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人工智能打造生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路径探究

2020-08-13杨聪兵

学周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生动小学美术人工智能

杨聪兵

摘 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成为当今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人工智能的一系列衍生产品也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促使各行各业发生变化,也有效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教育方面也开始积极与人工智能相融合,探寻新的教育发展路径,在这个背景下各个学科的教学也开始面临新一轮改革。本文由小学美术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人工智能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有效融入人工智能构建小学美术生动的教学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动;小学美术;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6-01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6.073

在小学开展美术课程能够很好地反映小学生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所以,美术课程的开展应当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但是就目前美术课程开展情况来看,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只能够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美术活动,或者“照葫芦画瓢”,并不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成果也开始逐渐延伸到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融入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一方面人工智能承载着科技创新的巨大能量,不断刷新人类对未知世界和极限领域的认知,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目前也正在与教育领域融合。另一方面,小学的教学需要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吸引小学生兴趣,人工智能的运用刚好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并且能够打破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的时空局限,创造更加生动的小学美术课堂。

在当前背景下,人工智能和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势在必行,但是二者的融合是具有两面性的,如果没有选择好融合的方式、时机以及程度,很容易造成人工智能代替传统美术教学的情况。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为了发挥人工智能对美术教学的补充作用,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探究人工智能与小学美术教学融合的正确路径。

一、人工智能与小学美术教学相融合的意义

人工智能与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融合势必会给小学美术教学带来极大的改变,那么这二者融合究竟有什么意义呢?笔者联系实际进行了分析之后得出了如下结论。

(一)改变课堂师生角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美术学科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断拓展学生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一门学科。但是以往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是与其他学科相同的灌输型教育方法,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这样一来美术学科也失去了其原本应有的魅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让学生画什么,学生就画什么,学生缺少了创造性。而人工智能的应用则极大地改变了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位置,在人工智能作用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是整个课堂的核心与主体,教师则结合人工智能的使用对学生进行引导,由此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形成属于自己的美术核心素养。

(二)转变教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艺术》中提出“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即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支持下,小学美术教师也展开了一轮关于美术教学模式的探究,而人工智能的融入正是其中的一种。通过将当下流行的人工智能融入美术教学中,教师能够改变以前美术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造力的情况,比如通过人工智能为学生创建相关情境,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身临其境,更好地想象并且创造出更多的富有自己思想的美术作品。

(三)融入现代科学技术,提升美术课堂效率

人工智能本身作为现代信息发展的产物,在教育融入的过程中也有着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比如AI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快速获取备课需要的知识,进行更加高效的备课;数字绘画改变了原有美术教学中对绘画工具的限制,使美术教学更便捷;翻转课堂、慕课等的融入突破了美术课堂的时空局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美术……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无疑能够提升美术课堂的效率,促进美术教学进一步发展。

二、融入人工智能打造生动美术课堂的策略探讨

既然融入人工智能对美术课堂的教学有着众多的好处,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够将人工智能融入美术课堂之中,发挥其应有的良好作用呢?笔者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下几个可实施的策略。

(一)融入传统美术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传统的美术课堂经历了数十年的传承,无论是在课堂布置还是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都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当今时代,人工智能是一个既热门又新潮的科技发展产物,小学生所处的年纪又容易对任何事物都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因此如果人工智能真正走进美术课堂,势必会使得整个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焕然一新,引起小学生的好奇,进而促使他们产生学習兴趣。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引入,从多维度、多角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更快速、直接地获取画面以外的信息,是之前小学美术教学中从未采用过的方式。与此同时,这种新颖的方式真正在课堂上落实运用的时候也能够直接冲击学生的感官,为他们营造崭新的课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在进行《国画中常见的表达手法》进行鉴赏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就需要鉴赏的国画进行讲解,说明它们不同的特征,让学生有个大致的了解。这种“机器人老师”的讲解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遇到,因此能够集中注意力很快地吸收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使用人工智能对学生的作品展开评价。与传统教师评价不同的是,人工智能的评价让学生毫无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反而内心中油然生出一种亲切感,也更能够听进去“老师”的意见和看法,并且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

(二)补充教师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是难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也不能够将每一节课都准备得十全十美,因此人工教学的效率难免会受到影响,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对教师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与挑战。教师只有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够真正做到推陈出新,使得人工智能与传统美术教学相辅相成,不断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推动素质教育的改革。因此教师必须要从备课的过程到评价的过程都悉心观察,找到传统美术课堂能够与人工智能相融合的点,真正实现二者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由于其本身的科技含量,人工智能融入教育领域具有一些独特的作用,也能够代替一部分传统教学,从而节约教师的备课时间,使得教师在课内课外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对学生进行引导。

例如,在开展西方抽象画鉴赏的时候,机器人作为讲解的主体部分,负责向学生介绍不同画家、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抽象画,相对于人工介绍来说机器人的介绍更加全面、系统。但与此同时,教师也并不是完全不参与课堂之中,而是作为讲解的补充者,对人工智能的讲解进行适当地补充,这样就能使得讲解更具人性化、更加完整,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教师的讲解进行理解吸收。在该案例中,当学生问到一些主观性问题的时候,人工智能的回答就显得有些僵硬,教师作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对其进行补充则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引导学生思考、总结。

(三)拓展教学课堂,进行学习延伸

以往美术教学的课堂往往会受到一些物质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很好地开展,比如在学习某一主题绘画的时候,教师只能带领学生统一选择一种绘画工具进行;或者当学生回家之后,就无法再解决美术课上存在的问题、没法画完美术课上自己没有画完的作品。

生动的美术课堂不应该局限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地点和有限的工具中,而需要更好地拓展延伸,让学生不受任何物质条件限制地去学习美术,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人工智能能够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比如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想象力也十分丰富,面对一个主题的绘画任务常常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画法。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把想象力落实于实际行动中,教师在美术教学课堂上可以改变传统的绘画形式,引导小学生利用人工智能的数字化绘画软件展开绘画实践。这样一来,学生无论想要选取什么样的绘画工具都可以,同一个主题的绘画任务,有的学生通过彩色铅笔表现得活灵活现,有的学生的油画棒作画也毫不逊色。

再如,小学美术课堂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国画就是其中一种。实际上国画的内涵博大精深,并不是通过几节美术课就能够讲清楚的,国画的学习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当美术课开展了几次国画教学之后,不少学生都对国画产生了兴趣,为了保留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将兴趣落实到行动中,教师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手段,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录制国画教学的微课等,让学生在课后通过线上的方式自主展开学习,并且通过人工智能手段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促使他们从小就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结语

在科技发展飞速的当下,人工智能作为这个时代的大明星得到了许多行业的青睐。隨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也是二者发展的大势所趋。教育领域融入人工智能,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率;人工智能融入教育领域,则能够不断拓展它的应用领域,促使其不断发展完善。本文立足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激发学生兴趣、补充教师教学以及拓展教学课堂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融入人工智能的具体方法。由于在当前,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虽是热点话题,但其真正的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作为教师,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更加细心地观察,找寻更多能够将人工智能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孟繁玮,缑梦媛.人工智能与艺术的未来[J].美术观察,2017(10).

[2]赵素琴,海川.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J].新经济导刊,2017(7).

[3]陆琪琪,承杰.AI对美术教育及美术教师的影响探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8(1).

猜你喜欢

生动小学美术人工智能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人工智能与就业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