大反应”目的,以提高灸效;同时,热敏灸可以温促通、以温达补、通补互用,发挥疏通经络、扶正补虚、活血化瘀之效[23]。

本试验在术后第 1个月选用关元、气海、血海,术后第2~3个月选用膈俞、肾俞。关元为脾经、肾经、肝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是藏元气之处,有培补元气、温脾益肾之效;气海为任脉穴、肓之原穴,有益气理气、益肾固精作用;血海为脾经穴,是治疗一切血证的要穴,养血活血,通补兼顾。此三穴相配,有温肾益元、养血活血之效。膈俞为膀胱经穴,八会穴之血会,能养血和营、理气宽胸、活血通脉;肾俞是肾之背俞穴、治疗肾脏疾病要穴,益肾助阳、温肾纳气之效尤著。膈俞、肾俞相配,温肾活血效佳。本试验在术后1个月选用关元、气海、血海等正面穴位,是由于患者术后虚弱,背部手术创口尚未愈合,不适宜背部艾灸,故选择正面补肾活血的穴位灸治;术后 2~3个月,患者手术创口基本愈合,选取膈俞、肾俞,在发挥补肾活血功效的同时,亦能加强骨折局部的活血通经、止痛镇痛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骨痂形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在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VAS、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半年内,对照组再骨折率为15.0%,观察组再骨折率为2.5%,观察组再骨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BGP、BALP水平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这提示,热敏灸干预OVCF术后患者,可明显改善骨代谢,促进骨痂形成,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降低再骨折率,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压缩性活血椎体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CONTENTS
患了压缩性骨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