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萝之舟》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2020-08-13李璐璐
摘 要:小说来源于现实,是生活的写照,其中的用词有独特的作用,能够把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生活事物来表现,和读者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进一步引导读者理解所隐含的内容。创作看似是个人的写作,但更多的是作者通过隐喻,架起和读者沟通的桥梁,利用大家共有的认知语境来进行交流,因此隐喻不仅仅属于修辞格,还属于认知的范畴。本文尝试使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日本作家津村记久子的小说《绿萝之舟》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出一个文学文本中的阶级分层内涵,从而不仅能深入解析文本,还能进一步扩大文学语篇研究的范围。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绿萝之舟
《绿萝之舟》获得2008年第140届芥川奖,是日本作家津村记久子的作品。从主人公的经历中到处可以看到津村记久子的经历和遭遇。父母离异,都经历过职场暴力,以及除了每天上班外,还有其他工作。故事讲述主人公日复一日的辛苦劳动,却只能赚取微薄的收入,使她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厌倦,偶然给绿萝换水时,看到环游世界旅行的海报,激起她想改变生活的想法。在一次下班途中,由于自行车刹车失灵,差点和从侧边驶来的车相撞,在紧急关头,主人公猛地向左急转,撞在电线杆上,这次经历使她下定决心存钱。但存钱的过程并不顺利,期间她收留了无家可归的朋友律子和她的女儿,存钱计划被打乱,但最后长濑凭着律子还的借款以及公司两年的奖金,完成了自己的存钱计划。文学作品中的隐喻扩大了作品的主题,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进行认知语言学分析,可以清晰了解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1],使读者注意到平时被忽略掉的平凡人群,多给予他们人道上的关怀。
一、理论框架
1980年,Lakoff和Johnson,正式提出概念隐喻。概念隐喻是通过一个概念领域来理解另外一个概念领域的方式。概念隐喻根据最初领域的不同一般被分为三种: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空间隐喻是以空间为一个概念领域,和另一个非空间领域进行投射,建立起一个共知的空间,与读者的认知领域相连,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领域变得形象具体。实体隐喻,由于抽象的情感、信念、观念、事件等难以准确而又快速地传达给读者,因此就会利用起与读者身边接触到的实物来发挥沟通工具的作用。生活中,人们会经常根据某个实体的特点,赋予其抽象的概念,将这个概念与一定的情感、信念等相联系。作家利用这点来达到和读者进行准确且有趣沟通的目的。比如用绿箩代替顽强的生命力。
三、绿萝之舟预示感情
这部作品获得高树のぶ子的评价,“带着一種奇特味道的幽默和明快,以及难以排遣的希望气息”[2]。绿萝在我们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它们经常被插放在便宜的杯子里面,但生命力顽强,只需要水就能成活。同时这也象征着生命顽强的底层阶级女性,每天都在拼命生活,却也仅仅获得一些微薄的收入存活。她们似乎是“出卖时间,换取金钱”[3]。题目中以及在文中都有出现绿萝和舟的词汇。这样的隐喻使读者能够对这些底层阶级女性的形象特征和精神世界有一个具体深入的认识。
主人公长濑毕业后,由于对这样“出卖时间,换取金钱”[4]的生活感到厌倦,为了使工作充满动力,打算在手腕上刺下“莫过于现在是工作的黄金时期”。长濑对如浮萍般无着无落的生活,以及不得不继续进行下去生活感到厌倦。
小说中有这样的片段,新年来临之际,长濑和母亲,律子和女儿惠奈,还有美香来到兴福寺,在一言观音面前许愿,大家的愿望都是“每个星期一都能休息”“结婚前攒下的一百三十万日元能够要回来”“偶像团体演唱会前排的票子”[5]这样不像是“愿望”的愿望,甚至惠奈的愿望也是“能上小学”。[6]这群人的梦想早已在现实的生活中被打磨殆尽,变得麻木,已经无法再奢求梦想。因此当她发现自己工作一年的净收入可以环游世界一周时感到兴奋。因为她可以从旅游这件事情上看到自己活着的价值,环球旅游海报上被划着的舟,是被隐喻为是她的梦想,是她重新燃起的希望。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以绿萝之舟为题,除了希望增加读者的阅读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希望底层阶级的女性可以找到精神上的慰藉,这样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这也是对日本惨淡现实的暗喻,能够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三、空间隐喻
长濑由于劳累,加上感冒而咳嗽发烧,在家休息。之后长濑做了一个梦,梦中的她置身于海洋中,划着小船,访问许多小岛。这个岛和海就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容纳着拥有各个阶层的人物。长濑梦到自己划着独木舟访问各个小岛,可每到一个小岛,岛上的居民对长濑带来的绿萝并不感兴趣,她便耐心地说服居民,有个小岛的居民还以没有淡水为理由拒绝了长濑,最后长濑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开这个岛屿。之后船便在海上漂呀漂,漂到自家的院子里,下了船,继续明天的上班生活。
梦中的绿萝是长濑的隐喻,为了生存,赚取微薄的收入,用很少的钱来维持生命。岛上的居民则是在社会中有固定工作,稳定收入的人群,他们一般为中高层阶级。小说中,长濑去医院看病,医生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性,这位医生就是中高层阶级的代表。在就医过程中,医生态度冷淡,对于长濑而言,这个阶级的人群是冷漠,遥不可及的。长濑毕业时正值“就业冰河期”,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但却受到职场的精神虐待,没多久就辞职了。职场上的人际关系,使长濑受到精神虐待,岛上居民不接受绿萝,也就是隐喻在公司工作中,长濑并没有受到同事的容纳,而被排挤出去,使她对公司职场感到失望。经过一年时间的调整后,开始成为化妆品生产线合同工、数据输入员、电脑老师等兼职工作人员。她对于活着本身这件事感到厌倦,“出卖时间,换取金钱,再用这些钱买食物,交水电费,让自己活下去”。对于那些有固定工作,活着轻松的人来说,她就像是在海洋上漂泊的一叶孤舟。试图摆脱贫困的枷锁,却始终得不到实现。
在“岛屿”上没有“绿萝”生存的一席之地,在正规工作中同样没有她的位置。长濑最终回到属于她的院子,在那个地方有朋友、家人、同事。他们都是属于一个阶级的人群。同时院子这样一个具体的概念映射为精神家园这一抽象概念。长濑和她周围30岁左右的女性,每天在为生活奔波忙碌,但她们互相帮忙。在长濑为存够一百六十三万日元努力时,却遇到走投无路的律子和她的女儿惠奈,便张开胸怀接纳了她们母女俩,她存钱的计划被打乱。在公司里,她的小组长冈田,在长濑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就事无巨细细心指导。在她生病时,送她回家,并发短信关心她。这里是她们的精神家园,她们互相帮助,单纯而美好。
四、结语
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泡沫经济,随之而来的便是泡沫的破裂、经济的衰退,企业和投机者纷纷亏损,国民就业困难,渐渐地在社会中的分级也越来越明显。在《绿萝之舟》中,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的综合运用形象地展现了处于这一时期的底层女性为生活挣扎的不易以及对待梦想的努力追求。通过对《绿萝之舟》中的隐喻进行认知语言学分析可以看出,隐喻为读者提供一种认知结构,建立了不同范畴事物之间的桥梁,使读者能够运用头脑中既知的经验,来理解小说中的情景,深入到她们的生活中去。小说的最后长濑存够了去环球世界的资金,这也是津村记久子对她们精神世界的慰藉。
参考文献:
[1]杨頔,张炼.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J].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九卷),2020:494.
[2]『文藝春秋』平成21年.2009年3月号.
[3][4][5][6]津村记久子.ポトスライムの舟[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6:53–70.
作者简介:李璐璐(1995—),女,汉族,河南南阳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