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高尚文
2020-08-13杨文义
杨文义
摘 要:新课改下,探究式教学逐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具备的优势也逐渐在教学中日益凸显。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问题型探究、案例型探究、情境型探究三方面开展地理教学,以确保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6-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6.030
地理课的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高中地理具体教学中,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认知与成长特点,并依据学生的进步需求,积极应用与探索探究式教学方式,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探索,以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发展。目前,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于地理课程教学中,仍存有一定的问题,如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本质与内涵理解不清,在具体应用时就会偏离原本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干预过多,影响学生自主探究性,并对探究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文根据地理教学中应用探究教学法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教学措施,以促使地理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一、问题型探究教学及其应用
1.问题型探究。探究式教学过程通常是依托于每个任务的完成而逐渐向前推进的。通过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教师通常需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探索出问题的答案,而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随着问题不断深入,学生具备的探究能力也会相应提升,且能够使学生的技能、情感态度、知识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根据有关研究表明,探究式教学开展的核心就是提出问题,将相对简单的问题作为出发点,逐渐搜集资料,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发现新问题,并开展新探究[1]。但是,随着探究的问题逐渐深入,学生就会在探究中逐渐学习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对问题进行更加准确、详细的解释,从而达到知识学习的目的。问题型探究的教学开展主要就是将问题作为主线,教师需指导学生根据主线开展探究性学习,逐渐掌握新知识,并获得丰富经验。通过问题型探究的教学特征,其应用于高中地理实际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地理教学内容的开展,而且还有利于对学生形成逻辑思维的能力进行培养。
2.应用策略。首先,确保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需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以及学生的认知设置问题。(1)问题的设置的关键就是确保难易适中,如果太难,就会挫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如果太容易,就会导致学生认知能力的降低,无法充分吸引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在具体教学中,地理教师只要确保其设置问题的难度合适,才能确保学生做出最好的回答,并充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并促使学生实现积极探究[2]。(2)问题的设置需注重层次性。探究式教学通常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促进学生实现良好发展。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的时候需注重问题的难易之分,在提问的时候,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确保程度不同的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探究式学习中,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提问次序回答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实现共同进步。(3)生活化的问题设置,教师在提问的时候,需提出与学生生活相关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以促使学生能够主动设疑,并充分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欲望。
其次,教师需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可以在自由、宽松的环境当中有效发挥,并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尽可能独立解决相关问题,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协作,以找到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从而形成自身独有的学习观点[3]。
再次,教师需注重小组之间的协作交流。在探究式教学中,如果组内成员出现分歧,教师就需要引导组内成员实施探讨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其不仅能够使学生具备的语言表达了得到有效锻炼,而且还能实现彼此的思维碰撞,并使学生综合彼此的想法,寻找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4]。
最后,引导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设置通常包含以下几点:教师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学生在学习探究中对疑难问题进行发现;或者是学生在课后学习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就学生来说,提出问题通常比解决问题更加困难,主要是因为提出问题通常要求学生具备更严谨的作风与宽广思维,才可以在自身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因此,对学生具备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大胆猜想与提问意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具备的地理学科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二、案例型探究教学及其应用
1.案例型探究。案例型探究教学通常指学生通过对典型、真实事例的全面推理与分析,会的相应认识与经验。高中地理开展教学中,案例型研究教学通常指学生对相关地理情境与地理现象进行分析与讨论,以从中对相关地理规律或者地理知识进行提炼总结,以此为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相应参考。总而言之,案例型探究教学通常指地理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自身的认知、具体教学情境所呈现的教学案例,教师需指导学生深入探究案例中包含的地理问题及地理知识,并组织学生分析与讨论相关地理问题,并对案例实施探究,以找出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的措施与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通常更適用于区域地理的讲解,将地理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联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地理知识,并使学生解决地理相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应用策略。首先,案例的慎重选取。教师需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出发,根据地理教材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或者选择学生感兴趣,并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努力就可以找到解决途径或者方法的案例。该案例最好选择学生较熟悉的环境,并注意案例的针对性及难度的适中性。案例呈现的形式通常依赖于案例的特性,如让学生扮演相关角色表演,或者是通过多媒体开展音乐、动画、图片的演示,或者印发地理内容相关的图文材料等。
其次,体现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主体性。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需注重设计小组合作、自我活动等探究环节,以此使学生在对案例实施探究时能够彼此交流讨论。另外,想要使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教师还需要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实现学生们的共同进步。
最后,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需为学生创设自由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具体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组织调控、启发引导,并组织学生积极投身到探究式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积极表扬,以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需鼓励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性行为,不要轻易判断学生的猜想正确与否,而是鼓励学生自己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三、情境型探究教学及其应用
1.情境型探究。构建主义中强调学生的良好学习通常需发生在相应教学情境中,而“情境”通常指教师在教学中外界所提供的环境,其通常包括发生的事件、教室环境、师生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因素构成的实际情况。传统的教学中,呆板单一的教学环境通常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出现疲惫感。而灵活多变、生动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而且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情境型探究通过对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运用,并根据教学目标的有关要求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构建相应的地理学科的情境教学,并给予学生视觉、触觉、听觉多感官刺激,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而且还能使学生更积极主动探究知识。也就是说,情境型探究教学主要指教师依据当前的教材内容,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选择合理的教学事例,并根据相关教学资源以及多媒体软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对地理现象的发展规律进行探究。情境型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紧密联系,而且还能够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最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2.应用策略。首先,选择合适的情境型探究的教学材料。选择材料需根据地理教材的具体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选择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环境,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探究热情,也可以从报刊、电视中获得,或者是网络、图书馆当中的相关资料。
其次,构建宽容、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其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还能有效确保探究性学习。高中学生只有处于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当中,才能够自由的辩解以及大胆假设,并对自己的疑惑进行验证解决。总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保证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探讨交流,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探究进行积极高效的评价。
最后,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具备的合作技能进行培养。地理教学中,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的语言表达力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需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大胆发言,以促使学生能够言简意赅、大胆响亮地表达出自身的观点。另外,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其需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并总结其他学生发言的重点,不要随便打断其他学生的发言,并充分尊重、体会其他学生的情感。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其他学生表达的观点进行合理分析,并对自身观点进行不断完善,以此使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不断提升高中地理实际教学中的探究性,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探究式教学的效果,而且还能使高中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促使学生有效掌握相关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钱玲.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17):235.
[2]閆忠华,张立峰.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下设计问题的策略[J].现代交际,2019(6):208.
[3]曹娟.合作探究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策略[J].名师在线,2019(11):72.
[4]吕敏.探究式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微[J].成才之路,2019(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