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平广记》中的狐形象初探

2020-08-13王婧璇

北方文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太平广记本质特征

摘 要:狐狸的文化形象、人文形象和社会属性等方面具备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之处,伴随着文化的改变和变迁,其自身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在宋初所编撰的小说集《太平广记》中记录了九卷有关于狐形象的故事,数目多达八十三个。人们将狐赋予了一定的人文形象,其特点和属性也相对较为突出,本文則主要从本书中此类动物特点、狐性与社会属性特点出发,进一步分析相应的形象特征和本质特征,分析相关书中有关形象的艺术色彩与社会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太平广记》;狐形象;狐性;本质特征;社会属性

在古代小说不断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中,文学艺术作品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其自身逐渐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不同时代的相关作品也体现着相应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征。文学领域中,往往其相应的形象都映射着人们对于自然、社会的认识,也反映着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艺术化印象,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观、道德观和宗教观。尤其狐形象在《太平广记》中,其变化十分多样,具体的特征也相对较为明确,而各类形象特征与其大自然习性有着密切联系,建立在自然和生态下,故而其狐性特点也是在本书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特点。

一、狐形象的自然特点

一般来说狐自然形象特点与其文学艺术形象特点有着密切联系,具体自然特点方面包括了外貌美丽、警觉机敏和机智狡猾,这样的自然特点也渗透到了文学艺术中的形象特点中,是一种关键的自然属性基础[1]。人类的精神艺术离不开物质文明的支持,那么在《太平广记》中的狐形象也离不开其自身的自然界特点。首先在外貌美丽方面,狐狸自身的魅力尤其体现在于外貌,深邃的眼睛、优美的曲线和丰满的尾巴,同时细长的鼻子、浓密的睫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幻化成人,就一定是一个窈窕婀娜的少女,让人有一种高雅、纯洁又伴有妩媚的感觉。其次在警觉机敏方面,众所周知狐狸其本质上是一种夜行性的肉食动物,喜欢在夜晚狩猎,白天则生存在洞穴中。这样的习性是正常的自然选择,而在文学和艺术中,则认为狐狸是警觉机敏、戒备心重、趋利避害的,所以在夜晚行动而白天蛰居,认为狐狸多疑、警觉性高、警惕性强。而最后在其自身的机智狡猾方面,狐狸在自然界的巢穴一般并非是自主进行挖掘的,大多数都是从兔子等动物中抢过来的,捕食了动物之后占据了洞穴,洞穴有许多入口出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了迂回曲折的地下通道。因此,一般很难被猎犬抓住,捕猎者也很难抓到它们。尤其冬季河面结冰的情况下,狐狸甚至会引诱猎犬落水,其机智也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其自然特征是十分关键的一种特征,也是艺术形象、艺术作品创作的核心。那么在《太平广记》中,其狐性特点也与自然界特点有着高度贴合之处,其自身也具备较强的特殊性和特异性。

二、《太平广记》中狐性与狐形象的社会属性

(一)狐性特征

在《太平广记》中狐性特征方面具备较强的自然性特征,首先其外貌大多数都是绝世无双的美女或者是一些貌美的男子,性格方面则更多是机智狡猾,共同组成了整体作品中的形象[2]。根据狐外形来说,其外形十分美丽,那么在该书中,绝大多数人物形象都是貌美的女子。例如《广异记》之中的《上官翼》,这一故事中狐妖所幻化的女子就被称之为“容姿绝代”,其样貌美丽也是可见一斑的。这样的例子十分普遍,在书中比比皆是,导致现代人们提到狐妖首先想到的就是狐妖所幻化出来的貌美女子。还有例如“狐狸精”,是指品行不好但样貌好看女子的贬义词。一些貌美的男子也是其主要形象特征,虽然数量不多,故事的内容不多,但根据其样貌特点来说,狐所幻化的男子样貌并不逊色于女子。同样是在《广异记》,《杨伯成》中对于天狐吴云鹤的描写就是“身长七尺而容貌甚佳”,其所幻化的人物形象也可以通过文字感受样貌美丽的特点。

其次在人物性格塑造的过程中,狐狸阴险狡诈、多疑机警的特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其本性多疑导致团结性不强,至今仍然有“狐疑”一词来形容人多疑、不信任,就像狐狸一样。其阴险狡诈的特点可见一斑,例如《杨氏女》中,大胡郎因心存嫉妒而公开小胡郎的身份,彼此攻击、相互争宠,形成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最后其自身形象也存在两面性,在《灵怪录·王生》中,人类形象成为一个狡猾无赖之徒,而狐狸则成了一个机智老成的角色,其智慧让人赞叹不已。综合来看其狐性特征并非是空穴来风,更主要是与其自然属性以及人们对于狐狸的自然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特点和影响也十分突出。

(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小说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除了人物性格和形象,其社会属性也是令其人物丰满的核心关键所在,要有人类的感情、意志和欲望,才具备人物的立体性[3]。该书中狐形象也充分尊重这一特点,让其更加具备人类的情感和意志,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点就是对于爱情的追求。《冯玠》中所讲述的就是一个狐妖“本图共终”的故事,主观意图上其追求的是与人的爱情,并不是闹人害人的,而是痴心渴望爱情。而其他形象中也具备着这样的特点,有着浓厚的人情味,其社会属性中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多情,无怨无悔,融入了人类的生活和世俗的生活。

除此之外,才学也是最为核心的一点,一般在本书中狐狸的才学都是用老狐狸的形象所表达,同时以男性形象为主,精通文学、音乐乃至君子六艺,就宛如世俗君子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其形象和人一样,同时也要求尊严和平等,例如在《王义方》等为主的故事中,狐妖不是下等人,追求平等,而是将人的关系完全平等看待,放在平等的地位,角色本身也不希望自己是人类的奴仆,是当时时代背景下人对于平等追求的美好愿景体现之一,其充分体现在了艺术方面。综合来看,其社会属性具备着一定的特殊性和意义性,其艺术体现离不开自然基础。

三、《太平广记》中狐形象的本质特征

文学本质意义上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映射,会受到经济和文化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影响,是客观历史条件作用之下所产生的艺术作用,那么狐怪小说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也会有一定的改变,其形象特点也会发生转变[4]。首先从其书中的生活环境来说,不管是天、人还是幽冥,都是现实社会的一种映射,存在现实依据,而非是单纯虚构的。很多讲述因果报应的作品,也都有现实实际情况做参考的,狐形象也因此而多种多样。换而言之,在这样的情况下,狐形象其本质意义上就是一种人形象的变化,人形象不足以表达、不能达到的效果,用狐形象进行阐述和讲解。其次狐形象除了表达各种社会形象,还寄托着一种作者对于人生、世界的愿景愿望,同时对社会和自然的一些态度和看法。最后在人与狐关系方面,也多种多样,甚至会存在着一定矛盾,狐可能会魅惑人、恼害人,也可能和人产生真挚的感情,同时具备善良、儒雅的美德,这样的特点和特性因故事情节的不同产生一系列的改变。

四、结语

如上所述,狐形象的具体体现和作品时代背景等有着密切联系,二者高度关联,艺术本质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故而在具体表现方面都是人的一种艺术化身,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的看法和认知。

参考文献:

[1]高小慧.小议《太平广记》中的人狐冲突[J].天中学刊,2018(2):96–101.

[2]赵明明.由《太平广记·狐》看狐的意象演变[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7–69.

[3]李佩姗.初探中国古代小说中唐代女性的婚恋生活[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4):5–6.

[4]闫翥骐.唐代狐怪小说浅探[J].中国民族博览,2018(1):200–202.

作者简介:王婧璇(1986—),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韩国全州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太平广记本质特征
挖掘本质特征 建构核心素养
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什么——读《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有感
论文化自信的概念及本质特征
浅谈古代志怪文学中狐形象的发展演进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基于本质特征视角的P2P发展愿景展望
明高承埏稽古堂刻本《玄怪录》重新校勘—— 以与韩国所藏《太平广记详节》的对照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