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运用

2020-08-12张瑛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张瑛

【摘要】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动态心电(DCG,1949年由美国Holter首创,又称Holter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ECG)在冠心病(CHD)检查中的特点,证明更适合冠心病检查的心电图模式。方法:选取已经被诊断为冠心病的,年龄在35-58岁之间的患者100人,平均分为两组,建立为两组实验对象,运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冠心病检测的为实验组,运用常规心电图进行冠心病检测的为对照组。结果:将记录到的两组实验数据运用数据处理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100例患者共出现512次心电异常,动态心电图所测得短阵室上速发生率为67.74%,室性早搏成对发生率为69.04%,房性早搏成对发生率为69.23%,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发生率为70.83%,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发生率为72.22%。常规心电图所测得短阵室上速发生率为32.25%,室性早搏成对发生率为30.95%,房性早搏成对发生率为30.77%,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发生率为29.16%,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发生率为27.78%。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检测效率及准确度远远高于常规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检测,更适用于临床冠心病的诊断确诊,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减少漏诊、误诊。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诊断

动态心电图是指动态心电图仪在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并将记录到的数据借助数据处理计算机进行分析[1]。患者在医院佩戴好DCG后,不必全程在医院进行观察,可自由活动,到规定时间后将DCG中的闪光卡取出,再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常规心电图是指运用心电图机从人体表面监测到心脏在某一短时间内的心电活动,绘制成的心电波形[2]。常规心电图必须在医院进行实时监测,不可随意走动。本次研究选取100例已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选取的患者年龄相近,身体状况相近,将其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检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100例已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选取的患者年龄相近,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的100例35-58岁之间的冠心病患者,排除由于心脏传导阻滞、病毒性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长期服用洋地黄引起的各种心电波形改变的因素,排除局部皮肤有严重感染者;精神状态不稳定,无法配合医生监测者;四肢腕部及胸前皮肤有感染或过敏者,且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实验监测。

1.2方法

将选取的已确诊的这100例患者按照对应年龄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人,确保两组年龄无较大差异,排除实验误差。分别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监测。将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的50人组确定为实验组,将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的50人确定为对照组。

用DCG进行监测:粘贴电极片时患者可取站位、坐位或平卧位,用棉球蘸取医用75%酒精擦拭电极片粘贴处周围皮肤,避免发生交叉感染。选择专用电极片进行导联,选择合适的粘贴部位,粘贴完成后固定好电极片,将记录盒背在受检者身上,嘱患者戴机时注意事项,戴机期间避开有强磁的环境,避免干扰,戴机期间活动量和平时保持一致,不要做剧烈运动,要随时记录活动日志及自觉症状。设备配戴完成取下后,应立即进行数据导出,统计分析异常心电波及其发生次数。统计数据分析得出:24h内50例患者共出现359次心电异常。

用ECG进行检查:调整检查室温度,检查床旁不要摆放其它电器。找到标准12导联位置,导联线不要缠绕。粘贴电極时,患者可取坐位,避免脚部与地面接触。在描记心电图时,必须时刻观察,描记心电是否顺畅。一般情况下,每一导联可描记三组心电波,如有心律失常等情况时,加长描记时间。用ECG对50例患者进行检查后,统计分析描记发现的异常心电波及其发生次数。统计数据分析得出:24h内50例患者共出现153次心电异常。

1.3观察指标

观察DCG和ECG两种检测方式,检测到的各型阳性心率失常及其次数,记录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和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次数并与临床诊断进行对比,统计两组不同检测方法的检出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房性早博二三联律检出率分别为67.74%、69.04%、69.23%、70.83%、72.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2.25%、30.95%、30.77%、29.16%、27.78%(P<0.05),见下表。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未能引起所有患者的重视,尤其是无症状性冠心病。随着病情发展,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对比两组心电图检查实验数据结果分析可知: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对于心率失常的检测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且动态心电图可以实时检测被检者的24h心电活动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活动,佩戴后可正常活动,不影响日常生活,相比较描记于静息状态的常规心电图也更高效、更准确。能够检测到不同活动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异常心电活动,避免了常规心电图短时间少量采集的弊端[4]。目前临床上对于冠心病的确诊主要依据冠状动脉造影,需要进行注射造影剂,相比之下,动态心电图检测不但是无损性检查,检查更方便,价格更实惠,能够减轻患者的检查负担,而且不论是对于有症状性冠心病还是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检出率都高于常规心电图。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更适合应用于临床对冠心病的检测,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毅波,何英泉,杨继超.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对比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5,(2):23-25,39.

[2]王高明.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J].医疗装备,2017,30(20):29.

[3]孔婷.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2):66-67.

[4]余瑾.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99-200.

猜你喜欢

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
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变化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动态心电图在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常规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准确率评价
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
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