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2020-08-16秦进红董颖方敏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个性化

秦进红 董颖 方敏

[摘 要] 文章从对个性化信息服务概念、特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下一步应采取的服务措施。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8-0047-03

互联网背景下,通过网络可以获得所需的任何信息。我国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最重要的文献信息中心、知识服务中心,拥有大量的馆藏文献资源和一定数量的专业数据库,可为师生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服务。但由于师生在专业学习、学术研究方向上需要的信息在数量、个性化程度方面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图书馆要以师生为中心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来满足他们对信息服务的需求。

一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概述

1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含义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了解用户的明确需求,根据他们的爱好、专业和习惯等方面的个性化信息的需求为目的,对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分析,推荐给他们更精准、更专业的信息资源,主动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工作[1]。

2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对象,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目的,使师生能够通过建立并利用专业的文献数据库准确、快捷地检索到所需信息,并根据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方向、考虑他们的需求对文献信息进行挖掘,有针对性、快捷地推送给他们感兴趣的个性化专业信息[2]。促进图书馆提高信息资源的精准化,缩短师生查找相关信息的时间,提高信息利用率。

3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征

(1)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主动性。主要强调高校图书馆要改变被动为主动的服務理念。就是图书馆能够主动感知、掌握师生在学习、教学和学术研究过程中所需的个性化信息,能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得相关信息并及时提供给师生[3]。(2)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专业性。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面向师生,要完成教学任务、学习任务和学术研究,他们必须按照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等检索文献信息,体现了他们对信息需求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3)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就是针对高等院校师生,为他们在解决学习、教学和科研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信息服务。

二 高校图书馆实施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意义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主要面临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他们希望在学习、教学和科研时遇到的问题,能够在图书馆以快速、精准检索找到自己需要相关文献信息来尽快解决。这就要求馆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重新整合,同时利用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专门学科专业知识,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4]。满足师生们的需要,有助于教学和科研的顺利完成。

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要建立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数据库,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资源共享等。同时还要注重馆员的培训,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服务意识、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为师生提供专业知识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还必须积极加强规范管理,拓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内容,优化馆藏资源,要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信息服务职能。

三 高校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丰富,要使得馆藏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必须采取主动、合理的信息服务方式,满足师生个性化信息方面的需求。但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馆员的信息服务质量和资源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信息服务理念问题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理念还比较传统,尤其是在主动服务和服务力度上还有待提高,这将会影响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资源的数量和质量[5]。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思维和理念发生了变化。首先要改变以文献资源为中心转变为以师生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方式,高校图书馆更多地要考虑怎样才能更好、更主动地为师生做好个性化服务和信息的推送服务。其次高校图书馆传统的学生检索馆藏文献信息服务模式单一和数字资源的缺乏,没能在服务理念上和数据理念完全融合,直接面对学生提供信息资源服务职能减弱,他们的阅读方式受到限制。高校图书馆必须在保持原有的服务模式下,积极开发新的服务项目,主动为学生开展有效的个性信息服务,从服务理念上进行改进和变革。

2 馆员个性化服务问题

高校图书馆馆员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熟练运用现代化设备,主动了解高校师生的爱好,按照师生的要求进行分析后能够给师生提供大量所需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人才。还应同时具有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在与师生沟通后,将他们需要的个性化信息通过检索完成及时推送给师生。但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知识面窄、结构单一,馆员对自身专业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积极性不够,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力素质与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距离,只能满足少部分师生的服务要求。馆员虽服务认真,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同样也很难提供给师生准确的专业性强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这些都是高校图书馆面临解决的问题[6]。

3 信息资源建设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信息资源服务还是集中在纸质文献资源的提供上。互联网络环境下,师生更愿选择便捷的电子文献和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为适应师生个性信息化需求的转变,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工作时首先需解决的就是文献资源建设问题。图书馆要在资源建设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专业方向等统筹规划引进一定数量的纸质文献和其他信息资源,有利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目前,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存在结构不合理、信息资源不够优化、信息数据不能互通,信息服务也无法互联等情况,现有的信息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四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施方法

1 改变信息服务观念

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信息服务观念,重点强调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理念,才能保障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顺利完成。(1)高校图书馆馆员要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理解沟通能力,根据师生的实际需求,对他们所学专业以及科学研究的领域所需信息进行整理,及时将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反馈给师生。(2)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从重视资源转变为重视服务,从以资源为中心转变为以师生的信息服务为中心,了解师生的信息需求并且尽可能地满足[7]。(3)高校图书馆要充分重视数据理念。由于师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数字化阅读成为师生在图书馆应用便捷的检索获取所需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他们通过网络选择阅读资源和阅读方式来解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图书馆应按照师生需要的阅读信息数据进行发掘、分析,开展精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2 培养高素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人才

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从信息服务理念着手,提高个人素质,必须树立始终服务于师生,服务于高校发展的观念。满足师生对的信息资源专业化、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首先,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培养高素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馆员。他们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修养和专业信息管理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操作,熟练掌握信息数据的处理技能和资源的分类能力,同时还要具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各种信息检索方法。其次,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定期组织培训、开展讲座和开展继续教育等活动[8]。图书馆最终的目的是要求从事信息服务的馆员综合能力与师生的需求相互适应,为师生提供与之专业相关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3 强化个性化的资源建设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圖书馆要根据自己的办学方向和特点,加强自身馆藏资源建设和资源整合,建立特色专业数据库和专业资源导航库,加大信息资源共享,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不断更新和改进。

(1)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和资源整合。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师生对信息需求不局限于图书资源,还要根据高校的学科发展规划,专业设置等购置相关方面的数字资源,利用网络下载免费的数字资源。在此基础上对新增加信息资源数据整理和归纳,加大数据资源的整合,建立高校图书馆信息数据收集库。馆藏纸质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立统一的资源平台,完善资源的检索,对不同载体的数字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9] 。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和多方面的信息资源优势,对师生信息需求进行挖掘、整理和分类,同时进行信息需求模式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自身信息资源建设。使师生能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阅读资料以及相关文献信息。

(2)构建特色专业数据库。个性化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本学校的办学方向、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建立特色数据库。将不同的信息按照教师、科研人员、学生所需加以区分和整理,录入各种各样的完整的数据,并将现有的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和系统化,在对馆藏资源进行优化和深加工,使数据库的资源特色化、专业化、多元化[10]。特色数据库的建立能使师生们更高效地使用图书馆提供的个性化信息资源。

(3)建立专业资源导航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师生到馆查找所需文献,首先就要进行信息检索,师生通过检索图书上的标签,能准确提供馆藏资源的位置,要求馆员提前做好信息资源的分类工作。本文建议高校图书馆要建立专业导航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按学科专业、科研领域进行细致的分类,建立网上图书馆资源的检索和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研究部门有关资源的信息检索。同时,师生们借助图书馆为其提供的免费WIFI,对师生使用的移动终端大概位置进行定位,按照馆藏资源位置信息为师生提供精确的专业导航服务。

(4)加大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的共享,馆际之间相互合作的数据关联,避免重复购置资源[11]。首先,高校图书馆各部门之间和各院系的学科分馆之间要加强合作,挖掘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其次,加强国内各高校的图书馆馆际之间的合作,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互相借阅的方式,可将馆际间特色馆藏和数据库信息充分利用[12]。馆际信息资源共享也是一些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需要。同时,还要加强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可以了解国内外新的图书情报信息,收集到有价值的原文文献资料信息,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加强信息空间建设,便于师生随时随地享受信息服务。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起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作用,提供给师生更广泛的个性化的信息资源。

五 拓展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内容

1 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

个性化定制服务是新的信息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要依据教师、学生的需求层次、信息内容等因素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信息制定与之相关的服务内容。

既要满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信息需求,还要掌握他们行为习惯。根据师生所选信息内容,使信息服务更加符合他们学术研究的要求,重点是需要师生的积极参与。建立个人信息库,对信息推送,系统界面和阅读定制,使用个性化定制服务,图书馆可将馆藏的专业信息和学科服务有针对性地、精确地提供给师生,提升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2 基于情境感知的个性化信息检索

情境感知技术是图书馆将师生访问服务的时间、地点、浏览痕迹、身份认证信息以及活动场景作为参考范围,通过对所处情境的感知,对信息进行自动的过滤筛选。图书馆还可以根据师生信息浏览检索记录,获取他们潜在的信息需求。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通过情境感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融合,都可以为师生提供更加精准、便捷高效的适合个性化需求信息检索服务。

3 信息聚合智能个性化信息推送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服务中,一些高校图书馆已经在利用信息聚合推送服务参与到信息服务当中。这种服务是根据对师生本专业方向和学科研究关注的信息访问记录进行发掘、分析,以特定方式找出他们最感兴趣的信息,然后再通过信息推送方式将信息传递回去,以此反复循环进行。信息聚合智能个性化信息推送,据推送技术和过程跟踪技术的成熟,师生选定的信息可定时获得,更有效地针对师生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推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信息跟踪推送,另一种是文献传递推送。主要是由智能软件RSS(realy simple syndicatio全自动化将信息推送给师生。

六 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已经体现出载体多元化、内容知识化、信息个性定制、情景感知和智能推送等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必须在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基础上,丰富个性化化信息的服務内容,为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更加专业化、知识化、多样化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凤娟.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探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54-56.

[2]苗茁,段金莲.网络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J].知识经济,2016(1):159-160.

[3]张巍.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浅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0):135-136.

[4]赵越.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晋图学刊,2015(2):42-45.

[5]丁新征.“互联网 +”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资源与信息服务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1):62-64.

[6]夏秀双.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

[7]郭贺平.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知识图书馆个性化服务问题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6):179-181.

[8]孙薇.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6):132-133.

[9]崔海兰,梁明星.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创新探索[J].图书馆学刊,2017(8):47-51.

[10]赵墨.浅谈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建设[J].江苏科技信息,2016(4)1-2.

[11]吴天骄.互联网 +”时代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设计与开展[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5):84-86.

[12]胡迎义.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2018(12):39-40.

(责任编辑: 姜海晶)

猜你喜欢

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个性化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