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伦理思想中生死观的现世启迪

2020-08-14韩笑笑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1期
关键词:生死观

韩笑笑

摘 要:儒家伦理作为一种传统的伦理思想资源,对于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中,關于生死观的探讨也一直存在。生死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书籍等资料的记载中,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儒家生死观中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精神资源,其中儒家把生死贯通起来,提出了衡量生与死的价值标准,揭示了生命的意义,这些观点对于当代人对待死亡和生命的意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儒家伦理;生死观;生命伦理

一、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生思想

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中蕴含着关于生命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死亡等问题的讨论,儒家伦理思想中一直强调重生哀死的思想,也有的讲到儒家是厌恶死亡的,但是从《论语》等文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儒家也是提倡“死得其所”的。

儒家伦理思想中关于“重生”的看重有着两层含义,第一点是对于人肉体生命的重视;第二点是对于人的精神生命的重视。在传统儒家思想中,一个人的完整生命不仅仅是肉体的健康与整全;更关键的是人的肉体和精神的有机统一。而且儒家的生命观中更加重视的是人的精神生命,在某些情况下,人的精神生命比肉体生命更加重要。这里就存在着两种情况,当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没有冲突的时候,儒家首先是推崇肉体生命的宝贵,因为对于肉体的保护是一种孝的表现,也是“孝”的要求。由于人的生命之宝贵,所以孔子提倡对于生命的重视,同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意外身亡,不惹是生非和冒险:“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这里讲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做事冲动,不加思考的人,做出这样的牺牲是没有意义的,与儒家所提倡的成仁不相符。但是当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相互冲突的时候,就会提倡“杀人成仁”、“舍生取义”等做法,因为在传统儒家看来,在这种情况下要尊崇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这个层面的精神生命就是指个人生命对于社会、对于国家的价值所在。

二、儒家伦理思想中的死亡观

孟子讲到,“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表明“重生哀死”是人的本性。荀子讲到“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也是表明强调”生“是每个人值得去追求的,而轻易求死不仅仅是一种不孝,而且是每个人应当厌恶和抛弃的。

由古至今,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有生才是好的,死是最不好的,即使一个人高寿而亡,寿终正寝也被认为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一般都认为死亡时痛苦的,是一种完结,是有归于无的。但是死亡的问题是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不能避免的,儒家伦理思想中也包含一些关于死的看法。

对于儒家而言,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不是由自然生命决定的,人是有着主动性的,有着自我存在的意义,如果我们对于自然生命的结束是恐惧的,那就表明我们受到死亡的限制,从而不能超越死亡,从而和一些动植物是没有区别的,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生命的可贵,同时也在于人类的自主特性。动植物受到死亡的限制,从而无法面对死亡,甚至从生到死的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的自主性的体现,但是人却不一样,我们可以去感受,去迎接死亡,甚至超越死亡。在儒家看来,如果我们能超越死亡,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一直延续下去,这种生命的延续不是指肉体生命的存在,而是一种精神生命的不断留存与延续。超越死亡的关键就是明白“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道理,人在早上明白了做人的道理,那么晚上如果去世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人之为人的存在就是要明白一定的道理和规矩,如果不遵守伦理道德,那么人就枉为人,但是如果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道德知识,那么就能够领悟道德的深层含义,也会坦然面对死亡。

三、儒家伦理思想“生死观”的当代意义

由于生死问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关于“死亡”的思考,有着更为复杂的看法,恐惧和惧怕死亡的到来,认为死亡时一种不幸的事情,这种观点似乎是更常见的,但是也应该明白死亡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它不代表着终结,不代表着生命本体的消失,“死”是可以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可以通过由“生”到“死”的一系列过程中体现出来,这种有价值的死亡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所提倡的。

(一)实现生命价值的途径

儒家十分重视人在死亡之后对于后世的影响,这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名声和功绩流芳百世,而且可以使子孙后代得到庇护,从而达到家族的繁荣和长生。儒家认为,虽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能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那么死亡就是值得的,或者说是不朽的,这种不朽有着三种层次。儒家认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这三个不同的人生价值的层次中,第一个层次是立德,也就是要求人成为一个道德的楷模;第二个是立功,为国家建立功勋,特别是在国家民族面临为难时,为国家做出贡献,第三个层次时著书立说,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留下一些宝贵的文献资料,对后世带来影响。宋代哲学家张载讲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对儒家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价值观的说明。

儒家认为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方式就是“内圣外王”。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子认为,只有做到知命、知礼、知言,才能成为君子。其实儒家修身的重点,就在于塑造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的人,培养一个有着君子品质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君子品行的人,关键做法就是“内圣外王”。所谓的“内圣”指的就是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使自己进入圣贤的境界,“外王”就是积极投身于一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人,也就是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顺应死亡的到来,理性对待死亡

儒家伦理思想中认为生死是必然的一种现象,是我们活在世上的人都无法避免的,这种必然的东西我们或许没有办法改变,但是也不是要消极的做事,去消磨时光,虚度一生。儒家倡导的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人生态度,强调活着的人应该努力践行儒家提倡的“仁“、“礼”、“人伦道德”、“成仁取义”等做人的道理,有所作为,那么当面对死亡时,就会不留任何遗憾,从而也就不畏惧死亡,宋代儒学家张载在《西铭》中指出:“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也就是讲,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活着的时候,富贵贫穷都是上天给予的眷顾或考验,活着的时候顺应父母和事理,死的时候,便心安理得,安宁而逝去。也就是说在或者的时候要顺势而为之,这样的话,当面对死亡的时候也是安宁的,顺存没宁,生死两安。

在儒家看来,我们人的一生不可能都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进行,自己的生死和富贵,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如果按照玄秘的角度看一般是一种消极的生命观,但是剔除了其中“天命”的神秘色彩,把“天命”当作自然规律来看,儒家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就有了另一种解释,也就是说人在活着的时候顺应自然的规律和遵守道德做人的道理,当面临死亡时候,就可以理性的面对,不用恐惧,淡然迎接死亡的到来。

(三)“存心養性”,“乐知天命”

孟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善生”,同时也要“善死”。“善生”指的是要在活着的时候珍惜生命,存心养性;“善死”是要顺应生死的规律,安静坦然的面对死。

儒家把人的生命分为自然之命和道德之命,而这两者相比较,道德之命是更为重要的,自然之命指的就是人的肉体生命和生死规律的必然性;道德之命指的是人通过不断的努力所获得的一种个人价值的彰显,实现道德之命的途径是“内圣外王”,正确对待自然之命的态度就是“乐知天命”。所谓“乐知天命”的人生态度包含着三种含义,第一种是以苦为乐,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二种含义指的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人生态度,第三种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态度。

在当代,很多人的生活压力使得个人的幸福感下降,有些人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患了抑郁症,甚至到最后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认为的“痛苦的一生”,这部分人所面临的问题,其实都是人生中所不可避免的,如果一直深陷其中,不跳脱出来,则会陷入痛苦的漩涡中。而跳脱出漩涡的途径,可以从儒家“乐知天命”的人生中得到借鉴,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尽人事”,倾其所有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履行好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做一个由德行的人,积极努力的去改变现状,即使不能改变客观的条件,那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状态,顺应“天命”的客观规律,顺势而为之。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4] 郑晓江.“乐知天命”与“安之若命——儒家生死智慧之现代诠释[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5] 张朝霞.中国传统生死智慧及其现代意义[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猜你喜欢

生死观
医学院校开展生死观教育的现实价值及路径探索*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途径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现状、必要性及方法探析
庄子的人生境界探析
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论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