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
2020-08-13俞秋月
俞秋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阅读本身是借助阅读了解和解读英汉文化的一个过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助于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可以让学生真正领会阅读的真谛。所以,许多教师都主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那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呢?
1. 整合文化资源,扩大阅读范围
长期以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都是以教材为根本,都是围绕英语中考考点来设计和实施的,初中英语教材中虽然包含有较多的文化素材,但是由于篇幅有限,许多文化现象都没有涉及。要想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必须要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认识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的优缺点、差异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辨识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以教材、教科书为根本的教学理念,整合文化资源,丰富英语阅读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如在学习“Food and lifestyle”一课时,结合本节课的阅读教学目标“学习有关食物的单词,学会表达个人喜好”,教师可以从英语报纸、杂志上选择一些有关中国和美国传统食物的素材,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包含的情感和内涵,了解英国人的饮食结构和文化传统。如饺子是我国的传统美食。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饺子最早出现在“祛寒娇耳汤”里,有药效,体现了医者的父母心。“三明治”这道英国传统美食,本是大不列颠王国一位侯爵的封号,它代表了追求新鲜、快节奏、又能包容一切的英国心理。然后,让学生结合阅读内容,讨论自己喜欢、不喜欢的食物,讨论选择健康的饮食结构的重要性,提出关于健康饮食的建议。这样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口语训练和文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中外饮食文化、相关历史背景有更多地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打好基础。
2. 进行文化对比,培养中华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决议。从国家层面来讲,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对于个体来说,文化自信是个体对祖国文化信心、信念的体现。培养初中生的文化自信,不仅要让初中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还要本着开放、包容原则,让学生进行文化对比、辨析和论证,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中华文化的优势,见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将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的文化放在多元竞争发展格局中,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见识中华文化成果,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同时,坚决捍卫中国传统文化。如在学习“Art world”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中学历史、语文教学内容,将中外绘画艺术、音乐文化、戏曲艺术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结合一些经典案例介绍、讲述中外文化的不同之处,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如中国传统绘画讲究以形写神,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妙趣”,中国画可以分为花鸟、人物、山水等等,种类繁多,材质多样。西洋画追求以形写形,本身更像是一种“再现”艺术,这种艺术追求,放在现代,一个照相机就可能满足……这样将中外文化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智慧、先人才能的敬佩之情,促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3. 开展课外活动,深化学生认识
阅读是一项个性化的学习活动。阅读虽然可以集体的形式存在,但是,对阅读的理解、阅读收获,与个体阅读能力、志向和兴趣有很大关系。课外阅读是阅读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课堂阅读的拓展和延伸。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如在学习“Good manners”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影视作品,让学生指出画面中那些行为举止是不正确的,如图书馆大声喧哗,若无其事地大声打电话。超市结账时,自觉排队。过马路时,手拉手闯红绿灯。下雨开车的时候为了防止车速过快、泥水溅到路人,车主放慢车速。让学生说出来谁错谁对,为什么。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礼仪文化”为主题,开展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让学生阅读资料,去超市、车站、餐厅、风景区,了解各种礼仪知识,知道在公众场合该说什么,如何算是举止得体,并让学生结合中学生的行为举止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写文明礼貌倡议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促使学生成为知礼守礼、恪守礼仪道德的人。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欣赏和尊重是基础,文化传承是根本。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掘有用的文化资源,整合各种文化素材,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渗透,对学生进行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教育。惟其如此,才能实现文化育人目标,促使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單位:江苏省无锡市华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