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条灸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干预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疗效及对血清ET-1、NO水平的影响

2020-08-18陈少玲陈小凤李丹丹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哮喘发作小儿

陈少玲,陈小凤,李丹丹

(海南省海口市中医医院,海口 570100)

哮喘是以反复发作性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胸闷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1-3],为儿科的常见病[4-5]。小儿哮喘的发病率高达3.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6-7]。其反复发作,不易根治,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对家庭造成较大的心理及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抗胆碱药物等药物治疗为主[8]。这些药物见效快,可使急性发作期哮喘症状得到快速缓解,但不良反应较多,复发率较高,故患者家属对于小儿哮喘缓解期药物使用的依从性不甚理想[9]。而哮喘缓解期的积极治疗具有重大意义,可有效减少哮喘发作,提高肺功能。因此,寻找有效、安全的补充替代疗法干预小儿哮喘缓解期则显得尤为重要。

艾灸作为补充替代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简、便、效、廉等优势,且几乎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发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以扶正祛邪、益气固本、温阳散寒,适宜小儿哮喘缓解期[10-13]。而艾灸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报道较少,且相关机制研究亦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艾条灸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干预小儿哮喘缓解期,观察其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海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哮喘缓解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试验及随访过程中,未有脱落病例。对照组中男 16例,女 14例;年龄3~12岁,平均(7±2)岁;病程 1~3年,平均(2.07±0.77)年。观察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3~12岁,平均(8±3)岁;病程 1~3 年,平均(1.87±0.7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14]中哮喘的诊断标准。其中,哮喘缓解期是指患者无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体征,并维持3个月以上。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5]中肺肾两虚证的辨证标准。主症为喘息,胸闷,气短,动则加重,易感冒;次症为肢体欠温,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耳鸣头昏,夜尿频多,舌淡,苔白滑,脉沉缓。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哮喘缓解期的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肺肾两虚证的中医辨证标准;③年龄3~12岁;④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可坚持到试验结束者,并愿意接受为期半年的随访调查。

1.4 排除标准

①对试验药物过敏者;②重度哮喘发作者;③合并有心、肝、肾、神经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者;④其他疾病引起的气喘或呼吸困难。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①治疗过程中自动退出者;②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③治疗期间不遵医嘱用药者;④资料、数据信息不全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475,规格2 mL:1 mg)雾化吸入治疗,每次1 mg,每日2次,连续治疗2个月。

2.2 观察组

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的基础上,予艾条灸治疗。取肺俞(双)、膏肓(双)、肾俞(双)、命门。艾条灸操作参照《刺法灸法学》[16]。患者取俯卧位,暴露局部皮肤。医者取灸条,待点燃后对准所选穴位,距离皮肤 2~3 cm,以局部温热无灼痛感为宜,每穴灸10 min,以皮肤红晕为度。重复上述步骤,依次灸完所选穴位。隔日施灸1次,治疗2个月。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肺功能检测

采用日本福田 ST-75型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第 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等肺功能指标。

3.1.2 哮喘控制情况

于治疗前、治疗后评定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hildhood-asthma control test, C-ACT)评分。C-ACT用于评估哮喘患者近1个月的哮喘控制情况,共包括7个问题。其中1~4题由患者自行单独完成,5~7题由患者家长完成。C-ACT评分范围为0~27分,分数越低,表示哮喘控制越不理想[17]。

3.1.3 随访半年的哮喘发作情况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记录半年内两组患者的哮喘发作次数及上呼吸道感染次数。

3.1.4 血清学指标

在治疗前、治疗后抽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ET-1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水平。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自身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治疗前后FEV1、PEF比较(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EV1、PEF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EV1、PEF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FEV1(L) PEF(L/s)对照组 30 治疗前 1.25±0.18 2.48±0.32治疗后images/BZ_21_866_2943_884_2992.png1.54±0.20images/BZ_21_1147_2943_1166_2992.png2.85±0.33观察组 30 治疗前 1.29±0.16 2.53±0.33治疗后images/BZ_21_866_3087_903_3136.png1.86±0.29images/BZ_21_1147_3087_1185_3136.png3.49±0.39

两组患者治疗前 FEV1、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EV1、PEF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FEV1、P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3.2 两组治疗前后C-ACT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C-A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C-ACT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ACT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ACT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images/BZ_21_1943_1012_2121_1060.png对照组 30 治疗前 19.27±1.70治疗后images/BZ_21_2119_1156_2138_1204.png21.17±1.34观察组 30 治疗前 19.70±1.58治疗后images/BZ_21_2119_1300_2157_1348.png23.60±1.81

3.3.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T-1、NO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ET-1、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ET-1、NO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T-1、NO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T-1、NO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T-1、NO水平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images/BZ_21_1697_1947_1884_1996.pngimages/BZ_21_2001_1947_2189_1996.png对照组 30 治疗前 175.33±30.32 126.55±24.21治疗后 167.45±21.97 117.87±20.64观察组 30 治疗前 168.67±31.44 125.23±22.29治疗后images/BZ_21_1886_2235_1923_2284.png115.23±22.68images/BZ_21_2194_2235_2231_2284.png82.65±16.65

3.3.4 两组随访半年哮喘发作情况比较

随访半年,观察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及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随访半年哮喘发作情况比较 (±s,次)

表4 两组随访半年哮喘发作情况比较 (±s,次)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哮喘发作次数 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对照组 30 1.70±1.18 1.90±0.76观察组 30images/BZ_21_1824_2884_1843_2933.png0.97±0.85images/BZ_21_2156_2884_2174_2933.png1.10±0.92

4 讨论

哮喘病因多变,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呼吸道感染、遗传、环境饮食、过敏原、心理、肥胖等致病因素的交互作用可诱发本病[18-20]。哮喘的发病机制则更为复杂,目前为止主要包括炎症反应机制、免疫学与变态反应机制、气道神经受体调节机制、Th1/Th2细胞失衡机制及第二信使失衡机制等假说[21]。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ET-1、NO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得到广泛关注。

ET-1是一种高效的支气管、血管收缩剂,主要合成于血管内皮细胞,广泛分布于呼吸系统,可诱导气道炎症反应[22]。ET-1过量释放时,可通过激活磷酸酯酶,加快呼吸道血管内皮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促进氧自由基、白介素等活性因子的合成与表达,导致气道黏膜发生过敏性炎性反应,诱导、加重哮喘患者的呼吸道损伤。而呼吸道损伤、缺氧、炎性介质增多等病理改变,亦会增加 ET-1的合成,使之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哮喘症状[23]。李树艳等[24]将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与正常儿童作对比,发现患者血清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且ET-1表达水平与哮喘病情程度呈正相关系;治疗后,患者血清ET-1水平较前明显降低。这说明ET-1在小儿哮喘发病、进展中有重要作用,其水平变化可作为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NO具有复杂的生物学效应。一方面,其可通过抑制ET导致的气管收缩,而发挥扩张支气管作用。但若NO局部浓度过高,与氧气作用,诱导过氧化亚硝酸离子合成,则严重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加重哮喘[25]。过量的NO还可通过扩张血管,以促进炎症细胞渗出及炎症介质的释放,诱发或加重气道高反应[26]。杨洪伟等[27]发现,治疗后哮喘患者NO水平明显降低。这说明哮喘患者血清NO多呈高水平表达,降低血清NO水平可以作为控制哮喘的治疗靶点。

哮喘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28-29]。其病位在肺,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哮病发作时痰阻气闭,以邪实为主;缓解期则以正虚为主,主要包括肺脾气虚及肺肾两虚两类证型[30]。肺主气,肺虚日久及肾,肺肾两虚,水泛为痰,痰阻气道,肺失宣降,临床表现以喘息、胸闷、气短、动则加重、易感冒、肢体欠温、腰膝酸软等为主。治疗时应以补肺益气、温肾化痰为主要治则。

艾条灸是以温热刺激及物化因子共同作用于特定腧穴,以温促通、以温达补、通补互用,扶正补虚、温阳益气效用明显。本研究选用肺俞、膏肓、肾俞、命门为主要的艾灸穴位。肺俞为膀胱经穴、肺之背俞穴,是肺气转输的部位,有调理肺气之效,为治疗肺疾的要穴;膏肓为膀胱经第二侧线腧穴,“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有通宣理肺、益气补虚、补肾健脾之功,是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肾俞亦为膀胱经穴,是肾之背俞穴,有益肾助阳、温肾纳气、强腰利水功效;命门属督脉,穴在两肾之间,为肾气出入之门户,有补肾壮阳、强健腰脊之效,灸之善治虚寒之病。以上诸穴相配,共奏调肺益气、补肾助阳、纳气平喘之功。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FEV1、PEF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 FEV1、PEF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C-ACT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的半年内,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及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T-1、NO水平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这提示艾条灸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干预小儿哮喘缓解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效控制哮喘发作,这可能与其调节血清ET-1、NO水平相关。本研究仍有样本量不足、随访时间短等不足,下一步应扩大样本、延长研究周期,以期得到更为可靠的研究结论,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哮喘发作小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单眼发作的原发性急性房角关闭双眼生物学参数差异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