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

2020-08-16张飒

西部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班级管理小学

摘 要: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进行有效构建,可以有效改变过去僵化的管理模式,可以设置各种激励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引导学生遵守班级规章,对各种知识进行有效学习,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促进小学班级教育的顺利开展。本文就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激励机制

引 言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知识认知和许多现象的判断方面都处于基础阶段,因此需要教师予以更大的工作耐心辅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及道德品质,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上的增长,同时也能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的利用激励机制能带动小学生更加热情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1激励机制的基本含义

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术语,指的是持续激发人动机的心理过程,即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使人持续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它是引起个体产生明确的目标指向行为的内在动力。所谓激励机制,主要是指运用某些方法和措施创造满足个体需要的条件,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激发其工作的内在动力,从而使之产生为实现自身的目标和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一种特定行为,以实现自身与组织目标双赢的局面,也就是说,激励是一种调动人积极性的过程,只是这种激励有大有小,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也有所不同。由此可以看出激励机制就是指先了解一个人进行某种行动时的目的,然后通过一些循循善诱的方法让他朝着这个目的前进。

2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运用的重要作用

2.1激励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老师也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主要对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一句称赞,就可以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而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就很可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因此需要教师重视对激励机制的构建,在班级管理中合理实施对学生的激励,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行提高,引导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2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激励机制,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且对于管理好班级、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教师合理运用激励措施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提高集体凝聚力和有效的班级管理水平有很大的作用。教师有效运用激励机制,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

2.3激励机制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建立激励机制,会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具體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有效分析和了解,掌握学生的大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坚持对学生正面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满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

3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的有效策略

3.1树立榜样,建立激励机制。林格曾说: “人的根本在心灵,教育应回归心灵的深处。”因此,教师将学生行为习惯纳入量化管理,设立“文明之星” “进步标兵”和“最棒小组”等班级评比台,制定评分标准,班干部每天记载每个学生和小组活动表现,周一班会,班长通报每个学生的表现和小组活动情况,给学生佩戴小红花,给小组颁发流动红旗,使学生学有榜样,做有标杆,点燃他们努力奋进的星火,鼓足他们放飞希望的勇气。

3.2情感激励。众所周知,激励方法应用的过程中必然要摄入一定的真实情感,因此情感激励也是激励机制中较多用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和学生或者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实现。例如,小学生在上课或自己做题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一定要以耐心的眼神看待小学生。首先在目光上要予以学生肯定,让学生从教师的目光中感受到自信,在交流的基础上互相理解,让学生保存良好的心态。接下来教师再对学生的学习思维予以认可,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难题进行一步一步的讲解,并且仔细引导学生做同样类型的难题。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情感感染学生,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一种更加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知识的摄取。另外,比如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经常有一些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同学,那么对于这些同学教师和班主任更要予以耐心的引导。班主任对这些同学进行引导的过程中首先要和这些同学建立情感上的信任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相关的管理和帮助。

3.3合理组织竞争活动,引导学生不断前进。在生活和学习中,竞争是我们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构建激励机制,就需要重视对学生的竞争引导,合理组织竞争活动,激发学生对班级活动或者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不断前进和提高。小学生大多有好奇心和好胜心,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对班级管理制度的建构,要求五六个学生为一组,针对每个小组学生在学习成绩、纪律遵守和道德行为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由教师选择最优秀的一组对其进行表扬,从而有效引导学生好好学习和提升自我。

3.4榜样激励。激励机制固然是一种良好的班级管理方式,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班主任和教师都需要掌握相关的技巧,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激励方法就是榜样激励法。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榜样对一名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不足的小学生而言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例如,我国小学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开展学雷锋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利用了榜样激励法,利用雷锋这种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让学生从雷锋身上学到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和孜孜不倦的良好品质。再比如学校经常组织小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等这一类型的高口碑节目,让学生在观看中学习节目中人物的优秀品质。这种活动有效的利用直观性教学的原则与榜样激励法进行结合,使小学生能够直观的学习榜样身上的良好品质。另外,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和家长是小学生每天接触最密切的人物,因此,教师在学校中需要扮演好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为小学生做好带头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小学生的言行。同时联系学生家长在家庭中做好示范作用,力求成为一名好老师和好家长。

3.5以师为导,合理组合激励机制。如果把班集体比作一艘船的话,那么学生就是帆,教师则是掌舵的人。在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班级管理模式中,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激励机制的运用,所以教师的作用也必不可少。教师作为引导者,自然能比学生看得全面和长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展,避免这艘船“翻船”,教师就需要灵活地把握激励机制,合理地组合激励机制,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保证班级的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和有效实施。

结 语

在激励机制的应用过程中班主任仍然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基础激励学生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多种多样的激励方法以及活动形式更加有效的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校以及家庭和更多生活范围感受到榜样的作用、鼓励的力量、人情的温暖,让学生生活在健康的环境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 张卫群.论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3).

[2] 余忠淑.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20(35).

[3] 赵小丽.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构建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190-191.

作者简介:张飒,女,河北石家庄市瀚唐和雅小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班级管理小学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