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的思考

2020-08-15杨军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9期
关键词:新媒体

杨军

摘 要: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的思考,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集中体现:一是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的机遇,二是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的挑战,三是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的路径分析,包括内容的延伸,教学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新媒体;延伸教学;路径

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在人们的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等不同方面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同时给高校思政理论课带来了新的方向——延伸教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将新媒体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建构适应新媒体时代新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载体、机制体系,是推进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同时,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是思政理论课教师在新媒体时代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

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是指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借鉴工作室、讲坛、网络、思政课拓展课程等途径、平台和方式,拓展课程内容和时空,将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延伸至课外,全程、全方位引导学生加强对所学课程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介于思政课课堂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之间的教学过程和环节。

一、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的机遇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应用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是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其主要特征是没有自上而下的控制,信息的消费者也是其生产者。

在新时代,新媒体是高校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的主要载体,因其独特优势有着极大的受众面,深受青年学生和老师们的青睐,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媒体的时代性和即时性和为延伸教学提供了时效性

新媒体是时代的产物,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具有着时代性。它是基于互联网的载体,打破了传统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青年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把新媒体中的文字、图形、图片、声音和图像等集中于一起 ,青年学生更加有兴趣与动力去全方面随时性地接受信息。新媒体的及时性更是为教师的延伸教学提供了时效性,教材的编写与广泛使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学不能因此而脱节,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青年学生知识的增长也需要跟上时代,新媒体因此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借助新媒体可对教学运筹帷幄,也可对学生心理疏导。这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二)新媒体的海量性和共享性为延伸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新媒体承载着不可估量的各种知识,涉及多种领域,全方位覆盖。如在线学习平台——中国大学MOOC,它是国家级的精品课平台,汇集了国内最好的高校(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211所知名高校和機构,全国思政专业最好的学校也全都囊括其中)。MOOC课程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哲学,医学等众多学科。高校思政教师在高校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引用更加优质的课程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也能根据爱好自由选择课程自学,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学习后还能获得相应的证书。武汉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王一凡说:“每个人都是教育资源的承载者”。除了学习平台提供的教育资源,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承载着不同的教育资源。在新媒体中,教师和青年学生可有效利用别人提供的资源,也可为别人提供教育资源,这样的资源不同于深奥晦涩的专业术语,它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更能感同身受,引起共鸣。

(三)新媒体的交互性和个性化为延伸教学的目的提供了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的基础,而高校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是对其的一种深化,两者的目的皆为一个:为中国共产党培育人,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平等对话与沟通, 新媒体是有效的桥梁,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 能够让学生的参与度得以提高。在新媒体这个载体中,老师的“绝对权威”地位日趋弱化,他们不再是话语权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青年学生也不再是思政理论课的追随者,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互动变得平等。教师尊重青年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每个青年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在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课中无法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而在新媒体这个主要载体中却能够达到,充分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助于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的挑战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给高校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其挑战主要为以下两个:

(一)新媒体的海量性和共享性易带来民族文化意识冲击

现在不仅仅是一个和平发展的时代,更是一个意识形态斗争的时代。当前,国际国内情况复杂,各国多元文化交融,多种意识激荡碰撞,一些西欧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输出自己的民族意识和文化,企图实行霸权主义,力图将文化的平等交流转变成为文化的单向输出,他们采取各种方式,对我国的主流文化和民族意识进行渗透攻击。其中借用新媒体这个载体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青年学生尚未形成足够的辨别能力,而且在思想上容易随大流,是最容易被利用的群体。在青年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就极易在思想道德上无所适从,甚至丧失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崇洋媚外”,产生认知偏差,致使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致使我国自身的文化观和民族意识受到强烈冲击,在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中加重了教师对青年学生意识形态培养的任务。

(二)新媒体的吸引力和便捷性易引发青年学生心理疾病

青年学生喜欢这样一种具有吸引力和便捷性的新载体,而且很多人往往容易沉迷于其中,甚至在上课期间“废寝忘食”地“扎根”在新媒体世界里无法自拔,不听“枯燥乏味”的思政理论课。更有一部分青年学生过度依赖新媒体而封闭自我,拒绝出去和他人交流,他们在新媒体这种载体下可以侃侃而谈,但是在与现实的人面对面交流时却只字不吐,或焦虑不安、或冷漠,即俗称的网络孤独症。新媒体中形形色色的广告经常堂而皇之的出现在青年学生视野中,更有甚者因为自控力和辨别力低而沉迷于不良文化中,长此以往,优质的精神食粮愈发缺乏,心灵被侵蚀毁损。这些都不利于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甚至引发心灵疾病。

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的路径分析

高校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教师在其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应顺势而为紧跟新媒体时代的步伐,化挑战为机遇,打造让学生喜爱的具有吸引力,思想性,时代性的思政理论课。

(一)思政理论课要延伸教学内容

高校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是对传统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一种质的提升,在内容上要因时而新,与时代发展同步,与青年学生成长同步。而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内容在新媒体时代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与吸引力,这是造成很多青年学生对其产生厌恶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延伸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删减与中学思想政治课之间存在交叉重复的内容,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增加国家时事政治内容,根据传统的思政理论课只注重对学生政治意识培养的不足,加大对学生的历史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育,增添一些侧重于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课程。比如我校开设的《大学生文明礼仪》《世界大趋势与中国发展热点问题》《当代西方思潮评析》《中国近代文化名人品读》等。这些课程的增添不是对原有教育部规定的主干课程的否定,是一种延伸与有益补充,是纠正青年学生的历史虚无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有效举措之一,培养正确的意识形态。

(二)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要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是提升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的重要举措,是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的重要路径。传统思政理论课是教师“一言堂”,学生被迫“言听计从”,缺乏活力与灵动,是学生宁可睡觉也不愿听的原因之一。创新教学模式,打破原来的“一言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教师是主导,教学工作要避免之前的弊端,围绕着有氛围有活力灵动而集中展开。借助学生喜爱的新媒体,以及延伸教学的要求,形成课堂内外,师生良好互动的“1+3”教学模式。1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核心主干课程教学;3分别为网络课程教学(根据需要而进行网课),学习基地教学(派学生代表到马克思主义学习基地进行考察并为同学们讲解),“天问”平台教学(学生就相关课程内容演讲,线上线下师生互评)这一教学模式中的三种方式相互渗透,彼此补充,主要目的在于师生之间的平等良好互动,增加课程的活力与灵动,提升学生的自信,培养表达能力与社交能力。

在“1+3” 教学模式中充分发挥教师在延伸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升教学能力与学术能力,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课堂成功的保障。教师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活跃课堂气氛,拓宽知识面,让抽象深奥的思政理论课变得浅显易懂,不再是枯燥的說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的参与度是检验课堂成功的重要指标。在课堂上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学生自由组合,在每堂课进行之前,每个组都请二至三个代表作老师上堂课预留的专题汇报,每个组观点不可重复,可进行辩论,对老师所讲的观点也可辩论驳斥。课后除了预留的专题汇报,还需写课堂总结,内容灵活但不随意。可包含当场课学到的知识或者近期看的书(与该课程相关)的大概内容,或者对课堂的感悟见解建议等。让学生被动学习吸收先进有益的文化而转换成主动学习,在心灵上得到优秀文化的营养滋养。

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未来思政理论教育发展的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趋势。我们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继承和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优势,巧借新媒体风,乘势而上,把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努力开创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政理论课延伸教学新局面,使高校思政理论课生机蓬发,充满吸引力与时代感。

参考文献

[1] 石磊.新媒体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5-6.

[2] 王一凡.每个人都是教育资源的承载者[J].湖北教育:新班主任,2013(06):64-65.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