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樟柳碱治疗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的效果分析

2020-08-13喻涓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4期
关键词:眼底病脉络膜继发性

喻涓

(云南师范大学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0 引言

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属于眼科疾病,发生率比较高,临床表现为眼底异常、眼充血、眼球有压迫感、眼球疼痛、眼底出血等。该病症给患者的视觉功能造成影响,不但对其正常生活产生影响,且降低生活质量,如不马上进行诊治,会让病情持续恶化,造成更严重的后果[1]。为了找到该病症更好的治疗方式,本文对诊治的100 例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以及复方樟柳碱治疗方式,探讨并分析了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2 月诊治的100例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成两个组别,每组各为50 例。参照组中,男29 例,女21 例,年龄17-66岁,平均(42.95±11.98)岁;病程3 小时至6 个月,平均(1.13±1.36)个月;实验组中,男25 例,女25 例,年龄18-69 岁,平均(46.59±11.63)岁;病程4 小时至5 个月,平均(3.13±0.36)个月。病症原因:挫裂伤20 例,缺血性病变15 例,视网膜动脉阻塞15 例。对患者进行眼底检测后,能够明显发现视乳头有出血和血肿情况,在晚期视网膜脉络膜会产生渗出及出血现象。比照后发现,两个组别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参照组:使用常规方式治疗,包括为患者补充营养支持药物,注射糖皮质激素,服用扩充血管类药物,如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钙片等。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复方樟柳碱(生产厂家: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495,生产规格:2 mL:0.2 mg:20 mg×10 支)进行治疗,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天一次,每次2 mL,病情严重者,可加球旁注射,每天一次,在注射时,会有一小部分患者产生轻度口干的现象,但是在十几分钟内可逐渐缓解;半个月为一个疗程,按照病情状况可治疗2-4 个疗程[2]。注射前,要和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感受到被关怀被尊重,通过真诚的话语让患者增加自信,并指引患者主动积极面对治疗,缓解患者的紧张不安感。注射时,注射针和皮肤维持在45 度进行皮下刺入,进针深度在5 mm 左右。治疗期间,要监督患者的用眼时间,尤其不能长久注视手机等电子屏幕,避免过度用眼,防止眼外伤,要督促患者多休息,保护眼睛[3]。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方式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有效率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四方面,其中显效表示视力提升四行或者视力超过1.0,从无光感变为0.1,视野无受损现象或缺损范围降低40%以上;有效表示视力有所好转,视力提升至1-3 行,从无光感提升到0.05 之上,视野受损现象减少了15%-40%;无效表示视力和视野均无好转;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每组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包括暂时性黄视及肝功能异常两个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暂时性黄视+肝功能异常)/每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通过 SPSS 19.0 软件对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产生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通过百分率显现,通过χ2实行验算,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患者通常因为视神经营养血管出现异常从而致使眼部血液循环产生异常,造成患者眼部供血不足,最后致使缺血性眼底病的产生,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是一种常见病症,发病率较高,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其病理主要是患者眼底血管壁产生异变,造成眼底血流循环受阻,致使患者产生神经急性缺血和缺氧,对视乳头血液供应产生影响,造成视神经功能受损,产生视觉障碍[4]。该病病因复杂多样,通常包括病毒性、细菌性传染疾病,原虫和寄生虫病症,螺旋体性疾病及机械性致伤等,其中机械性致伤因素会对头部和眼部造成伤害,从而使患者产生视神经、视网膜和脉络膜缺血性病变,对视功能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在治疗当中应给患者进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该病的治疗手段有很多种,临床普遍采用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5]。眼底病变对视力造成的损伤通常体现在视神经和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方面,一般药物产生的治疗效果常常不够理想,本研究中,对患者使用了复方樟柳碱进行治疗的方式,该药物的主要成分为氢溴酸樟柳碱以及盐酸普鲁卡因,辅料为氧化钠,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氨基酸代谢需要的酶,渗透性较高,能够很好的组织血液循环及代谢,可以对患者的脉络膜植物神经活动进行调节,对侧支循环的建立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并改善血管舒张和收缩能力,同时缓解血管痉挛现象的发生,改善脉络膜血管运动的能力,减少水肿现象的发生,从而提升患者视力,对于患者眼底微循环具有重要作用;且该药物没有血管扩张及散瞳效果,单纯利用对眼部血管运动功能的调节作用,舒缓眼底血管痉挛状况,从而加强对血流量和血液的供给,从而减缓眼部组织缺血情况,提升患者的患眼血流量,让视神经、视网膜和脉络膜吸收更充分的营养,达到改善组织代谢功能的目的,最终提升视力水平;且该药物能够对炎性反应和纤维组织增生起到抑制功效,可在该药物的作用下,患者的血液供应得到了保证,并有效阻止了炎性反应的发生和纤维组织的增生,有利于对积血的吸收,从而提高患者的视力。本研究中,结果表明复方樟柳碱治疗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升临床疗效[6]。患者在该治疗方式下,达到了快速恢复的目的,不但痛苦少,时间短,也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医患关系的建立也具有积极意义,可见复方樟柳碱治疗该病症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采用复方樟柳碱对继发性缺血性眼底病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眼底病脉络膜继发性
脉络膜厚度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研究进展
近视发生发展中脉络膜变化的研究进展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继发性短QT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生存的影响①
原发性房角关闭性疾病患者脉络膜厚度的临床研究
激光光凝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眼底病的疗效及对视力的影响
《图说小儿眼底病》一书出版
脉络膜上腔与手术
《图说小儿眼底病》一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