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书院制对现代高校书院制建设的启示

2020-08-16秦丹刘健胡颜冬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德育

秦丹 刘健 胡颜冬

[摘 要] 中国传统书院制自唐至清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对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现代高校书院制在结合西方高等教育体系的同时也需要借鉴和融合中国传统书院制的特色和精神,为书院制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引。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书院制和现代高校书院制的比较研究,提出现代高校书院需要加强德育优先以及在学生管理和教育上的职能。

[關键词] 传统书院制;现代高校书院制;德育;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8-0039-03

中国传统书院制自唐以来到清末光绪年间,随着近代学堂兴起、科举废除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中文大学开始实行书院制,着重推行全人教育和发展,重新将书院制推到了大众面前。半个世纪后的中国大陆,众多高校也开始推广书院制辅助学院教学,以弥补学院教学在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方面的不足。更有学者将书院制作为现代大学教育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尝试,现代大学教育大部分沿袭西方教育模式,同时结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需要,体现出应用型教学形式的偏向而导致软文化因素逐渐弱化。为此,本文通过整理归纳中国传统书院制的内容形式和精神特色,以及现代高校学院制和书院制并行模式下的利弊,提出有益于现代高校书院制进一步建设和发展的建议,以期提高当代高等教育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道德养成。

一 中国传统书院制的内容形式与精神

中国传统书院最初出现在唐朝时期,是收藏和校勘书籍的场所,之后随着官学衰落,书院成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书院基于它最初始的藏书功能,一直为学子提供丰富的典籍资料进行自学,也为学者们提供了研究和激发思想产物的资料库,在此基础上,书院之中也逐渐养成了自学为主、学生自由的学习研究氛围。书院广纳学子,无论是僧人、白丁、儒家学者等身份都可以进入书院学习,书院的开放包容也让各种思想观点交流和碰撞,产生出更多的研究成果。学子和导师们将平日书中所学和研讨结果激发出的新学术思想以“会讲”的形式进行传播。书院这种自学、自由、包容的形式和精神在唐到清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对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传统书院制最主要的形式特点是生活和学习都在书院内,跟现代大学学院作为主要教学阵地而宿舍作为生活区域不同。生活空间和学习空间的相互融合让书院学子们能够在所有的时间点和地点下都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学子们和导师们能够随时随地探讨和交流,文化教育、君子六艺、思想碰撞、道德引领等方面覆盖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导师和学子们也一起耕种实践以体味生活,书院以培养经世致用之才为目标,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每个书院学子的素质涵养和人格精神。

中国传统书院教育最注重德行,修身明理。书院出现以来,多以儒家思想立本,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书院导师也是德高望重、博学多闻之人,并在传道授业过程中以言传身教影响着学子的德行和修养,这与古代书院师生之间可以相互选择、相互切磋讨论的制度也是密不可分的,这种变相的考核制度要求导师们在德行和见识方面都有所长,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和尊崇的榜样。古代书院甚至在选址和装修方面都极力营造德育的环境,选址多选在历史遗迹或是山水之间,布置多以梅兰竹菊等代表君子品行气节之物。从点滴之中,由硬件和软件中处处体现了中国传统书院对德育的重视,体现了孔子“德行为本,德育居先”的理念。

二 现代高校书院制的学生管理模式和培养特色

1 现代高校书院制下的学生管理模式

面临教育改革以及迫切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压力,现代高校以建立书院制为突破口,提倡学院的专业教育和书院的通识教育相结合,以期将学生塑造为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中国大陆高校自2005年开始陆续建立书院制,书院制还是一个在发展中的、不成熟的尝试手段,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住宿和学习一体化的书院制管理,现代高校建立的是书院和学院双重管理制度,学院主抓学生的专业教育教学、成绩评定以及实验科研等,由书院管理学生课余生活之外的习惯养成、人文科学、道德修养、兴趣活动等方面。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环境下,学生主要在学院进行管理,按照不同专业和班级细分管理单位进行教育教学,同时在相关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实验和科研。除了教育教学,学院也紧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分管学生工作的老师为主、学生会为辅组织党团相关教育和活动,弘扬和传播主流价值观。长期以来,学生会也会承担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开展各色有益于同学们兴趣发展、益智学习类的活动。随着国内部分高校开始建设书院、又没有取消学院概念的同时,就出现了学院和书院双重管理的模式。在此模式下,书院承担了一部分宿舍生活管理的职能,对所属书院开展学生教育工作,比如开展通识课提高同学们的人文素养、打造社团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兴趣特长、建立书院学生管理组织帮助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学院开展的工作重合,存在人力和资源的浪费,在减弱同学们对学院职能认同感的同时,对书院的定位认识模糊,不能很清晰的指导书院的具体职能和对学生培养的目标。同时由于书院导师和学院管理老师未必是同一批,导致同学们需要与不同的组织和老师对接和协调,可能会存在长时间内同学和老师关系疏离,不能建立起相互认同和感情羁绊。

2 现代高校书院制下学生培养特色

当代高校教育模式可以溯源到甲午战争时期,当时是为了培养精通外语和军事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之后逐渐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借鉴各国经验,从起步时期以日本为模板,到蔡元培主张的仿德国大学制度,到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在此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也结合国内各个阶段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充分与中国特色相融合,逐渐形成了目前的高校教育体制。以功利主义和功用性为主流的西方教育模式,追求效率和结果,形成了以教师注入式教学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育模式,学校学院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中国传统书院教育模式下的德育优先、学术自由、自主学习、文化熏陶等基本被废弃,为了弥补现代高校教育的这种缺失,二十一世纪伊始,一些高校陆续开始建设书院。

在书院开设通识课程进行人文教育,通过文化、历史、艺术、科学等课程教育的展开完成同学们最基础的人文知识积累,培养人文气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书院的建设也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在生活空间内添加文化领域的功能,将文化和思想的熏陶和交流充斥在生活的每时每刻,让公寓宿舍区不仅仅是睡觉和休息的地方,也是良好习惯和优良品质养成、文化知识积累和艺术实践的场所。

现代高校书院制建设中融入了非专业导师的因素。学院教学老师局限于专业课领域,且大学老师不同于初高中老师跟班走的形式,多数是跟着不同的课程安排上课,课堂之外一般是以预约形式与学生交流,很少有机会建立起师生联系和充分发挥老师专业之外的影响力。而书院制下,导师管理和指导学生组织和社团、监督和参加学生活动,确保书院有序运行下,利用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知识储备为学生活动提供指导和建议。在当代高校书院制下,虽然这种导师参与方式加强了导师与学生活动的联系,但是目前高校的导师多以辅导员为主,考虑到成本以及学校自身的综合水平,一部分高校很难邀请到专业领域内有造诣的大家作为长期的指导老师,这就导致了导师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实现的成本很大且需要很长的时间积累。

三 中国传统书院制对现代高校书院制建设和管理的启示

1 重塑中国传统书院制中德育优先的教育目标

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古代书院教育的核心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提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注重德行,修身明理一直是中国传统书院制教育文化下所倡导的首要精神,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下,学校和社会教育偏向于重才轻德,加强德育也是现代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目前,大学以学院为主体的教育仍旧侧重于专业课程知识和实践的传授,所以未来可以由高校书院主要承担学生德育工作,这也是对中国传统书院精神的传承。

学校德育是指系统的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影响和指导,激发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实践,以使其养成良好品质道德的教育过程。有别于古代书院的德育过程,现代大学书院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更要注重结合坚强、自信、友爱、奉献、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除了德育内容的重新定义和强调,更加要利用书院平台积极探索德育建设的新形式。学院的德育教育主要以思政课程展开,而书院可以利用公寓这个生活管理空间,在硬件和软件层面加强德育建设。在硬件设施方面,书院可以利用公寓大厅、走廊等公共空间搭建宣传栏,对思政、价值观、言行举止等内容指导渗透;用书院建立读书室、设立书画展等方式,让学生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感受德育美育。在软件设施方面,书院以书院平台开展寝室文化活动,以此促进同学们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以朋辈榜样影响同学们的言行举止。

此外,邀请德高望重或是德艺双馨的导师加入书院的管理和运行也是加强德育工作的一种方式。中国传统书院模式下,师生共同生活,老师以一言一行将自己的德行品质传递给学生,现代高校书院制下是以学生公寓为平台,也可以以导师入住书院的方式,在学习之外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导师值班制已经在国内有些书院和学校执行,但是入住老师基本以辅导员为主,在未来书院工作的开展中可以多邀请通识课老师、多才多艺、有见地有德行的老师加入,让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的空间中无形的养成优秀的思想品格和正确的行为规范。

2 发挥现代高校书院学生管理和教育职能

在中国传统书院,具备教学、科研、德育、文化素养、实践等领域的教学功能,但是在目前学院为主导的教学体系下,学院主管了教学和科研、创新和导师部分,导师也主要集中在专业领域,极少数在实验室课题组的导师群体发挥了一部分传统意义上的导师功能。在现代高校书院制打造和日益进步的情况下,很多学校强调书院和学院协同发展,整合学院资源集中到教学和科研领域,其他功能逐渐弱化并转移到书院中开展。从学校层面上,协调好学院和书院的关系和功能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其次上文也提及,双重管理模式下会有一定学校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也不能深入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和发展诉求。

基于现状,可以加强书院对学生管理和教育职能,调动辅导员和导师进入书院,同时借助学生组织使得书院制度化和保持活力。可以由高校教务部门集中主管专业教学,由各个书院主管各个书院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发展,将文化素质教育与生活充分融合,让书院承担起生活空间和文化领域的教化责任。国内现代高校目前暂无此先例,而目前复旦大学纯粹的书院管理也是集中在大一新生,进行通识教育,在大二分专业之后就回到各个专业院系管理。而中国传统书院将整个教育过程贯穿于书院生活的始终,这也是我们现代高校书院制需要借鉴和学习的。各书院有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引领学生思想成长;另外聘请各个领域的优秀导师入驻书院,以定期值班制或者预约制参与到学生的文化素质拓展和学生活动中来,将书院作为学生管理和教育的主战场。

四 结语

高校书院制能推动教育组织形式改革创新,也可以弥补当下高校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美育的不足。当代高校书院制发展至今仍然有学院书院雙重管理效率低下、导师质量和参与度不高、德育缺失等问题,本文期望通过借鉴传统书院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发挥现代高校书院在德育上的重要性,同时加强书院在学生管理和教育上的职能,让书院能够成为真正的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德才兼备栋梁的摇篮。

参考文献:

[1]蔡俊兰.继承与创新: 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研究[J].高教探索,2017(05):94-100.

[2]张晓婧.中国传统书院文化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6(01):46-48.

[3]苏文兰,朱为鸿.学院 +书院: 应用型大学组织发展的中国模式[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9,9(04):24-28.

[4]刘海燕.我国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43-48.

[5]乐毅.简论复旦学院的书院学生管理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8):52-59.

[6]陆锋磊.学以成人:书院传统的当代意义[J].江苏教育,2019(66):49-52.

[7]谢红梅,张献蕾,安然,蓝海瑛.建设书院文化,提升应用型大学软实力[J].高教改革与发展,2019(6):4-5.

[8]何毅.书院制改革: 本科人才培养的“良方”还是“花枪”[J].山东高等教育,2017(03):53-62.

[9]张应强,方华梁.生活空间到文化空间: 现代大学书院制如何可能[J].高等教育研究,2016,3(37):56-61.

[10]崔海浪,李昆峰.我国高校“书院制”探索概述与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15,11(14):81-87.

[11]王修文.解读中国古代书院德育环境及对当代高校德育的启示[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32):32-34.

(责任编辑: 张宏玉)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