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强基计划”,基础教育的困与变
——《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2020-08-17
2020年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决定自今年起,在部分高校进行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即施行“强基计划”。这是新高考在新时代的新突破,集中体现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随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陆续发布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强基计划”作为一种崭新的招生方式,对于基础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了更精准的要求。
本期《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邀请几位一线中学校长共同参与“直面‘强基计划’,基础教育的困与变”主题论坛,基于各自的观察与思考,探讨基础教育如何应对“强基计划”。
议题一:基础教育如何迎接“强基计划”
如何理解“强基计划”的实质?“强基计划”主要涉及招生与培养,基础教育应如何应对?
田间:“强基计划”的实质在于8个字——强基固本,守正创新。
“强基计划”强调强基固本。首先,“强基计划”坚持统一高考制度不动摇,高考成绩仍是“强基计划”招生的重要依据,它坚守了高考制度的根基和人民群众对高考制度的信心;其次,“强基计划”坚持教育公平公正不动摇,摒弃了自主招生中某些“功利化”做法,破除了“唯分数”怪象。
“强基计划”强调守正创新。首先,“强基计划”主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须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其次,深化了我国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通过学生综合素质养成、高考综合改革、高校双一流建设,培养、选拔和吸引人才;最后,鼓励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引导基础教育从“育分”向“育人”转变。
研讨嘉宾
针对基础教育如何应对“强基计划”的问题,我有四点思考——
一是因时应势,乘风而起。“强基计划”出台后,基础教育应积极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把握新的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全面研究课程体系建设方向,改进选课走班制度。
二是因势利导,全面培养。学科竞赛与“强基计划”相辅相成,为入围“强基计划”的学生提供了支撑。基础教育应在继续巩固学科竞赛教育平台的同时,完善“育人—育能—育分”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
三是优化体系,主动应对。完善学生治理体系,促进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相结合;优化教育资源平台,促进知识生成与实践探究相结合;开发项目研究课程,促进科学素养和专业能力相结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深度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构建生涯课程体系,促进个人志趣和价值观念相结合。
四是一校一品,科学培养。基础教育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实施精准的升学目标管理,明确“强基计划”填报方向;拓展学术能力水平,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养;促进大、中学衔接培养,让学生尝试科研项目研究。
李永培:“强基计划”不仅是“完善”,还是人才培养本质的“回归”。高考是链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纽带和桥梁,高考改革关系到人才培养和选拔,关系到国家教育的整体设计和社会的公平、进步。“强基计划”的指向性设计和一体化安排,不但将推进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还将对高中阶段的学校课程建设和学生学业规划产生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有效衔接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强基计划”跳出了“单纯招生政策”的思维框架。与以往的招生方式相比,“强基计划”最大的特点就是选拔和培养一体化,保证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发挥自身优势。
“强基计划”增强了拔尖人才选拔的指向性和区分度。近年来,高分段考生人数“通胀”、高水平院校选才难度增加。“强基计划”增加了高校选才的自主权,使人才选拔更具针对性,对拔尖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产生导向作用。
“强基计划”是拔尖创新人才“选、评、学、用”系统性的改革方案,将人才的培养和高考联系起来,促进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
“强基计划”较好地平衡了考生、基础教育、高校三方的利益和诉求。通过高考和校考保证人才选拔的客观和公平,以综合素质评价、面试、多元录取等方式高效筛选拔尖人才,兼顾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公平和效率”,避免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强基计划”是一种人才培养生态的“立体化”构建,凭借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可操作的目标支撑,对高中阶段人才培养规划的导向不言而喻。面对“强基计划”,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应分层设计、科学安排课程体系,合理设置整体化、分领域、可选择的课程方案,全面规划“智能基础课程、志趣专长课程、意志品行课程”,做实高中阶段的学业规划和综合素质评价,及早形成适合“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高考志愿录取”高考选拔模式的课程生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高考改革中找到自主发展的定位,创造更多拔尖人才崭露头角的机会。
同时,由于“强基计划”拓宽了入围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进入顶尖高校的机会。对于有机会入围“强基计划”的学生,学校应针对性地为他们规划学业,及早安排他们进行综合素质评价,鼓励他们参加高水平竞赛、努力提高学科成绩。
赵丰平:“强基计划”作为高考制度和高校招生方式改革的突破性尝试,增强了人才培养方式的灵活性,允许学生发展个性特点,为人才从中学到大学的连续培养构筑桥梁,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须积极探索应对“强基计划”的良方——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强基计划”实行后,如果中学仍要求学生把所有的精力放在高考上,不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孩子的视野极易变窄、创新思维易被扼杀。
为学生发展特长提供支持,培养他们的兴趣。学生的兴趣特长丰富,更可能通过“强基计划”考取理想的大学或专业,从而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兴趣爱好结合起来。
为学生的天赋提供发展空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在综合素质和兴趣特长完备的情况下,学生能否成为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还要看天赋。而基础教育需要做的是发掘“好苗子”,提供空间任其自主发展。
赵兴:“强基计划”是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要求,回答了钱学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之问。“强基计划”把有理想、有志向、有兴趣、有担当,愿意从事基础学科研究且品学兼优的学子选拔出来,培养为基础学科的领军人物。
“强基计划”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学校须因势利导,适应“强基计划”的招生考试制度,让高中教育与高校“强基计划”有效衔接;要因地制宜,适当调整管理模式,培养符合“强基计划”条件的优秀人才。
“强基计划”为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指明了方向:将立德树人的思想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优化分类、分层教学管理模式,提前谋划选课走班教学;整合有限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实现精品化教学;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模式,招收特长生,拓宽招生渠道。
张杨管:“强基计划”影响着高校能否选到优秀的苗子、能否顺利培养战略性人才。基础教育应积极跟进形势,谋定而动——关注教育改革动向,洞悉教育变革方向,理解教育初心,瞄准并紧跟“强基计划”的方向,明确不同高校“强基计划”的招生特点和实施办法。不同生源基础的学校要基于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实际,及时探索新的应对途径,将教学方式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多元的价值塑造、能力提高、学科素养培养。
高中阶段要端正育人目标,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择优发展、扬长发展相结合,积极拓展思路,广泛听取师生和家长的意见,探索和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育人模式和机制,对接高等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我校在“强基计划”校测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引导下,调整教学计划,开设针对性的课程、进行培优教育;加强与高校的信息沟通,邀请高校专家到校宣讲,共同探讨“强基计划”的要求和方向。
议题二:“强基计划”如何助力基础教育破局
“强基计划”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计划,你认为在这方面基础教育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借此契机转变?
赵丰平:目前,部分基础教育课程仍然以知识为导向,在“强基计划”的引领下,基础教育需重新设计学校的发展路径,重新规划课程——
注重师资培养,“强基计划”所需尖端人才的成长和天赋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氛围,这要求学校全面培养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创新学校课程,学校应重新整合国家课程和知识逻辑,将学科与师生生活、前沿科技相融合,建设音体美活动和课程,培养具备艺术素养和体育精神、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拓展学生兴趣,课堂应以任务为导向,分组合作、创新生成,让孩子在学习中生成自己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培养完整的人,学校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艺术和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国际视野、人格品质、社会担当和爱国精神等综合素质。
万瑛:我们并不缺乏在高考中获得高分的学霸,但他们都会为基础学科的发展奋斗一生吗?会参与国家关键领域的重点工作吗?中学的育人模式能适应“强基计划”人才选拔的要求吗?这是基础教育的痛点,也是生长点。“强基计划”提醒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小学教育需要进一步做好树人工作——
重塑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归属感。“强基计划”选拔“有志向”的人。有志向关乎国情教育。进行国情教育才能培植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归属感。对此,校长和教师要率先垂范,扛起培养国家重器的责任。
研讨嘉宾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打好基础。“强基计划”选拔“有兴趣”的人。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一个人很难为科学奉献一生。有兴趣的关键是好奇心,基础教育要在教学中培养并呵护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打好基础学科的“学科基础”,涵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链接高校。“强基计划”选拔“有天赋”的人。有天赋的人需要开放的教育,中小学应树立开放观念,创建开放的课堂,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高校可发挥力量,指导中小学创建科学探究社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建设优质教师队伍。
进行全科教育,重视素养。“强基计划”培养“强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引领性人才,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理科人才拥有哲学思辨能力、文科人才拥有数据分析能力,会走得更稳更远。36所试点高校齐考体育也在提醒高中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做文弱书生。
吴峰: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一直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但教育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重视基础教育课程的引领性。课程是育人的载体,基础教育需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学校开设适量课程供学生选择,研发精品课程保证学生基础学科的学习,开设普适性基础课程以促进学生个性而全面地成长,引导学生在课程中认识基础学科的重要意义。
在课程实施中,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要落实到每个知识点、每种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中。学校要克服知识本位、学生被动学习的倾向,既要注重知识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也要注重学生学习参与方式的多元化、学习场景的真实性。
学生应坚守初心,潜心向学。“强基计划”要求学生潜心向学,学习需要静思,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尤其如此。学生不能只把“强基计划”视为进入一流名校的捷径,要对个人规划和应担负的责任有清晰的认知。
议题三:“强基计划”下,综合素质评价何去何从
综合素质评价在“强基计划”招生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在“强基计划”中有效运用综合素质评价?
赵兴:综合素质评价运用于“强基计划”,可能出现评价目标取向偏移、评价主客体权力分配不公等问题。对此,我有四点思考:高校录取时,应更合理地区分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尽可能量化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排除主观性强的评价项目;建立以县或区为单位的评价体系,从而以市或县为单位确定招生标准和名额,如县域高中应更侧重对考生非学术性能力的考察;综合素质评价在录取中的分值比例不宜过高,合理区间不宜超5%,降低各方对综合素质的追求,能更好地实现为素质而评价的目的;重视过程性而非结果性评价,充分考虑考生所在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学生在特定环境下的成长表现也可作为录取的参考。
吴峰:“强基计划”的录取模式借鉴了上海的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和浙江的三位一体招生试点的部分做法。“强基计划”中的综合素质评价要进行过程性的记录和评价,真实记录学生高中生活,这有利于高校选拔自身真正需要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突出学生个体特质,这是区分学生兴趣和志向的关键;综合素质评价要重视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课题研究。“强基计划”通过高中阶段的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和综合实践课程,考查学生对基础学科是否有天赋、志向和兴趣,研判学生进入高校后能否专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