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开放的体系化构建
2020-08-16莫天生
莫天生
[摘 要] 实验室开放是本科高校实验教学的改革方向与发展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经管类实验室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其目标的设定与实际效果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从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实验的基本认知出发,分析和探讨影响经管类实验室开放的主要因素,基于开放的教育理念,通过以观念更新为先导,树立现代实验教学与管理理念;以体系化建设为抓手,科学构建实验教学与保障体系;以团队化建设为保障,打造实验教师、技术及管理三支队伍;以特色化建设为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等措施,体系化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开放范式,为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开放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开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8-0044-03
开放教育(Open education)是一種不拘形式,不按学科,不按一定教材传授知识的教育方式。开放教育理念的哲学基础来自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学生的个性养成、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实验室开放,为学生提供自主创新和实践锻炼的空间,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检查和评价,让学生处于教学中心地位,从而在智力、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从实验教学的角度理解,实验室开放与教学开放教育在思想层面上是一脉相承的,亦即开放教育是实验室开放教学的思想基础,实验室开放教学则是开放教育思想的根本反映。
新时代本科教育背景下,实验室开放是顺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要求、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然而,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经管类实验室开放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较多困难,其目标设定与实际效果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实验的基本认知出发,分析和探讨影响经管类实验室开放的主要因素,基于开放的教育理念,体系化构建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开放范式,为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开放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 经管类学科本科层次实验的特性
(一)社会科学类实验较之自然科学类实验更具复杂性
社会科学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一般认为,社会现象具有二重性,即社会现象如同自然现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物,具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1];同时,社会现象的客观性又不同于自然现象的纯粹客观性,它又包含着人的主观性。也就是说,社会现象的客观性存在于人有意识的活动之中,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正如萨缪尔森所说“经济学是一门可以把科学的精确性和人文方面的诗意集于一身的科学”。而“科学的精确性”与“人文方面的诗意”所指的即为经济学科的客观与主观的双重性格。
然而,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理解,社会现象的主观性是复杂而多变的,其价值难以保持中立,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从实验对象的角度分析,实验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且具有非基础性,与自然科学研究实验相比较更为复杂。
(二)经管类实验与理工类实验具有根本性差异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交叉科学的分化速度与融合程度日趋提高,并逐步形成了包括各种边缘学科、横向学科、综合学科和比较学科在内的新兴学科群落。同时,在交叉科学的形成过程中也必然促进了科学间研究方法的互通与借鉴,而社会科学的实验方法即是在此背景下.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而逐步形成的。
然而,从实验方法的角度分析,社会科学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并因此而带来经管类学科与理工类学科实验方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理工类实验方法多以专用的仪器设备为研究工具,而经管类的实验方法多以通用的仪器设备和专用的软件为研究工具;其二,理工类实验方法多以定量化的分析为手段,而经管类的实验方法则以定性化的描述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三,理工类实验方法可以在人为优化的环境下进行。即可以根据一定的实验目的,对实验对象进行简化和纯化处理,而经管类实验却很难做到。
(三)创新性思维训练是经管类实验的本质诉求
目标泛指“预期要求达到的目的或结果”。目标设置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建立在一定客观条件基础上的,具有指向和激励的作用。从经管类学科性质的认知出发,经管类实验教学目标可归纳为三个能力培养,即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我们以为,认知能力培养是目标的初级表现,其主要强调的是知识点的验证和巩固,一般通过验证性实验来实现;实践能力培养是目标的中级要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通常在模拟性、综合性实验中训练;而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则是目标的终极追求,且可以通过设计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实验,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养成。
正如凯恩斯所说,“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的技巧,以及分析问题的工具与方法”。因此,从本质上说,认知和实践能力培养是经管类实验目标中的基本目标,而创新性思维培养则是经管类实验目标的高级目标,是目标的本质诉求。
二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开放的现实困境
(一)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难以跨越
长期以来,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坐而论道”成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类专业教学的主要形式,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思想观念如一道鸿沟般难以跨越,而这种显意识的长久存在必将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严重脱节,严重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产生了根本性影响,是实验室实施开放教学改革的最大阻碍,从而也导致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实质性开放的进程迟缓。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教与学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足。教师是实验室开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由于受传统思想束缚以及开放工作环境的非优性和职业惰性,教师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抑制。从客观上说,多数教师是在非主动的状态下参与到实验室开放工作中的,而正是由于教师的这种思想状态,进而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需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的热情不高,实验室开放缺乏应有的活力。其二,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所谓深度是指开放性实验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然而,从总体情况看,开放性实验项目尚欠丰富,形式较为单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偏少;从开放的广度来看,本专业的学生居多,外专业的学生较少,对校内开放的居多,对社会开放的较少。
(二)实验室开放的制度保障虚缺
“制度是一系列的约束或规则,制度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和相互关系”。因此,制度具有调节关系、形成秩序的独特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室开放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同样存在各种关系的调节,需要形成一个合理的制度安排,为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提供保障。然而,从目前情况看,制度保障的虚缺仍是制约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开放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制度的执行力偏软,有章不循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制度被虚化。例如,“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是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指导性制度,然而,在涉及具体问题时,比如:经费保障、业绩考核、奖励等,各职能部门的本位思想致使制度执行困难。第二,制度建设不完善,特别是一些配套性制度缺失或严重滞后,体系化制度建设任重道远。
(三)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制约明显
实验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保证,也是做好实验室开放教学工作的前提。然而,长期以来,实验师资队伍的制约始终困扰着经管类实验教学工作,同时也成为实验室实施全面、有效開放的瓶颈。首先,实验教师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由于历史的原因,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普遍存在实践性不足的问题,与理工院校或高职院校实验教师相比较,在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明显。虽然形成这种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如何创新实验师资队伍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师资队伍运行机制,迅速提高实验教师整体素质,是今后切实提高经管类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其次,实验教师的数量尚显不足,尤其是专职实验教师严重缺乏。随着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实验项目开出率与实验教师数量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方面对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对实验室开放形成制约。第三,团队化建设任重道远。目前,实验教师队伍凝聚力不足,结构不尽合理,高素质带头人虚缺。
三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开放的体系化构建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室开放是一项涉及教育思想转变,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等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而不仅仅是延长实验室工作时间、增加一些实验项目等简单而表浅的工作,是不能一蹴而就的。
(一)以观念更新为先导,树立现代实验教学与管理理念
观念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稳定看法,当一种观念被理论化、系统化而成为人们的自觉时,将对实践活动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因此,经管类学科实验室开放应树立什么样的观念,对开放实践起着重要的先导性作用。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室开放是一项涉及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等多环节的系统性实践活动,而各子系统之间既存在着密切关联性,同时又保持着相对独立性。因此,在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应紧密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校情实际出发,从实验教学的目标出发,针对不同的管理环节,探索并树立与实验室开放教学相协调的工作理念。
(二)以体系化建设为抓手,科学构建实验教学与保障体系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开放的体系化构建要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树立“大实验”教学体系构建观,搭建以实验教学为纽带,以理论教学、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活动为结合点的“四位一体”实验教学体系架构;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课程体系和教材改革为抓手,全面深入地开展教学内容、体系、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建立起一体化、多层次、大模块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
在进一步整合经济管理类相关实验室的基础上,按照实验的类型和要求,优化实验方案,形成完整的、既独立于课堂教学又与其密切配合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2]。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保障体系,制定倾斜政策和相关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制度,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保证开放性实验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以团队化建设为保障,打造实验教师、技术及管理三支队伍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文科类实验室,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实验室队伍建设的内涵与要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团队化队伍建设成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开放性实验教学需要,可采取专、兼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实验教师、技术及管理三支队伍的建设。
在工作机制上,以实验课程模块为平台,抓好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学术骨干的培养。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组建相应的实验教学队伍,培养一支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团队[3],为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在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上,健全培养培训制度、教学评价制度和人事分配制度等,积极引导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从事实验教学,鼓励现有实验教学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在职学习和脱产进修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自身学历和能力,引导和激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入到实验教学活动当中。
(四)以特色化建设为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
根据经管类实验特性,通过淡化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界限,淡化特色性软资源与基础性硬资源界限,淡化学科、专业界限,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渗透,基础资源与特色资源相互渗透,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真正实现多学科交叉渗透、软硬资源共享、理论与实验互补的目标,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
在保障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通过建设实验研究工作室、研究性数据资源等手段,为科学研究工作搭建资源与工具平台;通过自建、校企共建、商业软件二次开发等方式,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特色实验资源;充分发挥区域性资源优势,积极加强与行业的联系与沟通,通过项目培训、资源引入等多种形式,使实验项目开发与行业培训项目有机结合起来,使模拟性实验直接演化为真实性操作;通过横向课题、社会调研、项目委托、自愿服务等形式,使实验教学直接面向社会经济活动主战场,将传统实验室的物理空间扩展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设计的重要内容,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
总之,实验室开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要实现经管类实验室开放的持续科学发展,尚需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实现根本性开放目标,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嘎日达.社会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的方法论比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2):80-83.
[2]张玉惠.我国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探析[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11):190-191.
[3]何仲,康小平,黄槐仁,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4(33):153.
(责任编辑: 张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