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入脑桥区近场电位研究*
2020-08-17林劲芝张阳卢健军彭若愚计晓夏丽慧张勇
林劲芝, 张阳, 卢健军, 彭若愚, 计晓, 夏丽慧, 张勇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 510317)
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TN)电生理监测技术能提高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VD)手术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2],意义重大。临床上主要运用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rain-stem trigeminal evoked potentials, BTEP)或三叉神经诱发电位[3](trigemin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TSEP),但受其本身远场电位原理及多种因素影响[4],导致文献[5]报道其波形不一致,引出率低且可重复性差,术中应用困难。本研究通过刺激眶上、眶下及颏神经,在TN入脑桥区(REZ)记录,研究三叉神经诱发近场电位(trigeminal evoked near field potential of REZ,TENFPREZ)的方法及TENFPREZ波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从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面肌痉挛行微血管减压共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28~55岁,平均(40.60±7.30)岁。所有患者术前行磁共振(荷兰Philips公司,3.0T)断层血管成像检查,排除桥小脑区肿瘤以及血管畸形等因素。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进行,所有患者术前签字同意手术及术中对行电生理监测。
1.2 研究方法 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及神经电生理监测医师完成。
1.2.1 麻醉方法 麻醉诱导[6]采用七氟醚吸入或丙泊酚2.0 mg/kg+芬太尼2~4 μg/kg静脉或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后不予以肌松维持,并调节全麻药的用量维持BIS值在35~45。
1.2.2 TENFPREZ监测方法 采用32 通道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仪(Cadwell Industries, Inc., Kennewick, WA, USA)及深部电极(Beijing HKHS Healthcare Co., China)在室温18~25℃的手术室进行监测记录。
1.2.2.1 刺激方法 (1)刺激位置:采用绝缘针皮下电极,术前用O-arm(Medtronic Inc,USA)进行头部颅骨薄层扫描后通过神经导航(Medtronic Inc,USA)系统定位手术同侧的眶上、眶下及颏孔(图1),在骨孔两侧置入电极,正负电极相距5 mm,参考电极置于10~20系统的FZ,前额接地线。(2)采用方波刺激,刺激时限0.1 ms,频率2.79 Hz,刺激强度4~10 mA。
1.2.2.2 记录方法 (1)暴露TN REZ后,根据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7],记录点选择在TN感觉根集中的外侧区域(Ⅳ、Ⅴ及Ⅵ区)进行(图2)。(2)记录电极连接监测系统,测试接触点电阻(<5 kΩ)。(3)分别对眶上神经(V1)、眶下神经(V2)及颏神经(V3)进行刺激并逐一监测记录TENFPREZ。(4)采用带通1~2 000 Hz,分析10 ms内的TENFPREZ波形成分,增益100 mV,每一组进行100次刺激并叠加平均后记录,每分支进行3~5组刺激。(5)记录10 ms内产生的波形成分,分别记录每一个波的潜伏期(ms)、波幅(μV)、时限(ms)和达峰时间(ms)。
1.2.2.3 有效TENFPREZ波形的确定标准 (1)分析10 ms以内的波形,主波为负向波。(2)100次刺激及叠加后波形和潜伏期均相似。见图3、4。
1.3 微血管减压术 所有病例均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全麻成功后患者取健侧侧卧位,头高脚低30°,头稍前倾、前屈,乳突位于最高点。采用直切口,长约6 cm,分离切开皮下各层,乳突撑开器撑开,颅骨做“D”形成形骨瓣,大小约2.5 cm×3 cm,上界至横窦下缘,外界达乙状窦内侧缘,下界靠近寰枕间隙。“C”形剪开硬脑膜,挑开小脑延髓池释放脑脊液,使小脑半球压力下降后,将小脑半球轻微向中线牵开,找到后组颅神经并剪开其表面的蛛网膜,充分释放脑脊液后见到听神经,锐性分离小脑绒球表面的蛛网膜后牵开绒球小结,找到位听神经、面神经及TN,对TN REZ进行近场电位监测,最后对面神经和其责任血管进行减压。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行统计分析,组内分析采用2检验,组间用Fisher检验分析,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A:TN入脑桥区;B:放置记录电极
注:A:有效三相V1-TENFPREZ波形;B:无效V2-TENFPREZ波形;C:有效三相V3-TENFPREZ波形;眶上神经(V1),眶下神经 (V2)和颏神经(V3)
注:A、B、C:V1-TENFPREZ的模拟路径,计算长度为94.2 mm;D、E、F:V3-TENFPREZ的模拟路径,计算长度为131.7 mm;G、H:同时显示V1-TENFPREZ和V3-TENFPREZ的模拟路径;眶上神经(V1);颏神经(V3);A:眶上孔;B:眶上裂;C:Meckel′s Cave;D:TN REZ;E:颏孔;F:下颌孔;G:卵圆孔
2 结果
2.1 TENFPREZ引出率 统计20例TENFPREZ的引出率:V1-TENFPREZ为90%(18/20),V2-TENFPREZ为0%(0/20),V3-TENFPREZ为15%(3/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879,P=0.000),V1-V2和V1-V3的TENFPREZ引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V2-V3的TENFPREZ引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见表1。
表1 TENFPREZ引出率 例
2.2 TENFPREZ波形情况 统计20例TENFPREZ结果 (表2),TENFPREZ为三相波。
表2 TENFPREZ参数
3 讨论
术中TN电生理监测从神经电生理原理上分3类:单元电位、远场电位及近场电位。单元电位仅能记录单个或一小组神经元活动,技术不成熟且不能反映神经传导通路的完整性。临床应用以远场电位BTEP或TSEP居多,但其电位原理复杂且波形不稳定[8],各中心[9-10]检测技术、所得波形及分析均不一致,限制及降低了其临床应用价值。
文献[8-9]报道将记录电极放置在TN REZ,可以记录到潜伏期<10 ms的近场电位,其能反映中枢外TN传导的完整性,但该数据是从有TN病损或者肿瘤患者记录得到的,缺乏对正常TENFPREZ的研究数据。本研究是基于面肌痉挛MVD术中对正常TN进行监测得到的TENFPREZ数据。
放置刺激电极时需定位眶上、眶下及颏神经,目前大多依据眶上、眶下及颏孔的大概解剖位置以及统计平均数据[11-12],缺乏个体化会导致误差,采用术中B超可以快速定位骨孔[13],但仍然不够CT的定位精确。利用术中O-arm结合图像融合神经导航能大大提高精确性[14]。本研究利用O-arm薄层扫描数据通过美敦力神经导航系统,能准确定位眶上孔、眶下孔及颏孔的骨性结构,进而能精准定位眶上、眶下及颏神经,确保外周电刺激时的神经解剖准确性,避免了误差和提高了可靠性。在放置TENFPREZ记录电极位置时,结合我们对TN REZ神经根分布的研究经验[7],选择在感觉纤维集中的外侧区域,从神经结构解剖上提高电位记录的准确性。
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刺激眶上神经能更容易记录得到有效的TENFPREZ,刺激颏神经不容易得到TENFPREZ,而刺激眶下神经则未能记录得到有效TENFPREZ,与文献[8]报道一致,考虑与眶上、眶下及颏神经从各自骨孔出孔时的解剖特点有关。眶上神经是眼神经分支额神经里最为粗大的属支,解剖发现眶上神经大部分情况下以独立一支分支形式经眶上孔出孔[15];眶下神经是上颌神经的末端分支,以多个分支形式经眶下孔出孔[16],并且解剖研究发现[17]在眶下孔内侧可并存有副眶下孔,眶下神经可以多分支方式同时从眶下孔和副眶下孔发出;颏神经是下颌神经末端分支,多以4分支形式出颏孔[18],综上解剖可见,眶下及颏神经在出骨孔时分支较眶上神经多,解剖变异[19-20]也较大,所以推测进行电刺激时,由于眶下及颏神经分支较多,导致电刺激能量分散,以及部分眶上孔存在骨性变异,以上解剖因素可能是眶上神经比颏及眶下神经容易得到TENFPREZ的原因。
本研究TENFPREZ潜伏期V3[(2.80±0.38)ms]比V1[(2.59±0.52)ms]长,与文献[8-9]报道基本一致,我们利用3D-Slicer(www.slicer.org)软件测量从眶上和颏神经刺激点到TN REZ的路径长度(图4),结果显示从颏孔到TN REZ的路径(131.7 mm)要比眶上孔到TN REZ的路径(94.2 mm)长,考虑为V3比V1 TENFPREZ潜伏期长的原因,并且从TN近场电位记录结果分析,TN远场电位的轴外成分应该在2~3 ms之间。
总之,通过眶上和颏神经刺激可以在TN REZ记录得到近场电位,尤其V1-TENFPREZ容易得到,为术中TN电生理监测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