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异步SPOC+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0-08-13陈娟
摘 要: 近年来,“双一流”建设呈现良好态势,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持续性发展,如何改革和创新当前的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依托在线课程平台,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文章主要探讨了BOPPPS教学模式、异步SPOC与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改善教学效果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BOPPPS模式;雨课堂;异步SPOC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20.06.058
本文著录格式:陈娟. 基于“异步SPOC+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索[J]. 软件,2020,41(06):28028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ouble-class” construction shows a good tren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reform and innovate the current education model. Take C Programm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arries out mixe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activities relying on the online course platform. It mainly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ethor of combining BOPPPS teaching mode, asynchronous SPOC and rain classroom wisdom teaching tool, which provides ideas for improving students' initiative in learning and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s.
【Key words】: BOPPPS mode; Rain classroom; Asynchronous SPOC
0 引言
人才是第一資源,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因此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教育变革与创新,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2018年4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1]》提出到2022年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2]》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因此,需要教师们转变观念,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与自主探究式学习。
在“双一流”的目标背景下,各级各类的在线课程平台、慕课平台和实验资源平台服务支持带动下,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动社会教育公平以及提升学习效能,做出积极的贡献。本文主要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基于BOPPPS教学模式下探索如何运用“异步SPOC+雨课堂”进行教学活动,实现“多环节交叉融合+智慧教学工具嵌入”混合式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1 教学现状分析
本科教育的质量彰显了学校的建设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术环境的营造。优质的课堂直接决定了本科教育的质量,理想的课堂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本文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分析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被动学习,缺乏探究学习热情。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课堂讲解和上机实验的教学方式,分为理论课与上机操作课。理论课堂中会出现学生用手机看视频、刷抖音、玩游戏等现象,或者人在心不在。上机操作课,学生并没有制定自己的学习规划,遇到编程类难点会有畏难情绪,学习热情不高。
(2)大班教学,教学效果不容乐观。首先,该课程是大班教学为主体,学生的知识水平不一致,学习的能力与兴趣也不一,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向于“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其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难以把握,形成不了高效的教学反馈网。教师难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面对“无问题”与“被学习”等现象也默认允许。最后,课堂之外,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时间少,教师无法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不相适应。当代大学生处于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的渠道广、速度快、学习理念前卫,而当前教学模式大部分依旧采取教师讲解+PPT展示的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探究欲,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时,学生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吸引大部分学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够,课堂氛围不活跃。
(4)书本的知识架构与当前社会需求有落差。本课程属于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而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新的软件与硬件更新迭代,新理念、新技术、新思想层出不穷。当前教学大纲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因而学生重知识点、轻操作,容易纸上谈兵。同时,基础知识偏向于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知识内容难以消化。
2 混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所谓混合教学模式[3],主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工具、教学过程、教学理念等方面都有所改革与创新。与教师讲授+PPT课件演示的传统模式相比,本文主要运用BOPPPS教学模式、异步SPOC与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辅助工作负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有趣。
2.1 BOPPPS教学模式
BOPPPS[4]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由六大模块组成,Bridge-in(导言)、Objective(目标)、Pre-assessment(前测)、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Post-assessment(后测)、Summary(总结)。各模块的特点分析如下。
(1)Bridge-in(导言),其一般采用课程回顾、经验故事、惊人数据或者有趣图片等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者更高效地了解课程主题以及重要性。
(2)Objective(目标),学习目标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主线。对于教师而言,按照教学目标才能更精确地聚焦学习范围,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学习者而言,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有正确的学习方向,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3)Pre-assessment(前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主要采用是非题、投票、问答或者分享的方式,使教师更加便捷地掌握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接受能力。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对于课程的深度和进度进行适当地调整,突出教学重点,大大改善学习效果。
(4)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所谓参与式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PPT以及板书的设计,采用信息化手段使学生可以随时提问,同时在知识重难点处设置小组讨论,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积极性。
(5)Post-assessment(后测),依据课程的不同特性,采取不同的测试策略。首先,针对知识理论类型,采取判断、选择或者简答的方式,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其次,针对应用操作型,则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演示,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针对人生价值观类型,通过人生感悟、评价量表、价值观导向的方式,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教学过程中后测需要与前测相呼应,是检验学习目标完成度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学习者进入更高的一个层次。
(6)Summary(总结),按照学习规律,学生在课程结束前的几分钟注意力最为集中,通过课程的总结与回顾、布置作業或者延伸思考等方式,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2.2 雨课堂
雨课堂[5]是清华大学与学堂在线平台共同研制推出的一款智能教学工具,其主要是将PowerPoint、MOOC、手机微信融为一体,借助于新型的教学工具将MOOC资源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构建“互联网+黑板+移动终端”的教学平台。
雨课堂主要包含课堂点名、不懂反馈、弹幕、投稿、课堂小测、随堂习题、课前课后推送、制作试卷以及语音或者视频直播等功能,基本覆盖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教学环节。雨课堂中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制作课件随时随地发送到学生手机端,轻松实现课前预习。随机点名、课堂红包、弹幕的功能,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创新了师生互动方式。课堂小测、随堂习题等功能,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及学习效果,完善教学反馈机制。而语音直播与视频直播功能,使距离不成问题,身处不同地域的师生都可以实现教学。
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 2020年)》的落实,MOOC在课堂的教与学创新探索中得到了应用与推广,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而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的嵌入,对于教师而言,突破了传统的备课模式、教研模式以及听课模式,资源库的突增,使教师的教研成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加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学生而言,雨课堂与MOOC的普及更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按需学习,而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漫灌式”学习。同时,可根据自己不懂或者有疑惑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巩固,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新知识,更好地补充和拓展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
3 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
3.1 课前异步SPOC体系的构建
SPOC[6](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指小规模限制性的在线课程,异步SPOC主要是将MOOC资源应用于校内,相当于在线教育与实体课堂的融合。本文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选择大学MOOC平台的国家精品课程,根据本校的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调整与设计,采用异步SPOC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首先,依据教师的选用课程资源,由高校管理员创建异步SPOC新课程,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创建新学期,并指定教师为课程负责人。其次,作为课程负责教师,设置课程教师团队来保障整个教学过程。在源课程的基础上重新发布公告、制定适宜的评分方式、调整教学单元与发布时间、完善讨论区结构。最后,本校学生在平台上注册开通学习账号,在“我的学校云”进行选课,进入课程页面学习。
3.2 课中教学过程的实施
雨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工具,主要借助于电脑端的PowerPoint和手机设备的微信,便可以完成实际教学中的辅助功能。雨课堂工具的优点在于:①灵活推送课前学习资源,轻松完成预习工作;②快捷的课堂测试,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讲解,随时测试,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③创新的互动方式,答疑弹幕,投稿互动,随机点名,大班教学也可实现人人发言;④丰富的作业题型,雨课堂提供选择题、填空题以及客观题,满足不同作业需求;⑤完善的数据驱动,平台提供全周期的教学数据,使教学过程透明化,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与节奏;⑥应用微信,将手机变成课堂教学的帮手,真正地促进教学。实际教学过程如下。
(1)课前推送预习课件,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线上SPOC资源,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学习,有的放矢。预习课件主要以基础知识为前提,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获得感。
(2)有效利用课堂,开启雨课堂授课,创建课程与班级,自动生成二维码和课堂暗号,等待学生扫码进入本次课堂,依据进入课堂的时间进行考勤,大大缩短了传统的考勤时间。开启雨课堂教学之后,选择课程回顾、有趣故事或者惊人数据等方式,进行本节课的导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发布1-2题选择题进行一个前测,检验学生的预习掌握情况。
(3)注重参与式学习,在教學过程中,由于学生高效关注力的时间不够持久,讲课过程中在15分钟左右可以发布一道随堂测试题,既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又实时检验学生的掌握度。同时,运用随机点名的功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难以开小差。在小组讨论或者需要全班互动时候,可以开启雨课堂的弹幕功能,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讨论,人人都能发言。应用不懂反馈功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解的知识点可以随时在此PPT上点击不懂功能,及时反馈学习疑惑点。为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学习,利用课堂红包功能,让课堂变得更有意思。
(4)课程快结束之前,依据学习规律的研究,是学生高效注意力的节点。教师可以发布一个后测,检验学生的学习目标完成度。同时,做一个本节课的总结或者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思考。
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BOPPPS教学模式,同时嵌入雨课堂智慧工具,减少了教学辅助工作量,创新了师生互动方式,实现了多环节交叉融合的混合式课堂。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增加了趣味性,而且给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有利于教师实现精准教学。
3.3 课后学习的反馈
温故而知新,只有在课后认真进行查缺补漏的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疑惑的知识点,才能融会贯通。利用信息技术中个性化学习服务与学习大数据,实现学习的全过程跟踪与管理。SPOC平台可以提供学生视频学习情况、讨论区论坛活跃的情况以及单元测试的情况,反馈在学习群体中不同学生个体学习行为的相对状况。雨课堂平台在授课结束之后,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布成绩预警。教师依据学生课堂数据的分析与诊断,量化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度,形成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学生通过学习状况反馈和成绩预警,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3.4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智慧课堂”[7]虽然优点众多,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有一些注意事项。(1)课前预习推送,不能设置太难的知识点,以防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打击学习积极性。(2)课堂中随堂习题的使用,应每隔15分钟设置一道题目,既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杜绝学生一直拿着手机浑水摸鱼。(3)弹幕讨论功能,课堂中应该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进行开放讨论,其余时间应该关闭此功能,以防影响教学过程与效果。(4)讨论区话题设计,混合式学习活动应该少而精,均衡学生的学习负担。(5)智慧教学工具只是起到辅助教学功能,课堂还是应该以老师为本,不能太依赖于智慧工具而忽略教学本身。
4 结语
在“双一流”的建设背景下,将BOPPPS教学模式、异步SPOC以及雨课堂智慧工具运用到教学课程中,实现了课程教学的重塑设计[8],保障了混合式课堂的学习效果。BOPPPS教学模式以目标成果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异步SPOC以其独特的优势,将MOOC优质资源应用于校内,实现了在线教育与实体课堂的融合。雨课堂智慧工具的嵌入,提升了课堂教学的体验,实现了便捷式教学。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牢牢把握以教师教学为本、智慧教学工具为辅,针对不同学科的特色进行调整与把控,才能真正地懂得教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 OL]. 20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 t20180425_334188.html.
[2] 教育部. 关于印发《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EB/OL]. 201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 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
[3] 胡小勇, 吉豪婵. 拥抱混合式学习,从容应对“互联网+”[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 (5): 4-9.
[4] 吴昌东, 江桦, 陈永强. BOPPPS教学法在MOOC教学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 (2): 218-222.
[5] 姚洁, 王伟力. 微信雨课堂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实证研究[J]. 高教探索. 2017, (9): 50-54.
[6] 贺斌, 曹阳. SPOC: 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 中国电化教育. 2015, (3): 22-29.
[7] 孙曙辉, 刘邦奇, 李鑫. 面向智慧课堂的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框架及应用[J]. 中国电化教育. 2018, (2): 59-66.
[8] 段作章. 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内隐机制[J]. 教育研究. 2013, (8): 1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