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班队活动课中培养核心素养

2020-08-13季飞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期

季飞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需要积极地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扩展教学活动,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也把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生活中,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班队活动课作为探讨对象,分析如何在班队活动课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班队活动;开展;核心素养;培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学的改革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目的。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提出意见,针对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也已经存在大量的文献资料,但是更多的资料和研究都是从具体科目教学上分析,或者是从班级管理上分析,而从班队活动上分析的相对比较少。本次就以班队活动课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班队活动课上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班队活动的内容和现状

1.班队活动内容

班队活动,主要就是班级组织的活动,这些活动一般都是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开展的,比如为了宣传绿色环保、文明卫生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志愿者活动,为了学习革命精神、致敬革命先烈,去参观当地的一些革命圣地,又或者是根据当前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和辩论,这些都属于班队活动。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教学中也专门设置活动课程。

班队活动课的开展,首先需要设计活动方案,以具体的方案来引导活动的开展。在设计班队活动的时候,其内容包括:确定活动的目的;活动准备工作;具体的活动过程;结果。需要注意的方面:班队活动的原则;活动题材的来源,是从学生的常规学习和生活中选择活动素材,还是从重大节日中选择活动素材,又或者是根据地域特点选择活动素材等;注意班队活动的组织形式,是主题教育活动、班队例会、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还是一些其他活动,每一种活动都有其具体的活动计划和步骤。

2.班队活动现状

目前学校的班队活动缺少针对性和新颖性,一般都是学校布置任务,教师组织开展班队活動。班队活动形式简单、内容单一,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而且班队活动没有发挥出教育价值,很多班会在开展中不重视方案的设计和教育效果的总结,应该把班队活动顺利完成作为班队活动开展的目标。

比如,组织开展班队活动,达到培养学生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班队活动开展中,主要有几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学习理论知识,在班队活动课中,教师组织学生学习领导人针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所发表的论述。一种是组织学生在班队活动课上观看一些革命电影或者视频,观看完就算完成活动。另外一种是组织学生去本地的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红色文化,感受革命精神,回来之后写一篇感想。不论是哪一种活动方式,在实际的教育上都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的,没有达到教育目的。由此可见,目前学校在开展班队活动时缺乏完善的计划和活动方案。

二、班队活动课中的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提出的一种新概念,是新时代人才所需要的一种能力,在教育事业中,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目标之一。核心素养就是学生为了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学生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核心素养的内容可以理解为三个部分:一是文化基础,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人文底蕴、科学精神,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能力,比如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基本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等。二是自主发展方面,有着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可以健康地生活,养成良好的品德,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三是社会参与方面,包括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方面,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国家认同意识、劳动意识等,可以很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在社会中得到持续发展。

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在培养目标上,就是以“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来进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把核心素养融入班队活动课的策略

(1)教师要深入认识核心素养

班队活动是班级管理的一部分,作为班级管理组织者和主导者的班主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提升班队活动课程效果的关键人物。要想通过班队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就需要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明确核心素养与班队活动的联系,哪些方面可以在班队活动中体现出来,哪一类的班队活动可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作为班主任,需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需求,比如学生在核心素养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教师对学生有了综合全面的了解,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活动方案,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还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比如面对多元化的发展,学生的思想变化、观念的偏离等问题。再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为解决一些学生的实际问题而开展班队活动。

(2)坚持一定的原则

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开展班队活动,一定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包括:

一是教育性原则,班队活动要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也就是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

二是针对性原则,班队活动一定要具有教育性,在此原则上,确定教育的针对性,是针对什么人所开展的班队活动。

三是自主性原则,这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的,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四是多样性原则,注重活动的多样性,创新活动,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比如同一主题可以设计不同的活动,多样化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五是计划性的原则,对于班队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有设计方案,然后按照方案有计划地实施。

六是生活化的原则,要符合实际生活需求,一旦偏离生活,就失去了教育价值,所以在活动的主题和题材的选择上,要重视其实践性和生活化。

七是快乐性原则,只有在心情愉悦的活动中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体验,传统的课堂活动是比较枯燥和严肃的,学生的心情也是紧张的,无法放松,所以在活动设计上要确保活动的轻松,不可过度地禁锢学生的思维。

(3)发挥班委干部的作用,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班委干部辅助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他们在班级管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班队活动,活动开展需要有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还要做好活动的监督,确保活动的开展紧扣主题,不会发生偏离,最后能够达到活动的目的。

作为班干部,要参与到班队活动的管理中,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同时对核心素养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活动中起好带头示范作用。

三、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班队活动的实际开展

以具体的活动为例,对班队活动的开展进行具体的探究,选择多样的活动形式,从学生的常规学习和生活中选择素材开展活动,坚持班队活动的原则,制订出活动计划。

活动任务: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开展活动,选择当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道德绑架”展开讨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文明礼貌等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使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活动的准备:需要学生收集社会生活中相关文明、道德案例,包括一些正面材料和负面材料,同时收集一些关于文明、道德的小故事。组织学生针对收集到的一些资料展开活动;组织班委干部做好班队活动的安排和准备;最后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道德素质。

活动过程:整个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资料的搜集,以小组作为单位,根据居住的区域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搜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比如公交、地铁让座,随地乱扔垃圾,或者一些助人为乐的生活琐事。

第二部分是对资料的分享,选择其中“道德绑架”这一话题作为讨论的对象,组织辩论活动,在辩论活动开展之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可以为学生讲述故事,比如电影《搜索》的故事,再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辩论,分正反两方对话题进行辩论,正方以需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观点;反方以拒绝被道德所绑架为观点。

最后根据学生辩论情况和搜集的资料,扩展活动,进行总结。比如可以根据双方不同的观点,进行一个角色扮演,讓学生进入角色中去体会,选择相关的话题和故事场景,进行角色互换,可以是当前时代发生的事情,或者古代的一些关于道德的故事。并且进行总结,分享和交流感受,老师引导学生要培养文明道德的好习惯。同时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要随便地指责别人或者评价别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生活品德,通过一些生活例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道德、有思想、有理想、有毅力的优秀青少年。

四、结束语

文章研究班队活动中的核心素养,通过班队活动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首先详细地分析了班队活动,包括内容、活动要求,指出目前班队活动中的不足。然后是在培养核心素养上的基础上开展班队活动,包括核心素养的要求、班队活动设计原则、班干部的作用。最后以具体的例子分析了如何在班队活动中实现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目前班队活动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较差,还需要进一步地从核心素养的要求上去探索班队活动的开展,提高班队活动开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克英.如何利用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A].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2]李发军,李吉梅.利用班队活动强化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8(18):32-33.

[3]高泽林.强化班队活动功能,提高礼仪教育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5-56.

[4]王爱玲.研究性学习方式下的班队活动课探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7):58-60.

[5]乌吉木.整合本土资源,打造魅力班队活动课[J].内蒙古教育,2017(4):38-39.

[6]韩朝春.课改背景下的班队活动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8(24):86-88.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活动助力”提升小学高年段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8]GHB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