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揿针埋针疗法佐治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的疗效观察

2020-08-14黄燕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咳嗽小儿

黄燕芳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揿针埋针疗法佐治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的疗效。方法 筛选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在本科诊断为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迎香穴揿针皮内埋针中医外治疗法。7d 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症状积分。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评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對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鼻塞、流涕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揿针埋针疗法结合常规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疗效确切,效果显著。

关键词: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犯肺型;咳嗽;揿针埋针疗法

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是儿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因小儿为“稚阴稚阳”、“纯阳”之体,外感疾病化热者居多,风热侵袭肺卫,肺失宣降,多表现为咳嗽,痰黄而稠,鼻塞,流浊涕等常见症,以鼻咽部症状最为突出[1]。中医多采用汤剂、推拿、耳穴贴压等方法[2],在西医属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范畴,多采用抗感染、止咳、化痰、雾化等常规治疗,均有较好效果。因小儿排痰无力或不会咳痰吐痰,加上鼻塞流涕,影响孩子的通气换气功能,造成缺氧的症状,严重影响患儿舒适感,给患儿造成痛苦,延缓患儿康复。本科自2017年开始,创新开展了一项中医外治技术揿针埋针疗法,在缓解患者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上疗效显著,现将中医揿针埋针疗法结合常规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均选取自本科进行诊治的60例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患儿。患儿的年龄均在2~7岁范围内,平均年龄是(6.0±1.3)岁;女性患儿27例,男性患儿33例;病程时间大约3~8 d之间,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时间、临床症状等基础治疗上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治疗获得家属知情同意。

1.2 诊断标准 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3]中医辨证为风热犯肺型,主症咳嗽,痰黄而稠,鼻塞,流浊涕,发热恶风,咽红而肿,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排除标准:有其他严重疾病如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肝肾疾病严重者、心脏疾病等;患有鼻窦炎等其他鼻部疾病者;不能配合试验患儿。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抗感染、止咳、化痰等西医常规治疗及中医推拿疗法。7 d为1疗程。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迎香穴揿针皮内埋针疗法。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取面部双侧鼻翼旁迎香穴进行操作。针刺前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消毒施术部位,根据年龄的大小及施针部位选择合适的规格,面部皮薄肉少,一般选择规格为针长0.6 mm,直径0.2 mm的揿针。用镊子夹持带有揿针的胶布将针取出,揿针针尖瞄准穴位按下,按压粘附扎好,除去剥离纸,将胶布压好以确保粘附稳妥。留置24 h后用镊子夹住胶布拉出,隔日1次。交代患儿及其家属,埋针期间每天按压3-4次,每次约1 min,以患者耐受为度,两次间隔约4h;注意是按压而不能揉搓,以免造成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埋针部位持续疼痛时,应调整针的深度、方向,调整后患者仍有疼痛应出针;对不锈钢过敏者不宜使用;埋针期间,尽量不要沾水,注意局部清洁卫生,避免脱落或感染[4]。

1.4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制定。治愈:咳嗽消失,听诊干、湿性罗音消失。如有发热则体温降至正常。好转:咳嗽减轻。呼吸音清晰,痰减少。未愈:咳嗽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或加重。总有效人数为治愈及好转人数总和。

在治疗前后,分别从咳嗽、流涕、鼻塞三方面评估2组患儿的症状,分“无、轻度、中度、重度”四个等级,对应分值为0、2、4、6分,分数高则症状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揿针埋针疗法又称为揿钉型皮内针,是临床皮内针的常见类型,是将针浅刺穴位皮下并留置较长时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6],是一种新型针具,是由《灵枢·官针》篇中记载的“十二刺”中的“浮刺”针法和《素问·离合真邪论》中记载的“静以久留”的“埋针”法发展而来。揿针埋入皮下,对脏腑、大血管及神经干不会造成损伤,且揿针长时间固定埋藏在皮内或皮下,对腧穴可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刺激,24小时不断地促进经络气血的有序运行,激发正气,祛除病邪[7]。因可以持续留针,医务人员可把握最佳针灸作用时效,并通过长时间从十二皮部发挥针刺作用,增加累积刺激量,以时效积累量效,疗效甚佳[8-9]。

揿针埋针疗法是把皮部理论和腧穴理论相结合的运用,根据十二经脉在体表对应十二皮部的理论,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可反映于体表的十二皮部,十二皮部与经络气血相通,在此取穴针刺亦可调整脏腑气血,治疗疾病[10-11]。中医认为,外感风热之邪,客于肌表,致肺气机受阻,宣发与肃降功能失常,风邪为阳邪,化热最速,影响肺气宣肃则为咳嗽,治疗宜清热宣肺,疏风解表,宣通鼻窍[12]。迎香穴既是大肠经与胃经之交会穴,又邻近鼻腔。大肠与肺相表里,五行同属于金,胃之五行属土,故针刺该穴不仅能够宣通鼻窍,还可起到培土生金、养肺固涕的作用[13],是治疗鼻部疾病的重要穴位。众多研究表明,针刺迎香穴,对改善鼻塞、鼻痒、流涕等症状效果明显[14-15]。

本疗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了在迎香穴揿针埋针这一治疗手段,对症治疗,减轻因通气换气不足导致憋喘的痛苦,操作简单,起效快,疼痛小,在不影响患者活动下给予患者持续性的刺激和治疗,相对于传统针灸固定模式,对于好动的少年儿童患者有着明显的优势[16]。因此,中医揿针埋针疗法结合西医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洪英.高渗盐水鼻腔冲洗对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睡眠的改善作用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11):1312-1314.

[2]李霞,姚妍妍,李玉实,等.王道全治疗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经验[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7):589-589.

[3]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3版)[J].中医杂志,2014,55(3):259-261.

[4]何玲.论皮内针疗法的临床应用[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2):38-39.

[5]周涛,尤焱南,张成思,等.中医儿科标准化诊疗方案对比分析[J].中医杂志,2018,59(14):1198-1202.

[6]于曙光,唐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8部分:皮内针(GB/T 21709.8-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7]闻慧.揿针疗法的临床应用[J].上海医药,2014(22):34-35.

[8]徐菁,张大同.方便揿针留针候气干预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6,15(4):382-383.

[9]李英豪,范新华.电针结合耳穴揿针埋针治疗神经性耳鸣34例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3):51-52.

[10]吴青兰,刘惠,兰轶,等.揿针应用于眼科临床的前景[J].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6,6(4):208-208.

[11]周日花,沈莉莉.揿针埋针联合五倍子粉敷脐治疗结核性盗汗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154-155.

[12]林泽輝,林静,刘筱,等.解表止咳饮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7):1283-1285.

[13]彭文禹,但晓燕,常克.变应性鼻炎中医外治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2):215-217.

[14]崔林华,邢潇.电针平刺迎香穴对变应性鼻炎治疗的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4,29(2):36-37.

[15]王鹏,罗辉,孙敬青,等.“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27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13,54(24):2117-2120.

[16]于红娟,张巍.耳穴揿针-体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45 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11):156-157.

猜你喜欢

咳嗽小儿
小儿难养
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慢性咳嗽41例疗效观察
从气机升降的角度论治咳嗽的理论探讨
氨溴索大剂量冲击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后咳嗽的临床观察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话说小儿常的肛直肠疾病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
警惕小儿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