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8-18马英杰周小兰张毓媛李昱瑶李蕊张琪刘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0期
关键词:病程问卷社区

马英杰,周小兰,张毓媛,李昱瑶,李蕊,张琪,刘华

(西安医学院护理学院,陕西 西安)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中的常见病,是一种气道阻塞、气流持续受限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环境污染加重,慢阻肺的患者逐年增多[2],研究表明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高达9.9%[3],然而调查显示人们对慢阻肺疾病的认识不足,以至于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自我管理能力差,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对家庭经济造成极大负担,同时对社会医疗资源,劳动力等造成很大压力[4],因此做好慢阻肺患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是1982年美国护理学家Cox提出,是连接护理评估、护理干预和效果的护理实践模式,已在国内外广泛的应用于慢性病的护理中[5]。本研究旨在通过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对社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西安市的6个社区,在其中3个社区随机选取3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作为对照组,另3个社区随机选取3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根据诊断标准,明确诊断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②在西安市社区内至少居住1年以上;③患者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者;②合并其他慢性病者;③语言沟通交流障碍者。

1.2 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集体健康教育4次。讲解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指导、运动指导、疾病预防知识及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患者生活有规律,在情绪稳定和心态放松的前提下科学地安排工作和休息,在社区开展戒烟倡议活动,宣讲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争取早戒烟,戒掉烟;指导患者多参加户外的活动,选择步行、脚踏车、八段锦等活动方式,增加全身肌肉运动量从而提升呼吸肌功能;注意避免受凉,建议患者坚持每天使用冷水洗脸,加强身体的耐寒训练;教会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需要坚持每天做2~3次,每次5~10分钟,同时发放健康手册《慢阻肺护理小常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Cox健康行为的互动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①确定患者特征。与患者进行一对一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患者特征包括患者对慢阻肺疾病认知程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技巧等,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确定上述特征。②互动方面:微信互动,建议微信病友群,每周通过微信推送慢阻肺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继续加强学习,患者需要每天记录自我管理日记,每周拍照反馈日记内容,及时评估并给出建议,同时病友之间可以通过微信互相讨论、监督并激励对方;电话互动,每周与患者进行电话沟通20分钟,解决患者目前存在的问题,督促患者坚持康复功能训练;现场互动,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的现场互动,首先进行现场的经验交流,然后进行集体的呼吸功能训练,放着轻缓的音乐,做10分钟缩唇式呼吸和腹式呼吸。③结局观察。结局主要指患者存在主要问题是否已得到解决,评估影响该问题解决效果的主要因素,酌情调整个体化管理方案。

1.3 研究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病程等。②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此问卷是由圣乔治呼吸问卷设计者Jones等2009年研发,问卷包含8个问题,涉及症状、活动能力及心理等方面内容。每个问题评分范围为0~5分,问卷总分为40分,得分越低,说明生活质量越高,反之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低。中文版CAT问卷为中国慢阻肺患者健康状态的评估提供了一个合理可靠且标准化的评估方法,该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6]。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观察组男24例,女6例,年龄60~79岁,平均(65.41±4.72)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6例,高中及中专9例,初中及以下5例,病程8~20年,平均病程(10.10±3.32)年。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61~77岁,平均(64.93±4.25)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5例,高中及中专6例,初中及以下9例,病程9~22年,平均病程(11.43±3.11)年。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生活质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s,分)

表1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s,分)

干预前 干预3个月末 t1 P1观察组 30 27.63±4.01 20.52±2.75 3.39 <0.01对照组 30 26.98±4.51 25.89±3.21 1.62 0.15 t2 0.87 -3.15 P2 0.43 <0.01

3 讨论

由于慢阻肺不能彻底治愈,因此治疗的目的不仅是控制病情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改善其生活质量。近年来社区健康教育服务也渐渐落实到家家户户,“未病防病,已病防变”的预防为主的思想体系已深入社区[7]。研究表明通过对慢阻肺患者进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和干预,能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存质量[8-9]。本研究通过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慢阻肺患者进行指导,提供针对其病情恢复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集体的健康教育,然而对照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能与传统的健康教育无法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干预前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互动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掌握更多的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避免病情的反复发作。Bandura认为[10],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对个体行为能力的信念影响很大,是可以引导个体把自身知识转变为行为的重要动力。因此通过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进行干预,让患者主动接受和认可这种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的发展,因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慢阻肺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的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当进行室外活动,有利于保持愉悦的心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通过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夜间的睡眠质量,其次增加肌肉活动和增强呼吸功能,从而减轻乏力感。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不仅改善通气功能,能有效调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增进健康。

猜你喜欢

病程问卷社区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社区大作战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问卷大调查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问卷你做主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