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策略探讨
2020-08-14殷成娇
殷成娇
摘 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煤矿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推动经营管理不断创新。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现代煤矿企业如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煤矿企业;经营;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进入了困难时期。煤矿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加快提升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能力,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同时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煤矿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升企业生产能力、经营效率,不断加强经营管理,推动经营管理不断创新,从而实现新形势下企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二、煤矿企业经营管理现状
(一)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落后
当前,大多数煤矿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观念非常保守,受到传统粗放型管理思想的影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也有一定的思维定势,仍将煤矿生产狭隘地理解为“粗活”,领导者的这种短视造成了企业经营理念长期滞后,导致煤矿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成为无源之水。同时,煤矿企业缺乏创新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管理模式仍停留在简单的传统方式。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束缚,传统煤矿企业长期以来都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和习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与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显然早已和市场经济发展格格不入,在过去煤矿发展的黄金时期,铺张浪费现象弥漫了整个行业,煤矿企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未来发展没有形成清晰的规划。固步自封、裹足不前、不思进取、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使得煤矿企业改革长期无法摆脱对煤炭能源的依赖。
(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传统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因为比较简单粗放,在成本核算以及资金运行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多数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法对企业资金收益和支出实现高效管理。成本投资的粗放以及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都对企业发展形成了制约。多数企业的成本核算过于简单,通常采用“产品价格-资金投入”进行最终核算,但对业务流程的认知非常模糊,没有很好地发现和纠正企业在人事管理、矿产资源利用等环节的不合理状况,无法将生产、销售、市场等价值体系进行很好的链接,因此难以对成本进行高效管控。
(三)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合理
煤矿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合理使得企业经营管理上缺乏灵活性。传统的经营模式行政干预过多,权力监督方面存在重大漏洞,这些都是煤矿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巨大隐患。此外,煤矿企业转型不足,在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上严重滞后,企业内部政企不分,未能建立健全现代煤矿企业管理体制,企业内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员工工作热情严重不足。
三、新形势下加强煤矿企业经营管理的策略
(一)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当前,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传统煤矿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的劣势,转变经营管理理念,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行业人才,并不断夯实煤矿企业人才制度,提高人员素质,推动具有煤矿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充分发展,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起良好的服务体系,努力提升客户满意程度,合理实施企业发展评估,结合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探索煤矿企业转型升级方案,为现代煤矿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发展动力。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潜力,融合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推动煤矿产业转型发展,提升煤矿企业经营管理效益。
(二)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
精细化是企业未来管理的发展方向。煤矿企业的日常运营中,要充分把握企业职工的思想动态,针对职工目前的思想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活跃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眼界,从而推动工作效率不断提升。企业员工要树立精细管理的思想意识,在工作中严谨认真、踏实勤奋,抓细节,抓落实,加强现代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培养,不断在工作中加深和强化,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动整体,真正将精细化管理思想渗透到煤矿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促进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全面实施。
煤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要注重精细化。一是加强外部合作,充分利用外部社会教育资源,为企业输送或培育专业人才;二是完善自身教育体系,建立健全企业自身培训平台;三是注重岗位教育,要有教材、有计划、有教师、有标准、有考评、有奖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推行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全员工资待遇水平,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制度,为广大员工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精细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加强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
对煤矿企业而言,企业成本管理最基本的就是作业成本管理,因此首先要加强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在煤矿生产经营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对生产资源的消耗成本进行分析,还可以对资源能耗效率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作出作业增值情况的判断以及价值效率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现代煤矿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其次,要对材料管理高度重视。生产经营中基层各单位的材料必须做到审批和备案齐全,上报计划中材料的厂家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情况必须一清二楚。材料的使用过程必须秉承成本节约的第一原则,在确保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将材料的损耗和浪费降到最低。材料储存、运送、使用必须设有专人监督,将材料的耗用作为生产经营的重要考核指标,形成明确的监督制度和激励机制,职责分明,赏罚分明。另外,要降低材料库存。一要实行零库存管理,在确保企业正常生产运行的前提下,对于具有稳定货源、价格高、用量大的材料(如炸药、雷管、燃油等),可以实行零库存管理,充分盘活企业资金流动。二要实现库存点检。保管员可通过库存点检对库存的变化情况做到随时掌握,也要定期对库存结构进行认真分析,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及时解决。通过科学的库存管理保证常用物资及关键物资处于合理的水平,杜绝因缺货造成生产延误或者储存时间过长形成库存积压,也要注意不能频繁进货增加采购成本。
参考文献
[1]贾庆云.去产能形势下煤矿生产经营管理策略探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22):78-79,90.
[2]周原.浅谈国有煤矿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8(20):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