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端砚文化品牌创新研究

2020-08-17区穗玲谢梓红谭婧昕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砚石端砚肇庆

区穗玲 ,谢梓红 ,谭婧昕

(1.中部大学,韩国忠清南道 312-702;2.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广东 肇庆 526060)

一、文化品牌的概念

根据哲学定义,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物质基础上,开始追求精神享受,文化产业慢慢出现。品牌则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产品在人们的意识当中的综合反映,其核心包括产品以及用户体验。综上所述,文化品牌是经济对文化的融合,构建具有经济价值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的打造。

二、端砚文化品牌发展契机

肇庆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干流下中下游,东部与东南部与佛山市、江门市接壤,西南与云浮市相连,西及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和贺州市交界,北部和东北部与清远市相邻。从地理位置来看,地处三省交界的肇庆是广东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要增长区域,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使肇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

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出产于肇庆市端溪,故名端砚,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端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以优良的石质,独特的石品花纹以及巧夺天工的雕刻艺术而闻名于世。肇庆作为端砚的故乡、“中国砚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在众多文化遗产中,应依托端砚文化品牌建设,挖掘岭南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经济价值。对端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品牌构建,促使端砚文化产业发展,促进肇庆经济发展。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契机,打响肇庆文化产业优势,擦亮端砚文化品牌,以此提升肇庆文化历史名城形象是重要任务。

三、端砚文化品牌发展

(一)端砚文化品牌建设得到重视

肇庆自2004年被评为 “中国砚都”以来,2009年、2013年和2018年均顺利通过复评。肇庆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中国砚都”品牌发展,从,积极在国家“魅力中国城”等多个平台推广“中国砚都”城市名片。2018年12月,肇庆端砚获评为“年度魅力旅游文创产品”。奖项数在第参加节目的54个竞演城市中和榆林市并列第一位,同时已有32批文旅项目相关考察团前来肇庆,其中2个项目已落地,其他助力招商引资效应也正在积累。至2018年止,在《关于加强端砚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建议》文件中,可看到目前,我市端砚相关企业达2000多家,从业人员超1万人,现有各类端砚人才697人。“中国砚都”这一品牌已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端砚文化品牌也广为人知。

2018年在41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端砚再次闪亮登场,为了突显肇庆砚都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此次参展的120多家端砚企业统一起来有组织、系统的向全国的人们表达我们的端砚文化品牌魅力,这一百多家端砚企业统一规划、统一形象、统一推介,集中展示,打造整体统一、特色鲜明的端砚品牌形象。由此可见,端砚文化品牌建设已得到更多的重视。随着2019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其中指出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新都市中,肇庆将重视传承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和恢宏气势,让城市增添更多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端砚文化应把握契机,助力肇庆实现“体育+文创+体闲”多元化发展。

(二)端砚文化品牌建设需要新的机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端砚文化品牌所沉淀的文化理念和底蕴在发展的浪潮中已经有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肇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湾区多城市文化融合的础基上,市场需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是促进端砚文化品牌锐变的崔化剂。作为有1300多年发展历史的的端砚需要重新打造新的端砚文化品牌魅力,以此来吸引消费者,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对端砚文化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我们发现影响端砚文化品牌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变化。 (图1)

图1 端砚文化品自牌建设

四、端砚品牌创新策略

(一)构建“端砚+”概念,创新传承湾区文化

肇庆市岭南文化诞生和发源之地,而端砚只产于肇庆端州,在粤港澳大湾区“9+2”的城市中,根据 《肇庆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与策略研究》的指导,结合人文化城市理念,把端砚文化融入广府文化,使端砚产品成为湾区城市中广府文化的独特传承载体。这就要求端砚不只是仅仅作为单一的旅游产品,要赋于它一个新的文化内涵。结合粤港文化、结合多元文化创新端砚品牌文化标识,进行各产业资源融合相互依托,创新传承湾区的文化。

在端砚主题设计中,在原有山水、风景为主的背景下,应采用“端砚+旅游、粤剧、智能、通信、教育、公益、运动等”概念,把端砚设计融合到各产业中,把端砚从单纯的工艺品变为湾区文化的载体;注重端砚文化和其它文化进行结合,通过举办以美誉端砚为主的书画大赛、以石雕为主工艺美术品大赛、以端砚为主题的摄影大赛或者展览,借力文化发展推广端砚品牌的知名度;通过打造端砚产地的地理资源特性,即仅产于端州,属于地理条件及文化特征下特有的产品,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非常珍贵等,从而打造端砚品牌价值认可度;通过合理建设发展端砚村及各种旅游资源平台,开发端砚设计制作体验鉴赏及购买和采砚古道羚羊峡徒步等旅游一体化项目,让肇庆端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都充分展示给全省乃至全国人们,把端砚文化历史底蕴渗透到喜欢文化之旅的、喜欢运动探险的各类人群的心中,形成端砚品牌记忆,让来到肇庆或知道肇庆的人们都一定了解端砚文化。

在2016年,“砚渚清风”端砚廉政文化展在肇庆包公文化园开展,把端砚品牌和廉政文化进行结合,使端砚—包公—端州—廉政——四者连为一体,有效提升端砚品牌美誉度,使端州在中央电视台2016年的“千年包公”节目,以及2018年的百家讲台“包公成名地”节目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二)挖掘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特点,打造优质端砚旅游产品,推广端砚文化

作为由城市与城市之间组成的城市群,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旅游是城市发展和联系的新开端,端砚作为最具代表的旅游纪念品之一,其作用不言而喻。端砚品牌是无形的,其品牌价值的体现核心之一则是端砚产品,应把湾区文化中的特色元素,加入到端砚产品设计,使端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体现端砚品牌在湾区中的价值。

1、创新端砚样式设计,融合湾区文化元素

肇庆是岭南文化诞生和发源之地,现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应拓宽创作视野,可以结合时代风貌和流行元素设计端砚石旅游文化产品,本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去设计。增加端砚设计的题材与元素,应与时代及大湾区广府文化紧密联系。

端砚的设计创作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先进行题材的构思,根据题材再去挑选砚石。这种成砚一般都是平板型,在常见的成品中,从唐代发展至今,端砚题材广泛,花式甚多,既有传统常用的题材,图案,也有反映岭南本土特色的题材图案。大部分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例如祥云、神兽、植物花纹之类多种雕花。另一种是赏石为先,要求“因石构图,因材施艺”,围绕砚石自身的形状进行构图,打造物我交融的境界,这种成砚一般砚无定式,风格各异。以璞为本,以形取胜,通过对石璞的赏析与理解,辅以雕工,以达到锦上添花的目的,增加其艺术价值,在这基础上,产生了一批砚无定型,别具一格的砚台。例如在中国端砚文化节金奖端砚评选上荣获银奖的现存于肇庆七星名砚厂的“猴乐桃砚”(图2)整砚形色似猴,加以雕工即成环抱寿桃,猴桃神形具备。

发展至今,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端砚题材制作也有一些新探索,例如2008年为庆祝中国百年盛事奥运会,由肇庆砚雕名家程振良先生就结合奥运场馆鸟巢设计制作了砚台“圆之梦”(图3)

图2

图3

现代社会信息更新日新月异,端砚的题材形式需要引入新元素,以打造符合多层次人们需求的题材,应加强注重与现代潮流结合,可以考虑探索结合社会热点以及科技题材等进行选材设计,例如广府文化、粤剧文化、大湾区代表人物、红色文化及表情包等等。

2、创新砚石应用,多种技艺融合创作,打造传统文化融汇平台。

传统砚石只作砚台使用,而端砚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工序繁多。其中雕刻则充分综合考验了雕刻工匠的选题、立意、构图、形制的能力及雕刻技法天然朴质的石璞能否转化为美仑美焕的艺术品,雕刻环节尤为重要。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随着历代砚匠的工艺传承,端砚的雕刻工艺更加精益求精,炉火纯青。要进行砚石的应用创新则要求砚匠们在现有的雕琢技艺上,研发与其它工艺的融汇贯通,以增加端砚的艺术性和多样性。例如可探索端砚和中国传统镶丝工艺进行结合,让砚石以新的形式新的面貌,继续弘扬中国特色工艺品的历史史命,赋予这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的传统文化载体新的生命,让更多喜欢喜欢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可以感受到端砚的魅力。经过设计师和工匠们的探索,由广东工商职业学院金绣工作室袁辉老师研究设计并制作的在砚石上的镶丝工艺得到认可,受2017世界华裔小姐大赛组委会邀请,为2017世界华裔小姐大赛冠亚季军制作砚石奖杯。该奖杯运用金绣工艺在婀娜的砚石上镶嵌出生动舞媚的肇庆的市花代表——荷花,整个奖杯充满风情,让端砚展示在世界的舞台。(图4)

图4

除此之外,还可以探索砚石与中国漆艺相结合,让砚石成为中国传统漆器的载体,让漆艺赋予砚石更特别的基理纹样等等。只有通过不同的创作技法,才能让端砚的创作设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的助力肇庆成为湾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发展。

3、增强砚石使用功能,建立符合湾区人们生活需求的设计作品由于开采出来的砚石并不是全部都可以制砚,要“去粗留精”,但是端砚石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产,其面临的是以及日益稀缺的砚石原料,现在在端州的优质砚石资源储备量有限,砚石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为更好的保护砚石传承端砚文化品牌,增加砚石的实用功能。例如用质地一般的砚石制作茶盘、鱼缸、果盘;用中等大小的砚石进行各种工艺品例始端砚石香炉、端砚石制作广东地域比较重视的招财蟾蜍等等,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利用砚石毛边材料进行小件装饰挂件等设计,砚石手串、砚石手机挂件等。提倡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相结合,把端砚石由工艺品结合旅游产业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充分利用端砚石所特有的文化底蕴,提升与之相关产品的文化品位和价值,借大湾区战略合作背景,让中国砚都立足粤港澳争取在国际市打开市场。

(三)重视大湾区端砚品牌专项人才培养,打造优质端砚文化品牌服务体验

品牌和产品之间的关系是品牌价值的体现,那么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则是用户体验,端砚文化品牌其核心是由优秀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体验组成。市政府从2011年已开始与高校合作,积极推动端砚技艺的传承,但从《关于加强端砚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建议》的报告中可看到现阶段端砚传承人普遍存在文化底蕴不够,本科以上学历人才不多的情况。从更深层次分析,要打造良好端砚文化品牌用户体验必定有专业的端砚文化品牌管理人才、端砚产品制作人才、端砚文化品牌营销人才和端砚品牌服务人才等。

1、要发展和传承端砚文化,建设端砚文化品牌建设,首先要全方位进行高素质人才培养。

一个优质端砚成品是一个砚工毕生精华汇聚所得,集砚工的美学、艺术学、雕刻和文学与一体的表现。而家族式的传承使肇庆大部份的砚工更注重刀工,缺乏自身文化底蕴的沉淀。因此,端砚设计人才培养要立足家族传承,同时面向社会广招收高素质人才,应结合肇庆高校建设“1133”工程与肇庆当地高校共同培养制砚设计、端砚营销、端砚文化之旅服务等方面人才。首先依托肇庆学院、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等进行论证,探索端砚设计及制作专业建设可行性;除了全日制人才培养探索外,还应把端砚文化渗透到肇庆高校各相关专业,可通过兴趣拓展项目、高校大师工作室、学院相关社团协会等进行人才选拔,择优选取,在课余时间进行端砚文化学习,结合个人专业发展,争取在四年的学习里,为肇庆培养包括端砚设计、雕刻及制作的人才、端砚鉴赏人才、端砚推广、介绍及营销技能型人才等,使高素质人才可惠及端砚制作的方方面面。

2、依托高校资源,建立端砚文化平台,促进品牌建设,把传统文化与高校资源进行融合与推进,通过高校创新湾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建设肇庆特色端砚旅游工艺品设计生产研发基地。

充分利用高校—企业合作的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以高校为平台的集研发、设计、制作于一体的特色端砚创意坊,助力肇庆区域其它工艺品企业、砚石企业开展砚石和工艺类产品的设计与制作的发展。擦亮中国砚都的金字招牌,保持端砚文化品牌价值先进性,从而有效推广端砚文化品牌,把握时机开创大湾区旅游发展的新局面。

(2)协助肇庆本地高校开展端砚文化相关专业或学科申报,营造浓郁端砚文化氛围。

在小龙虾之乡湖北高校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有小龙虾专业;在浙江学院有茶文化专业;在我国重要陶瓷产地景德镇,有景德镇陶瓷大学。借鉴这些成功的典范,我们可以打造优质制砚人才,借助肇庆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培养端砚文化品牌培育所需要的各种端砚营销、端砚设计创意创新专业人才,专业传递匠心打造响亮肇庆端砚文化品牌。

五、小结

肇庆作为端砚的故乡、“中国砚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借着肇庆东融西联的特殊地理位置,把端砚文化品牌建设成为肇庆名牌,同时推进肇庆端砚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服务肇庆旅游产业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资源共享。

猜你喜欢

砚石端砚肇庆
赵朴初的砚石情缘及其诗文考释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肇庆学院封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荷叶形端砚赏析
以石为业四十年:一个端砚工匠村的生计之路
清·风字形端石砚
端砚收藏的来源
吉林松花砚石产状及矿物学特征研究
六招教你辨别端砚真伪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