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8-12杨庆邦陈广进庄冬明
杨庆邦 陈广进 庄冬明
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内科,广东阳江 529500
缓慢型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是指在有效心搏方面不超过60次/min的多种心律失常[1],其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心悸、胸闷、晕厥、抽搐等[2],若未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导致患者产生心源性猝死等不良情况,对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3]。目前西药方面多采用阿托品、β受体激动剂、氨茶碱等治疗,但这些药物往往副作用明显,不可长期应用[4]。随着研究的深入与药物种类的不断丰富,目前临床中多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方式[5]。本研究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2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14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57例,男29例,女28例,年龄47~71岁,平均(59.1±4.9)岁,病程2~8年,平均(5.5±0.1)年;试验组57例,男32例,女25例,年龄48~71岁,平均(59.5±5.1)岁,病程 3~ 8 年,平均(5.8±0.1)年。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关于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标准;(2)实验前2周内未使用其他治疗药物,且均获得家属的同意。
1.3 排除标准
(1)对实验西药过敏;(2)药物、甲状腺功能不全或电解质紊乱影响而造成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合并严重脑血管、肝、肾等损害者;(3)中途退出者。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式,患者口服阿托品[上海亨元(川汇)诺克药业有限公司,H20065792,0.3mg],每日 3 次,每次 0.3 ~ 0.6mg,连续服用1个月;若患者的病情较重,则需要为其安装起搏器。
试验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式:(1)对于心血瘀阻证患者而言,为其使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成分如下:生地黄 10g、当归10g、牛膝10g、红花 10g、枳壳 10g、赤芍 10g、柴胡 5g、甘草 6g、川芎10g、桔梗5g、桃仁10g。用水煎服,每日1剂,取汁4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2)对于痰浊壅塞证患者而言,为其使用温胆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进行治疗,成分如下:瓜蒌20g、法半夏10g、茯苓10g、甘草6g、陈皮 10g、薤白 10g、枳实 10g、竹茹 10g。用水煎服,每日1剂,取汁4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3)对于气阴两虚证患者而言,为其使用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进行治疗,成分如下:红参(另炖)10g、当归10g、白术 10g、麦门冬 10g、熟地 10g、五味子 10g、远志 5g、陈皮 6g、肉桂 5g、甘草 6g、茯苓 10g、黄芪15g、白芍15g。用水煎服,每日1剂,取汁4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4)对于心肾阳虚证患者而言,为其使用参附汤合右归饮进行治疗,成分如下:山药 10g、杜仲 10g、枸杞 10g、熟地 10g、山萸肉 10g、熟附子(先煎)10g、红参(另炖)10g、肉桂5g、甘草6g。用水煎服,每日1剂,取汁4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上述药物的使用时间均为1个月。
1.5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平均心率、静息平均心率、最慢心率;(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依据如下标准评估[6]:心悸、胸闷、晕厥、抽搐等症状消失,心率每分钟超过60次,心电图结果正常为显效;心悸、胸闷、晕厥、抽搐等症状有所缓解,相比于治疗前心率提升率超过20%,心电图结果基本恢复正常为有效;心悸、胸闷、晕厥、抽搐等症状未缓解,心率未提升,心电图结果未恢复正常为无效。(3)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由临床医生依据患者的实际康复情况制定问卷,评估标准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别为0.75与0.78。(4)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体温升高、心动过速、排尿困难、口与皮肤干燥。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平均心率、静息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的平均心率、静息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明显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平均心率情况、静息平均心率情况、最慢心率比较(x ± s,次/mi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缓慢型心律失常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将会对患者造成持续性的不良影响,因此良好的治疗是恢复正常心率、提升患者健康的关键[7-8]。以往临床医生多使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短期效果,但由于缺少技术条件的支持,加之患者在长期服药情况下将会对药物产生较大的依赖性与耐药性,因而无法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9-10];除此之外,在常规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将出现异位快速型心律失常等不良症状的出现,因而使其承受严重病痛[11]。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药物的不断丰富,目前中医辨证治疗方式成为常使用的方式。在中医学中,缓慢型心律失常属于“心悸”“怔忡”范围,其主要的病机包括机体、脏腑功能失调等,同时由于缓慢型心律失常是一种虚实兼有的疾病,因而医生采取的治疗原则主要以补虚为主[12-13]。在中医辨证治疗方式中,医生能够依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不仅能够使不同类型的患者均获得显著改善,并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不良损伤,从而使得患者用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14]。在本研究中,主要将患者分为4种类型,即心血瘀阻证、痰浊壅塞证、气阴两虚证与心肾阳虚证。血府逐瘀汤中的成分能够起到良好的活血、行气、祛瘀、养血的效果;温胆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中的成分能够起到良好的通阳泄浊、豁痰开结的作用;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中的成分能够起到有效的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的功效;参附汤合右归饮中的成分能够起到有效的温补肾阳的作用,从而确保患者机体的阴阳平衡。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满意度均为98.25%,不良反应发生率降至3.50%,同时平均心率、静息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明显提升,原因在于在治疗前,临床医生能够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有效的鉴别区分,临床医生能够依据患者的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的配药治疗,从而能够有效的对不良症状进行缓解;同时在患者用药期间能够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从而使其获得较高的有效率与满意度;相比于西药,重要的是将不会导致患者产生较大的不良损伤,因而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服药后能够有效提升心率,从而改善不良症状。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中医辨证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具有显著效果,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