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患者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价值

2020-08-12赵水珍江晓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3期
关键词:栓塞外科住院

赵水珍 李 少 江晓燕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广东茂名 525000

脑动脉瘤是指当脑动脉血管局部发生异常,表现为发生脑血管瘤样突起,脑动脉瘤与患者血管先天性发育不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因素有着直接关系[1]。如果不及时对患者进行临床处理,患者可能出现死亡、残疾、植物人等症状,即使进行手术,在康复期也有着并发症或复发的风险,由于传统手术在进行治疗时会造成创伤大,基础状况较差的患者对传统手术的耐受性较差[2-3]。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上目前多用脑动脉介入栓塞术对脑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结合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有着更为良好的效果[4]。本文将讨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60例。纳入标准:(1)经我院CT及和脑血管造影检查后确诊为脑动脉瘤患者;(2)患者无任何栓塞手术禁忌证;(3)无既往出血性疾病史;(4)血液检查显示患者血小板、出凝血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均于正常状态。排除标准:(1)患者对手术接受能力不高;(2)患者肝脏、肾脏等器官存在功能不全或障碍;(3)精神状态不稳定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4~68岁,平均(40.7±3.7)岁,前交通动脉瘤10例,后交通动脉瘤12例,大脑中动脉瘤8例;Hunt-Hess 分级:Ⅰ级6例,Ⅱ级13例,Ⅲ级6例、Ⅳ级5例。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为3~8分,平均格拉斯哥评分为(4.11±1.35)分。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6~68岁,平均(41.6±3.7)岁,前交通动脉瘤11例,后交通动脉瘤11例,大脑中动脉瘤8例;Hunt-Hess分级:Ⅰ级5例,Ⅱ级12例,Ⅲ级7例、Ⅳ级6例。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3~8分,平均格拉斯哥评分(4.23±1.15)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的护理方法[5](1)术前:进行常规的术前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在术前一晚零点后禁止喝水,保持静养。(2)术中:麻醉方式根据麻醉医生决定,其余无严格要求。(3)术后:术后第一天遵医嘱予流食,第二天恢复正常饮食,但不可食油腻;术后第一天补液量保持2500~3000mL,后视情况遵医嘱增加或减少;术后的24h保持平卧,术后第一天可按患者意愿进行小幅度的活动;术后2~3d将留置尿管拔除。

1.2.2 观察组的护理方法 (1)术前:①结合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耐心并细致介绍疾病及手术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认识,以缓解不安情绪。在传统护理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延续术后健康宣教,为患者师范示范康复措施,如呼吸功能锻炼、床上排便等康复措施。手术护士术前1d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后听取患者的合理要求,针对不同心理诉求,进行针对性、个体化指导,以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②术前一天推荐正常进食,避免刺激的食物。术前2h为患者给予清流质:如清水等。(2)术中:①控制性输液术中补液量≤20mL/kg;②术中采取保温措施,预防低体温的发生。(3)术后:①早期进食水:在术后6h鼓励患者适量进食流质,无明显不适则进行正常饮食。②限制补液量操作:通过静脉输液输入降颅压、抗血管痉挛的药物,液体量控制在1000~1500mL。③术后24h内即可抬高床头,在床上行简易肢体活动,术后48h内在病情可接受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可适量活动。④留置尿管操作:术后12h进行间歇夹管训练,术后24h之内将留置尿管拔除。⑤重视患者主诉,耐心细致听取诉求,对患者及其家属给予健康恢复指导,使患者平稳渡过围术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前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颅内出血率(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前的复发颅内出血率)及护理满意度(由我院制作调查表,总分60分,>80分为非常满意、70~80分为比较满意、≥60分且<70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该试卷已经过我院相关专家意见,测评体系每项指标赋予权重值。并通过信度检验,Cronbach's α系数为0.806。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本研究对各项二级指标与总体满意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项指标与总体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均>0.7。相关性较高,证明问卷效度较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时间、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x ± s)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颅内出血率比较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颅内出血率略高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颅内出血率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总满意度(70.00%)大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动脉瘤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目前研究显示脑动脉瘤破裂的原因有咳嗽、情绪变化过大、排便过于用力、过于激烈的运动[6-7]。就目前来讲,对脑动脉瘤患者一般进行栓塞术手术,栓塞术手术有着创伤小,效果好等优点[8-9]。但有研究[10-11]显示:患者在进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复发颅内出血、穿刺部位发生血肿、脑梗死、脑血管痉挛等,甚至对患者的生命有着威胁。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建立在循证医学为证据的为围术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优化干预措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效果[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快速康复外科干预的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原因为快速康复外科干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不仅增加术前基础康复知识讲解,使患者对疾病及预后产生充分的认知,解除心理压力,还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个性化心理指导,使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有积极心态面对康复,饮食指导给予了患者的最基本的免疫力、抵抗力的保障及至关重要的体液支持[14]。在术中的保温及补给患者体液也保证了患者最为基础的需求;术后的饮食指导及补给药物均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同时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杨伟伟[15]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快速康复外科干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主要因为快速康复外科干预较常规护理干预不仅对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工作进行,而是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生理状态均进行了详细且积极的干预,在落实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感受到护理干预服务,满足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对脑动脉瘤栓塞术围术期进行快速康复外科干预缩短患者的下床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栓塞外科住院
骨外科知多少
妈妈住院了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