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
2020-08-14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外一科安徽天长239300
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外一科 (安徽 天长 2393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取2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均值(96.36±6.54)min、术中出血量均值(48.67±4.62)mL、术后排气时间均值(25.62±2.37)h、住院时间均值(8.67±1.35)d均短于对照组的(129.35±8.15)min、(76.35±7.21)mL、(29.74±4.67)h、(10.94±1.67)d,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同于对照组无差异显著,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8.33%),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手术,有助于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具有同样的安全性,且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胆总管结石属于肝胆外科常见病症之一,是指在胆囊内形成的结石脱落后掉进胆总管形成胆总管结石[1]。腹部疼痛、高热、黄疸等是胆总管结石主要临床症状,甚至会导致患者胆管化脓,出现梗阻性胆管炎、胆内积脓等症状,造成肝功能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及时入院接受手术治疗。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微创手术在治疗胆结石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3]。相关研究表明[4],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手术切口更小,术后感染发生率更低,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较高应用安全性。基于此,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20年2月2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以探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6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选取26例进行研究,患者均知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开展。按照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2例)。观察组8例男性,6例女性;年龄28~83岁,平均(62.75±3.20)岁。对照组6例男性,6例女性;年龄34~83岁,平均(61.99±4.0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胆总管结石诊断标准,B超或者磁共振诊断明确;②均符合手术指征。
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者;②存在神经系统疾病者;③合并有血液系统、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均遵医嘱术前禁水食,留置导尿管。
1.2.1 观察组
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具体如下:(1)麻醉。全部采用全麻;(2)手术操作:建立人工气腹采用四孔入路方式,穿刺,置入套管针、腹腔镜及相关操作器械;利用腹腔镜探查患者腹腔情况;(合并胆囊结石:解剖胆囊三角,分离胆囊管、胆囊动脉,离断胆囊动脉,切除胆囊,夹闭胆囊管)暴露胆总管,观察胆总管前壁,选取合适位置切开,置入胆道镜;利用胆道镜观察胆道情况,取出结石。置入T管,间断缝合胆总管,肝下留置引流管一根,经锁骨中线和腋前线戳口引出腹腔引流管及T管固定,逐层缝合切口。
1.2.2 对照组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具体如下:(1)麻醉。采用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2)手术操作:手术切口选取右侧肋缘下斜行切口或者经腹直肌“L”切口,切开。(合并胆囊结石:充分暴露胆囊部位,观察胆囊情况,根据其状况选用合适切除方式切除)确定胆总管位置,切开,置入胆道镜、取石篮进行取石操作,置入引流管、T管,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治疗情况。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治疗中相关指标用时,包括手术全程、术后排气,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②评估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均消失为治愈;治疗后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为治疗有效;治疗后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计算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计算结果。
③评估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例数,按照公式计算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计算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s)
组别 n 手术用时(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14 96.36±6.54 48.67±4.62 25.62±2.37 8.67±1.35对照组 12 129.35±8.15 76.35±7.21 29.74±4.67 10.94±1.67 t 21.225 21.782 5.312 10.237 P 0.001 0.001 0.013 0.008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同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胆结石发病率不断升高,胆总管结石是其中常见类型之一,该病导致患者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传统开腹手术是最常见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式,行手术之前,利用B超等辅助检查方式明确结石位置,在此基础上,将患者腹部打开,(合并胆囊结石:充分暴露胆囊,进行切除操作),之后,观察胆总管情况,使用相应手术器械取出结石。该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大、手术视野清晰等特点,结石清除率较高。但由于手术切口大,导致患者术中出血量增多,降低患者机体免疫力。同时,由于腹部暴露时间长等原因,不仅会延长手术时间,且会增加手术感染风险,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不利于达到理想预后效果,且影响手术治疗效果[5]。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在患者腹部相应部位取手术操作孔及观察孔,分别置入腹腔镜及手术操作器械,将腹腔镜置入患者腹腔内,通过其观察患者腹腔内情况,扩大手术视野,明确结石位置,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应手术器械进行取石操作[6-8]。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来说,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的优点,因此,患者术中出血量会明显减少,利于维持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其术后恢复。同时,该手术操作方式更简单,有效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患者腹腔感染发生率,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种手术方式比较,腹腔镜手术优势更加明显,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伤害更小,手术效率更高,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同于对照组,该结果说明腹腔镜手术在胆总管结石中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同样的安全性,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腹腔镜手术在缩短手术时间等基础上,有效避免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治疗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有效缩短手术时长,提高手术效率,且具有较高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生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