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性影响评价

2020-08-18贺显亚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脑炎球菌病死率

贺显亚

德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德阳618300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作为一种严重的慢性传染疾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发,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首次发现艾滋病患者以来,感染人数逐渐上升。据统计,截止2018年6月底,我国艾滋病总发病患者例数共计27 243例,2011—2017年间,我国艾滋病例数增长36 744例,增长率高达179.68%,其中2012年增长最多。2018年上半年中国艾滋病死亡人数为7 524人,2017年中国艾滋病死亡人数为15 251人。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789 617例,报告死亡245 498例。并且,艾滋病的传播正朝着一般性人群逐步迈进,该类病症的防控、防治成为了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为给艾滋病病症的防控、治疗提供可靠借鉴,该文主要分析该地区于2008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00例(AIDS)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地区收治的800例(AIDS)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资料,该部分资料占据当地艾滋病患者总数的78%,其中包括男性574例,女性226例,年龄17~71岁,平均年龄(39.71±14.55)岁,800例患者病情相近,均处于艾滋病晚期,且体内CD4+T淋巴细胞的数目不多于200/μL。800例患者经过诊断,结果均符合《艾滋病诊疗指南》中有关于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标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该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研究全过程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研究方法

选择Microsoft office excle 2013对病例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同时以档案资料归类法对病例进行整理。主要观察指标为感染疾病种类、不同种类机会性感染病死率、感染部位以及病原结果、死亡患者机会性感染种类。

1.3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根据结果项目,选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最终数据进行对比处理,所有计数资料采用(±s)显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艾滋病患者800例感染疾病种类

统计分析800例艾滋病感染者的资料,结果显示,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结核病、隐球菌脑炎、细菌性肺炎、肺孢子菌肺炎、播散性真菌病、口腔念珠菌病等是最常见的病症,发病例数各不相同,具体数据为:细菌性肺炎432(54.0%)例、巨细胞病毒性肺炎27(3.3%)例、弓形虫脑病25(3.1%)例、隐球菌脑炎56(7.0%)例、细菌性腹膜炎21(2.6%)例、细菌性脑膜炎49(6.1%)例、慢性单纯疱疹32(4.0%)例、复发性败血症31(3.8%)例、播散性真菌病41(5.1%)例、口腔念珠菌病213(26.6%)例、肺结核246(30.7%)例、肺外结核病124(15.5%)例、肺孢子菌肺炎217(27.1%)例、慢性肠炎42(5.2%)例。

2.2 艾滋病患者800例感染部位以及病原结果

综合统计分析800例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资料,最终统计结果表明,感染部位存在于呼吸道、咽喉、中枢神经、口腔、消化道、皮肤、血液等,分别感染数目为:呼吸道感染732例、咽喉感染228例、中枢神经感染198例、口腔感染713例、消化道感染71例、皮肤感染82例、血液感染114例。不同感染部位、不同感染症状的致病菌也有所不同,资料统计显示,呼吸道感染多是巨细胞病毒、真菌、肺孢子菌等所导致,中枢神经感染主要以结核、隐球菌、弓形虫为主,口腔感染主要以白色念珠菌、真菌为主[1-3]。

2.3 不同种类机会性感染病死率对比

800例患者中,出现1种、2种、3种、3种以上机会性感染的患者,其病死率有着一定差距;其中发生3种以上机会性感染的患者病死率最高,发生1种机会性感染的病死率最低,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分析探究价值。见表1。

表1不同种类机会性感染病死率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fatality rates of different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n(%)]

2.4 死亡患者机会性感染种类

在该次资料分析统计调查中,800例患者资料共显示死亡例数为229例,总体来说,病死率为28.6%,根据资料分析各种合并性机会感染和死亡风险的相关性,从大到小具体表现为重症细菌性肺炎(31.98%)、重症肺孢子菌肺炎 (21.56%)、隐球菌脑炎 (11.28%)、肺曲霉菌病(7.64%)、结核性脑炎(4.31%)、败血症(3.16%)。

3 讨论

3.1 传播途径变化

该次研究800例艾滋病患者,其中有输血历史者共计41例(41/800),有静脉吸毒史患者共计91例(91/800),性传播者共计668例(668/800)。在该次研究中,性传播概率高于国内相关研究,分析800例患者基本资料,发现以农民工、无业人员、个体商户、外出务工者最多,此类人员本身疾病防范意识较差,并且正处于性活跃的年龄段,所以性传播的比例相对较大,同时800例患者中有着诸多“夫妻传播”案例,这证明艾滋病患病人群已经不再局限于高危人群,而是有朝着普通人群发展的趋势[3]。

3.2 临床表现分析

在感染HIV后,人体的免疫功能会逐步受到损坏甚至完全失效,最终导致感染多种严重病症,就世界范围内病症病死率分析,AIDS已经成为了病死率极高的疾病,2009—2017年间,我国HIV感染死亡数也逐年增加。合并机会性感染,是AIDS患者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众多研究都将合并机会性感染认定为导致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结论和国外的医疗研究基本相符。杨萱等人[4]研究表明,HIV/AIDS患者感染疾病种类主要是:巨细胞病毒性肺炎3.0%;结核病40.0%;隐球菌脑炎7.1%;细菌性肺炎52.0%;肺孢子菌肺炎27.0%;播散性真菌病5.0%;口腔念珠菌病26.3%;且感染部位存在于呼吸道700例、咽喉200例、中枢神经190例、口腔710例、消化道70例、皮肤80例、血液110例;死亡患者机会性感染种类依次体现为:重症细菌性肺炎;重症肺孢子菌肺炎;隐球菌脑炎等。而在该次研究中艾滋病患者感染疾病种类为:细菌性肺炎54.0%、巨细胞病毒性肺炎3.3%、弓形虫脑病3.1%、隐球菌脑炎7.0%、细菌性腹膜炎2.6%、细菌性脑膜炎6.1%、慢性单纯疱疹4.0%、复发性败血症3.8%、播散性真菌病5.1%、口腔念珠菌病26.6%、肺结核30.7%、肺外结核病15.5%、肺孢子菌肺炎27.1%、慢性肠炎5.2%;染部位存在于呼吸道感染732例、咽喉感染228例、中枢神经感染198例、口腔感染713例、消化道感染71例、皮肤感染82例、血液感染114例;合并性机会感染和死亡风险的相关性联系非常大。这些内容均在文献报道上存在相似性,同时具有可比性。

经历几十年的研究、发展,目前已经可以实现针对AIDS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IDS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有效延长,若持续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甚至能够将AIDS患者寿命延续至和正常人同一水准[5-7]。该研究通过分析治疗发现,导致AIDS死亡的主要病症为细胞性肺炎、肺曲霉菌病、肺孢子菌肺炎、结核性脑炎、隐球菌脑炎、败血症等,临床表现为体重大幅度减轻、咳嗽、皮肤病变、持续发热、淋巴结异常肿大、呼吸困难等[8-10]。多数AIDS患者,都是因为这些并发症治疗效果不佳后,才进行AIDS检测,针对已经出现合并机会性感染的AIDS患者,同样可通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来降低其体内的HIV病毒数量,并提升其体内的淋巴细胞基数水准,以进一步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

国内有关AIDS的研究,均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了化验检查方面的内容,该次研究经过初步分析,800例AIDS患者的白细胞总数,有317例低于正常水准,同时其中免疫功能低下、血红蛋白低下者若干,并且AIDS患者白细胞数量和合并青霉菌感染、结合感染也有着直接关系。国内研究表明,AIDS患者常出现胸片检查异常等情况,在检查中多变现为双下肺部存在阴影,提示为间质性肺炎或者感染性肺炎[11]。

在治疗方法方面,胸片异常或诊断出间质性肺炎患者,在普通方法无效后,采用复方黄氨甲基异恶唑呈现出一定的有效性,但在临床上表现出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并且少数患者还存在有散状小结节状阴影改变的现象,国内相关研究诊断该类症状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此类症状的发病率在15%~20%,这和该次研究中获得的部分数值一致。从上述数据内容不难看出,AIDS患者出现的感染症状以真菌、细菌、结核菌、病毒感染为主,并且受累的器官涉及到患者身体所有脏器,对肢体功能、皮肤的影响相对较小,以肺脏、口腔、咽喉、呼吸道、消化道最为严重,多数症状难以控制,发展迅速,极其容易导致患者因病危死亡[12]。

综上所述,AIDS患者人群正朝着普通无业人群、务工人群、个体经营户所发展,并且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这方面应该引起各地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症状相对复杂,合并性感染的严重性、症状的严重性和其体内的CD4+T细胞水平有着直接关系,病死率和患者出现几种合并机会性感染有着直接关系,望上述数据能够为我国AIDS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猜你喜欢

脑炎球菌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肠球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临床检验科普之你不知道的肠球菌
小儿患感冒家长绷紧脑炎这根弦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