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上全家办学校,只为圆山里娃的一个梦
——大凉山“倔强女校长”罗滢的十七载教育扶贫路

2020-08-17

教育家 2020年29期
关键词:办学学校孩子

文丨本刊记者

一溜两层水泥教学楼,几排平房,一个篮球场,一面五星红旗,500余名学生,31位教职工,构成了金新小学的全部,却浸透着校长罗滢17年的青春和全部的心血。2019年,罗滢登上了“马云乡村教师奖”的领奖台,这位倔强的女校长和她的办学事迹,以及这所深藏于凉山州府山坳间的学校,渐广为人知。

一个村庄四十年的期待

金新小学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川兴镇的一个彝族自然村,离市中心只有约10公里的距离,站在学校望出去,能清晰看到西昌城区。然而,三年以前,学校所在村庄仍没有通电,恍如与世隔绝。

罗滢,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彝家女子。历经艰难的求学路,1998年,她考上了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进入贵州一所公办学校任教,拥有正式编制。但2003年的一次回乡探亲,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那次回乡,罗滢了解到,和她小时候一样,孩子们上学还是得到10公里外的学校。并且,因为村民们大都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全州各县偏远地区迁居而来,没有本地户口,甚至沦为“黑人黑户”,很多适龄儿童因此无法入学或读不起学费昂贵的私立校,成了“放牛娃”“垃圾娃”。聊天时,一个孩子拉着罗滢的手说:“罗老师,如果你能回来给我们办一所学校,哪怕坐在地上上课,我们也愿意。”罗滢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她答道:“你们这么渴望有一所学校,我就算放弃工作,也要回来给你们教书。”很快,24岁的罗滢当真辞职回到了家乡。她说,当时自己只有一个念头——圆孩子们一个上学梦。

第一期,罗滢招到了一二年级各10来个学生。这些学生,最大的十八九岁,最小的也有十四五岁。彼时,罗滢家里只有四五间屋子,多半都是“土坯为墙、枯草结顶”的茅草屋。她和家人把山羊卖了,腾出羊圈改建成一年级教室,又把唯一有瓦片的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屋子一分为二,一边作为二年级教室,另一边作为她和妹妹的卧室兼办公室,中间只一块白布隔开。没有桌凳,就用一块块木板搭起来,高的是桌子,矮的是凳子。金新小学就这样诞生了。“学校里没有电,啥都没有。”教室很暗,一到下雨天还漏雨;晚上备课,靠蜡烛、煤油灯照明;平时用水,要到很远的山下去挑……罗滢清晰地记得,开学是在2003年8月25日。那一天,来听课的家长比孩子还多,因为“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居然办起了一所学校”。要知道,这里已经40多年没有一所学校。罗滢说,这所学校,承载着这个村庄40年的期待、一家两代人的追求。

第一节课上,罗滢用普通话给学生讲课。那时普通话在当地还没有完全推广,村民们大都使用彝族土语。一些家长觉得,“这个老师的普通话和电视里的人说话差别不大,水平应该还是可以的”。就这样,罗滢赢得了家长们最初的信任。

走出大凉山

办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村民们普遍生活贫困,加之教育意识不强,甚至重男轻女,很多孩子没有学上或者上着上着就辍学了。罗滢上午上课,下午家访,想方设法说服家长让孩子去上学。

读三年级的李菲(因彝族名字不好念、易重名,罗滢和老师们给很多学生取了“俗名”),一个星期没来上学。罗滢去家访,李菲父亲说:“一个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要嫁出去的。”此后又三番五次把女儿从学校拖回家。罗滢和他讲不通道理,知道他好酒,便一次次打着几斤白酒上门,恳请其让孩子归校。李菲家有六姊妹,负担重,罗滢提出,实在不行,学校可以免费。李菲复学后,罗滢担心其父再次把她带回去,索性将她留在学校,和自己同吃同睡,又给她免了三到六年级的学费。李菲不仅顺利小学毕业,后来还考取了卫生学校。如今,李菲在当地开了一间私人诊所,收入可观,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李菲的五个弟弟妹妹也都从金新小学毕了业,其中一个做了医生,另外四个在念高中。“她爸爸现在对我非常尊重。”李菲的对象就是其父托罗滢介绍的。

“通过我们的努力,现在90%的村民都重视教育了。”罗滢说。目前,学校的男女生比例基本持平,有些班级女生的比例甚至要高一些。

2008年,第一届学生毕业,因为户口问题,孩子们上学再次成了难题。为让孩子们继续学业,罗滢跑遍了附近的中学,甚至向校长表示,自己可以签“保证书”。在罗滢的极力“保荐”下,首批毕业生最终得以顺利升入初中。金新小学出去的学生吃苦耐劳,舍得在学习上下功夫,“一年以后很多中学抢着要”。2012年,凉山州教育部门得知相关情况后,决定允许金新小学的毕业生同其他有户口的孩子一样进行小升初分配。如今,在西昌市同等条件的学校中,金新小学的成绩名列前茅。每到招生季,金新学子就成了周边中学的“香饽饽”。

目前在学校任教的王小华是金新小学首届毕业生之一。王小华回忆称,自己的语文、数学都是罗滢教的。劳动课,罗滢亲自带着学生们平整操场、下地干活。学校里吃的粮食、蔬菜大都是罗滢和老师们带着学生种出来的……彼时,几十块钱的学费对于王小华家来说都比较困难。罗滢跑了很多地方,给她找了一笔资助。此后,王小华一路受人资助,完成了从小学到师范的学业。“罗校长对我而言不仅是老师,也像是姐姐、长辈。”王小华说,“一个女人撑起这么大一所学校,太不容易了,罗校长在我们心目中很伟大。”师范毕业后,王小华毫不犹豫地回到了金新小学任教。

罗滢介绍,金新小学近几年的学生人数都保持在560名左右,其中很多是从外村甚至外县来求学的。到今年,学校已经送出了13届毕业生,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升上初中、高中、大专、大学,有一位学生还考上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搭上全家办学校

办学之初,没钱聘人,也没人愿意来任教,罗滢发起了全家总动员。她和弟弟、妹妹承担起全部教学任务,父母则负责后勤工作,“一家人都把精力投在了孩子们身上”。

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建校头三年,金新小学的孩子们上学是免费的。此后,学费每隔三四年“涨”一次,分别是50元、100元、200元,2016年至今也仅700多元,这些费用包括学杂费、住宿费等全部费用。对一些有特殊困难、单亲、家中姊妹多的学生,罗滢还会免费或者帮忙找好心人资助。

“我们全家在2013年之前一分钱工资都没有。”罗滢说,办学前十年,她和父母、弟弟、妹妹都没在学校拿工资,等于无偿劳动。合家上下靠种田种地、养猪养鸡自给自足,“一到周末、暑假,我们就成农民了”。

为了维持、办好这所学校,罗滢还不停往里贴钱,卖地卖米甚至举债借贷。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急需校舍,罗滢把自己的房子让出来,又把弟弟的房子让出来,最后把母亲的房子也让出来;家里的十来亩地,她自己做主,卖了5亩,凑了3万元用于建教室;2008年寒假,发不起聘请教师(志愿性质)每人200元的生活费,她和父亲卖了家中的900斤大米,得了540块钱,交给三位教师;装修教师宿舍,她把自己和妹妹结婚时的几万元彩礼钱搭了进去。2017年,罗滢又东借西贷,凑了45万,联合村民筹集的40万元,为村里和学校拉上了电缆,村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光明,孩子们也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和上晚自习了。

金新小学的名字是罗滢的父亲取的,寄望每一个孩子都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小学是他们最新的起点。罗滢说,父亲只上过一年级,但他通过自学和看书,文化水平达到了高中程度。父亲很重视子女的教育,家里养的猪、牛全都用来供罗滢三姊妹上学。“哪怕没吃的,只要孩子能走出去,他就很满足了。”罗滢三姊妹一路念到了师范,成了村里最早的三名“高材生”。

其实,最开始得知罗滢放着“铁饭碗”不端回来办学校时,罗滢的父母并不赞成,但同意她试一试,如果一年时间内不能成功,还回去上班。渐渐地,看到学校给孩子们带来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罗滢父亲说,办学校是好事,要继续办下去。“有孩子来上学,他就高兴得睡不着,就像自己的孩子上学一样。”学校最初的桌凳都是罗滢父亲一点点用泥挖出来、用砖头垒起来的;2005年修建新教室时,村里不通车,机器进不来,地基只能人工挖,他常常半夜三更起来挖地基……积劳成疾,加之营养跟不上,罗滢父亲54岁那年查出癌症,不久便去世了,这成为罗滢一生的遗憾。

对于弟弟、妹妹,罗滢也深觉亏欠。本来他们都有机会“跳出大山”,但为了金新小学,他们留了下来。罗滢不忍心弟弟妹妹一直跟着她“受苦受穷”,连个“五险一金”都没有,她希望姊妹们也可以走出去。去年3月,在罗滢的建议下,妹妹罗燕考取了外县一所公办校的编制教师。弟弟则至今留在金新小学,教五年级的语文,同时负责宿舍和后勤管理。

罗滢说,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她不可能走到现在。

有“贵人”自远方来

除了家人的支持,一个个“贵人”的出现,也让罗滢办学的脚步愈发坚定。

2004年的儿童节,凉山电视台的两位记者偶然来到金新小学,看到了孩子们编排的歌舞节目《走出大凉山》,并得知了罗滢的办学事迹,遂邀请他们到电视台演出。节目的播出让罗滢的故事在当地传播开来。同年,凉山电视台评选出“报喜鸟杯凉山十大风云人物”,罗滢位列其中。

2005年,罗滢遇到了一个来自远方的“贵人”——美国华侨李俊。那天,李俊和一班老同学来这里寻访几十年前的母校。然而学校早已荡然无存。偶然间,他远远看到金新小学悬挂的五星红旗。为什么山上有一所学校?一位学生家长告知原委,把他们带到了罗滢面前。李俊走进二年级教室,来到罗滢和妹妹的卧室,只见她们用的是煤油灯,坐的是摇晃的木条,睡的是打着补丁的铺盖……李俊流泪了,他久久地握着罗滢的手说:“你是我们彝族当中最了不起的,因为你做的事非常不容易。”

李俊当即给了罗滢1000元,让她用这笔钱给学校接上自来水。“当时,这笔钱对我们来说就是天文数字。”罗滢说,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也鼓舞了她。李俊回到美国后,又带动一批华人华侨给金新小学捐了两万多元,并请自己的老师、曾担任凉山州教科所所长的徐庭耀为罗滢办学提供指导和帮助。徐庭耀连续多年带着当地一些优秀教师来为金新小学上课、培训。

随着罗滢办学的故事被越来越多人知晓,金新小学得到了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和好心人士的帮助。2006年,川兴镇政府连同州、市教育部门,在最短时间内帮助金新小学取得了办学资质;在凉山州教育部门的组织发动下,政府和社会共同为金新小学捐款十余万元;在凉山州公益组织的帮助下,学校建起了爱心书屋;在北京爱心企业的资助下,学校新建了水泥教学楼和宿舍。以前,孩子们可能在学校吃不饱或者嚼冰冷的荞麦馍馍。现在,有了国家的营养餐,孩子们可以吃上热腾腾的米饭和新鲜蔬菜。此外,还有成都的退休教师夫妻、当地的十几位年轻教师、各院校的大学生等主动来这里任教、支教……

2010年,另一位“贵人”来到罗滢身边——在北京酒吧驻唱的一位颇有音乐才华的彝族歌手,得知了罗滢的事迹后,千里迢迢奔赴金新小学,他不仅留下来给孩子们当老师,之后还成了罗滢的丈夫——这个人就是张国。在学校每月一次的篝火晚会上,张国都会弹唱自己写的歌,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学校的校歌、各种节目的编排也都由他负责。2017年至2019年,金新小学连续三年受邀参加四川省少儿春晚录制,孩子们表演的歌舞年年压轴。

办学17年,罗滢从青年步入中年,罗燕说,姐姐付出的是自己的青春。2018年,在朋友的鼓励下,罗滢参加了“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并最终获得了“新乡村教育家”奖。面对纷至沓来的褒奖与赞誉声,罗滢觉得,自己很普通,做得还不够。“我想把金新小学办成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环境特别优美、老师们有归属感的一所学校。”罗滢说,“孩子们现在仍需要我,我愿意扎根在这所学校,继续为他们服务。”

猜你喜欢

办学学校孩子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学校推介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