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大赛对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启示

2020-08-13张莎莎

经营者 2020年15期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高职学生工匠精神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阶段,需要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即“现代红色工匠”。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本文通过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实践,得出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嵌入到“互联网+”大赛中的启示,学生参加比赛的过程就是一个践行“工匠精神”过程。对学生专业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同步培养,是高职创业创新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路径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工匠精神”;高职学生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培养的是能工巧匠,也是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级蓝领和白领人才。“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一种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培养“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作为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重要输出源头,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品格的塑造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概述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李克强总理亲自提议举办的。近年来大赛受到广泛关注,不仅是提高学生技能的大赛,同时也是当代“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形式,“互联网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才是与时俱进的驱动力。

本人有幸指导本校学生参加了第六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校级初赛和复赛,获得学院一等奖,进入省赛。在大赛的准备和实践过程中,学生们有许多收获。

二、学生参加第六届“互联网+”校级比赛的收获

“互联网+”大赛就像一个梦工厂,参与的学生都将成为“造物者”。参加比赛的过程,就是一个“微缩版”的工匠成长历程。对于在校的高职学生,参加这类大赛是一场难得的经历,可以体验到成为一名工匠的过程,体验到“工匠精神”的内涵。

(一)体会到专注做一件事情的快乐

在大赛中,每个团队筹备项目的过程就是专心做好一件事的过程。虽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收获的是快乐和成长。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最初学生提交了三个方案的设想,经过几次讨论和研究,最终我们选择的是公益类项目,名称为“星语星程——关注自闭症儿童”。这个项目源于學生做过的志愿者活动,想通过这次大赛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关注并且帮助到自闭症儿童,通过一些措施优化将公益活动持续进行下去。

由于疫情的影响,最初项目的商讨都是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学生分批复学后,利用所有的空闲时间,集中讨论、查找资料,不断优化和完善项目。从最开始的项目分析,到对PPT和讲演稿进行多次的修改,对针对项目的创新点、重要内容和评委可能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反复的打磨和推敲,排练演讲的内容,最终在复赛中将这一段时间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准备凝聚成为一次精彩的演讲,学生从中收获不少乐趣,都觉得整个准备的过程很有意义。

(二)体验到精益求精的创新过程

参赛过程就是一个践行“工匠精神”的过程,指导老师从细微之处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备赛的过程中养成追求卓越、细致耐心、认真负责的好习惯。在备赛期间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策划书的细节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修改,由于疫情的影响,以前的志愿活动中断等问题,我们不断引导学生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学有所长、戒骄戒躁,培养了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三)提高了综合素质

通过比赛,每位团队成员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综合能力包括严谨的职业素养、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和执行力等。

学生们分工不同,相互配合,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备赛时间跨度较大,过程十分辛苦,学生都坚持下来,牺牲自己的娱乐时间,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大赛有严格的要求和评分标准,促使学生对专业有更加深刻和严谨的认识,养成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在各个环节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工匠精神”。

通过现场比赛,还可以学习其他优秀团队的经验并从中深受启发,反思自己项目中的不足。有的团队制作的PPT较为精彩,展现了大量实地调查的数据,这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思维严密的逻辑性。评委们的点评也给学生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整个过程中思维的火花进行了较好的碰撞,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交流氛围。

(四)养成了做事踏实认真的态度

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养成了专注踏实的工作态度,认真按照比赛要求准备,把项目当成真正的事业来做,全程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不能投机取巧,无形中就督促他们形成踏踏实实学习、认认真真做事的品格,养成良好习惯。学生即使反复改进和完善项目,也不会感到烦躁。通过参加比赛,专注踏实的理念贯彻了每位学生的价值观中,引导学生不能因急功近利、短期导向、效率导向而忽视“工匠精神”。

三、将“互联网+”大赛与“工匠精神”融合的建议

“互联网+”大赛只是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之一,在大赛中嵌入“工匠精神”,可以让学生养成“工匠精神”,使其在今后步入社会,拥有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在工作中具备精益求精、追求细致、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一)夯实工匠活动载体,渗透“工匠精神”

以活动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才能使“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到实处。通过大赛,让学生切身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和工匠的实践能力。同时将在大赛中所取得的经验,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在提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还可以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各种大赛相融合,并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提高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通过不同类型的比赛,让学生在锤炼技能的同时将“工匠精神”深植于心。

(二)以养成教育为抓手,跟踪建档树立典型

将“工匠精神”內化为个人素质,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锤炼,虽然很难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就培养出优秀的现代工匠,但高职院校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具备一些“工匠精神”的基本素质,这需要长期系统的培养和熏陶,在不断习惯的养成中固化。学生应转变思想观念和认识,不能认为只有技师院校才应该有“工匠精神”,通过比赛能够让学生明白,优秀的工匠是被社会认可的,鼓励学生无论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行业,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建议为学生建立“工匠养成”跟踪档案,对学生每一阶段的相关学习和任务的完成进行测评和记录。定期进行汇总,最终形成一份完备的“工匠档案”。这份“工匠档案”不仅是学生自身学习经历的轨迹证明,更是对整个大学期间学习的肯定和褒奖。

(三)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熏陶

全面打造崇尚工匠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将大赛与“工匠精神”相融合。可以在校园开设宣传专栏,宣传大国工匠的优秀事迹,充分挖掘经典优秀项目、创业故事激励学生参与到竞赛当中来,还可以对于优秀的学生要进行奖励和宣传,让学生切身感受以“工匠精神”为内核的校园文化熏陶,从而能够有意识地学习充电,提高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为今后成为优秀工匠做好准备。

(作者单位为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张莎莎(1984—),女,山西霍州人,研究生,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9zsszss014。]

参考文献

[1] 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2] 陈劲.要有“互联网精神”,更要有“工匠精神”[N].解放日报,2015-04-17.

[3] 朱浩松.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与载体研究——基于对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证调查[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40-43.

[4] 曲伟峰.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9(27):151.

[5] 梁璐莎.以职业技能大赛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J].才智,2016(24):203-204.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创新创业高职学生工匠精神
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探究
高校教师赴东航机务产学研践习之思考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政府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角色缺失及重塑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