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本为本”理念下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研究

2020-08-16杜亚冰楚瑜刘雅妹徐华锋董海鹏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实践教学

杜亚冰 楚瑜 刘雅妹 徐华锋 董海鹏

[摘 要] 在“以本为本”理念引领下,探讨河南城建学院应用物理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提出加快校内多维实验室集群建设,打造多维一体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结合项目教学,提升学生实习实训质量和就业能力;采用动态考核机制,提升师生工程实践能力等多种举措,旨在不断提升应用物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应用物理专业;以本为本;协同育人;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8-0034-02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加快,尤其是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人才供给和企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提升教学质量,保障毕业生就业质量,使其达到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处于转型中的地方本科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众多地方院校在校企协同育人探索中做出了不少尝试,积累了宝贵经验和实践成果。舒小华[1]提出“学校-全产业链”的培养新模式,从而集合不同领域从业者身上的比较优势,但缺乏系统评价机制来验证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王莺洁[2]提出建立“混合所有制”模式,为高职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开創了一条新路径。孔德忠[3]提出构建“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多方组织运行机制,通过优化理事会制度,以期实现多方共赢。2018年笔者基于三重螺旋模型,构建了校企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4],指出各主体应发挥不同职能作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以本为本”理念,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本科教学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通过本科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适当拓宽本科教育的范围,打破专业壁垒,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长见识;三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本文以河南城建学院应用物理专业(光伏工程方向)为例,分别从专业实验室集群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和设想,旨在为兄弟院校同类专业转型提升提供借鉴。

一 “以本为本”理念下我校应用物理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河南城建学院应用物理专业(光伏工程方向)开设于2011年,目前已有5届毕业生(约320人)。在切实推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过程中,专业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探索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秀毕业人才。

1 加快校内多维实验室集群建设,衔接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为校内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保障。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校内实验室建设,先后建立起光伏材料实验室、光伏转换技术实验室、发电系统设计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参照实际生产条件,在校内搭建了5kw小型离网光伏电站和并网光伏电站,由本专业学生密切参与监测、维护与管理;学生利用专业实验室开展了多项集热器、光热构件以及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研究实验,有效提升了专业实验技能。2017年获批建设“能源与绿色建筑平顶山市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聚焦控制系统模块化设计,完善智慧化多能综合利用,锻炼了学生数据处理和建模的综合技能。有效促进了地方产学研学术技术交流,锻炼了师生在前瞻技术领域和工程实践中的各项能力。

2 通过加强校外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提升学生实习实训质量,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校外实习实训是学生获取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形式,本专业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先后与江西豪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平襄隆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苏民新能源、许昌中意电气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署了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我专业先后已有300人次学生走入合作企业开展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人均达100多学时。这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效利用了校、企、科研单位在教学资源上的优势,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经验有机结合,从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短了学校与企业用人标准之间的差距,增强了毕业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3 以建设“双师双能型”混编教师团队为抓手,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进而带动学生工程能力提升。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是教师也要有对应的教学实践能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双方选派技术骨干、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青年教师、博士等人员组成混编团队,合作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和科研活动。例如,团队定期组织技术交流,研究光伏领域新技术、新设备,开发新材料、新工艺,了解光伏行业最新动态,共同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重大科技攻关问题,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技术人才直接参与学生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选题和实施环节,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共同培养学生成长,实现学习与就业一体化训练。学院定期组织教师进入合作企业参与生产活动,积极与企业工程师配合开展各种工程实践、技术交流,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二 “以本为本”理念下我校应用物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规划与设想

我校应用物理专业坚持走校企协同育人发展之路,通过协同育人的模式贯彻“四个回归”育人理念,坚持应用型、创新型培养目标,未来将进一步争取与地方政府、兄弟院校、光伏相关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整合多方优质资源,着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光伏应用型人才。

1 利用校内实验室集群,进一步打造多维一体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分阶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根据学生各年级不同阶段对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规律,并结合光伏行业背景和就业环境,构建多维一体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前四个学期,开设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两类实验课程,例如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光电效应等。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展系统实验方法学习和实验技能训练,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第五、六学期,开展综合拓展实验和开放实验两种类型的实验课程。例如,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测定,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目标,主动探索实验方法,设计实验过程,指导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提示,从而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研究和创新的探索精神。

2 利用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项目教學,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第七学期开展项目教学,专业教师将科研项目和企业技术实践引入课堂,结合学生个人兴趣和培养方向,自主选择科研团队,配合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将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紧密结合,力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第八学期,学生走入合作企业开展工程实践和顶岗实习,采用“双导师制”对学生实习实训进行指导和监督。毕业设计选题必须结合项目或实习内容进行选择,由学生、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研讨决定。“双导师制”可以更好地从实践角度、具体工程技术环节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回到理论的融合过程,实现学习与就业一体化融合。

3 采用动态考核机制,促进协同团队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和实操水平,进一步带动学生工程能力提升。为了明确协同育人团队中各人员工作职责,提高实验室科研攻关能力和技术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学院采用动态考查机制,实行“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考查制度。依据教职工岗位业绩,将考核结果与科研津贴挂钩,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者,将提交到管理委员会,作流动待聘人员处理。实验室设开放课题和开放基金,开放课题分成定向及自由申请两类,第一类为实验室当前的攻关方向,在开放课题指南中明确规定;第二类为自由申请课题,主要鼓励研究人员自由探索和创新。工程实验室建立激励机制,根据贡献大小给予奖励。通过合同的方式鼓励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校内教授及学者承担研究项目和研究课题,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

三 结论与展望

校企协同育人是地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河南城建学院应用物理专业为例,探讨了“以本为本”理念下校企协同育人实践中的几种方式,并结合现有模式提出进一步发展方向,得出如下结论。

加快校内多维实验室集群建设,打造多维一体专业实践教学平台,衔接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分阶段培养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结合项目教学,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提升学生实习实训质量和就业能力,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采用动态考查机制,提升教师团队工程实践能力、自身科研能力和实操水平,进而带动学生工程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舒小华,游少鸿,靳振江.“学校-产业链”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4):50-51.

[2]王莺洁. 高等职业院校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8.

[3]孔德忠,陈志祥.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7,37(03):70-72.

[4]杜亚冰,楚瑜.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18):12-13.

[5]鲁春阳,文枫,张宏敏.应用技术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12):34-35.

[6]文枫,鲁春阳.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09):22-23.

(责任编辑: 姜海晶)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