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设计的“善”与“美”
2020-08-12李沁怡
李沁怡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人类的基本品质“善”的分析,针对艺术与设计的区别对设计中的“善哟存在进行了总体阐述,论述了设计的“善”在于设计的情感化和约束力。其次论述了设计在有“善”的情感化的同时还需要‘美”承载的诚实品质,论述了无论何人何种设计,“美”都在于包容性,在于服务生活解决问题。设计的“善”在于人性赋予的情感化和约束力,“美犷载了诚实的品质在于现实性和包容性。
关键词:情感化;约束力;现实性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7-0033-01
一、善在于人性之光
老子的“性善论”通过对人类心里的分析,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善是与生俱来的品质,纵观千年,“善”是是人类的道德伦理共识,具有一定的本能的自身约束力。“设计”是人类进步的活动方式,和艺术一样都有直观形象性和诉诸感官的的感受性①。艺术,是直觉的符号之一,人的直观感受,不具有完整的逻辑性,一定程度上超脱伦理的范畴。而设计区别于艺术,“设”就是构思,“计”就是计划,设计的最本质特点就是需要进行分析和思考,其感官的感受性是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而思考这一活动本身也就将感受进行“解构”和“创造”的过程,因此“善”经过人类的大脑本能地也就成了设计产物与生俱来的品质。换句话说,善”是设计师赋予设计活动的伦理道德标准,它反应的是设计师本人的品质,也就是人性。
二、善在于情感化和约束力
“善”是必然会在设计作品中体现出来的道德和人性,虽带有主观色彩,但仍然有着具体而生动的客观尺度②。“人性化”不仅仅是为了使得设计迎合消费者或者能够占有更大更长久的市场,而是因为“善”的情感化特点使得设计更具特点。国际主义风格以极简的风格影响了整个世界,商品房拔地而起,在盲目追求国际化的过程中淡化了历史的传承和情感。缺乏人性的温度,自然就失去了设计独有的灵魂。
当前,经济是产品根本上需要带来的效益之一,设计师或是公司的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与竞争力几乎完全体现在其产品上。诸多品牌将盈利至于首位,反应出的是单纯的功利原则和商品化原则,在市场竞争中歪曲了产品的情感意义,消费成了唯一准则,对人或环境都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消费作为生产的动机,关系到生产本身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③。品牌和设计师需要迎合消费求得生存,但应该考虑产品真正的情感价值和意义,平衡品牌情感和社会生存之间的关系。
三、美在于宁缺毋滥
在设计焦点聚焦于人类本身的同时,消费以一个主宰者的姿态构成着我们人类的整个生产活动逻辑,这逻辑是一种使人类生活方向迷失了的逻辑④。由于通货膨胀等经济方面的因素,金钱的易物价值产生了变化,产品的价格在提升但相当一部分的质量却相对变差。消费者质疑这样不平衡的状态但也无能为力,一方面影响因素不可控,另一方面在与厂商或品牌方对于自身的标准,同时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消费者对“美”的要求也相对较低。经济带来的压力使得“低价”有时约等于“物美价廉”,对“美”的粗制滥造就是品质的匮乏。现今很多产品都做到了包括产品的材料语言、造型语言、结构语言、工艺语言等一些表面上的视觉化的“美”,忽视了最基本‘誠实和真诚”的品质,这一状况迫切要求‘精品”能改变一定的局面。
四、美在于现实性责任感和包容性
“设计”之“设计”在当下的设计领域中存在“偷换概念”的状况,设计的初衷是解决问题,在此“设计”行为本身也被当成了需要去解决的问题。过度设计可能会在某环节上产生偏离——陷入设计之设计的怪圈,占用公共资源、让消费者为其自我陶醉买单。因此“美”所承载的宁缺毋滥的诚实品质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设计具有真正的现实性,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
同时,还要有包容性。“坏小子”亚历山大麦昆在设计中传递出他本人对“美”的理解,在当时一定程度上因为他的设计加速了审美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他所解决的问题就是人们对“性感”的偏见。面对批评这种负面结果他也能坦然接受,并不断地用他的办法从独特的视角帮助人们意识到并去解决社会问题。
五、结语
设计的“美”在人类通识中也在于情感化和约束力;设计的“善”在人类通识中也在于现实性责任感以及包容性。好的设计且男‘善”又“美”。但当前的消费社会中,物欲膨胀,部分消费者意识到、并积极反馈了问题,还有一部分仍然在纵容问题。社会迫切需求介好”的设计,虽然越来越多的品牌有着真善美的属性,但这一现状目前仍然很难改变。因此如何改变现状,如何让品牌、设计师、消费者有共同的“美、善”共识等问题有待解决。
注释:
①徐恒醇.设计美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②宋铮.艺术伦理与艺术的善[J].兰州学刊,2018(06).
③徐恒醇.设计美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④王新生.消费大众的精神空场与公共理性的重建——关于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的一个关联性考察[J].求是学刊,2007(02).
参考文献:
[1]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