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知识服务多元供给格局中的公共价值
2020-08-12王铮
王 铮
“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的感人故事既是一个热点新闻事件,给2020年中受疫情影响的社会生活带来珍贵的礼物:温暖、希望和力量;同时,这又绝不只是一件短期时事,而会是载入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史册的重要事件。见微知著,这其中不仅包含社会对图书馆工作的肯定、对图书馆价值的认可,更为公共图书馆事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心剂”,既是对过往成绩的欢呼,更是对前路征程的鼓舞。
已有很多评论对这则新闻进行了解读,同时为事件的两个“当事者”——“爱书人”与“图书馆”点赞。本文尝试切换一个视角,调整新闻事件舞台聚光灯的投射焦距,将舞台上的更多角色纳入视野,从全景中去识别和认定“主角”的意义与价值。
1 百字留言背后的社会需求
图书馆留言者吴桂春的身份首先是一个“读者”——“读者”吴桂春是知识需求端千千万万读者的缩影。社会大众对于主人公图书馆留言的“感动”,决不止于对当事人在疫情之后一时境遇的“同情”,也源于对当事人爱书敬书之心、乐知好学之情的“共鸣”。这种共鸣,超越了职业、地域、性别、年龄、学历,表现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不计其数的转发与点赞,转化为正面舆论的巨大声量与动能。我国社会业已存在的、日益增长的对于知识文化供给的需求感、认同感、获得感被这短短100余字的留言所激荡。所以,吴先生的百字留言,如同蝴蝶偶然间的一次振翅,在细微现象背后,我们更需要把握的是其背后蕴藏的潜力巨大的社会文化知识需求。这种需求是公共图书馆得以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对公共图书馆的期许、守护与支持,也是对“图书馆式微”论点的有力回应。
2 多元供给之中的公共价值
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表现在面向全社会的知识服务领域时,就是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知识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知识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折射到文化层面,也表现为公众层次化、复杂化、多样化的知识和文化需求[1]。
在我国社会需求端宏大规模的拉动下,近年知识供给端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表现为知识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层次化。回溯过去几年间互联网、出版、智库、培训等领域的新闻,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行业机构将自身定位为“知识服务者”:大量传统出版单位开始转型为“知识服务商”[2];知识服务的商业模式日益成熟,受到市场与资本的热捧,大量“知识付费”平台/APP如雨后春笋般相继上线……总之,面向全社会的知识服务供给端,短时间内已呈现出“线上”与“线下”交融、“实体”与“虚拟”交互、“上游”与“下游”交汇、“免费”与“付费”交错的多元供给格局。
笔者曾在有关文献中从理论层面将当前社会知识服务按照供给主体划分为权威型知识服务供给、志愿型知识服务供给和商业型知识服务供给3种模式(见图1),并对服务对象、典型特征与局限进行了分析[3]。比如,权威型知识服务供给面向一定范围内的全体用户,具有计划性、普遍性、福利性;商业型知识服务供给面向付费用户,具有盈利性、竞争性和效益导向,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基本服务的额外需求,但容易造成潜在的信息分化,对信息公平可能带来威胁。在现实层面,这3种模式相互补充、相互搭配、相互延伸并相互影响。
图1 全社会知识服务多元供给格局[3]
尤其是近年来在商业型知识服务供给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当“知识付费”服务模式高歌猛进时,当知识付费服务商充满创意与热情并不遗余力地将知识内容“明码标价”、精心打造为“知识商品”时,当许多都市白领将“知识付费”产品作为其发展个性爱好、缓解“知识焦虑”的“知识保健品”时,当市场机制深刻地作用于知识的生产、加工、传播、服务环节时,当知识服务的商业付费模式成为市场追捧乃至学术研究的热点时……更不能忽视更广范围内多元主体的立场、声音与价值。
“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故事的价值,正在于让社会大众重新感知到在数字化、个性化、差异化、新潮化的知识追求之外,普遍存在读书看报的基本需求和朴素渴望,以及对图书馆最真挚的情感寄托、最信任的知识依赖。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让社会大众直观了解到,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中,有一类机构始终发挥着社会知识保障的“兜底”作用;始终在知识“市场化”“交易化”趋势面前保护和捍卫着知识的“公益性”[4];始终充当着保障社会知识包容与公平获取的“守门员”角色;始终关照和维护着在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冲击下各类“数字素养不足”“支付能力不足”群体的“获知”权利。
吴先生最终留在了东莞,获得了新的工作,重新办回了读者证,让故事有了“童话”般的结局。而公共图书馆正是这则人间真实童话的重要缔造者之一。我们相信,这则童话还将继续下去,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其中。我们同样相信,在这之后,公共图书馆面向千千万万“吴先生”的服务,也绝不会止于“办回”读者证。一则留言让包括图书馆自身在内的社会各界看到了公共图书馆在“知识援助”“知识保障”“知识扶弱”“知识救困”等领域的巨大潜力、价值与发展空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属于公共图书馆的具有独一无二价值的知识服务!
在当前的社会知识服务多元供给格局中,当其他新进主体争相介入乃至主导知识服务的话语权、解释权时,图书馆界作为知识服务最早的推进者与倡导者之一,需要对知识服务环境中的“变与不变”保持敏感与响应。尤其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值得重视和发掘百字留言背后的社会需求与多元供给之中的公共价值,值得在社会知识服务的“语境”与“场境”中,积极注入公共图书馆的立场、价值与作为,探索契合自身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者定位、符合《公共图书馆法》要求的知识服务形态。
3 让温暖、希望和力量照亮远方
一则给图书馆的平凡留言让我们在不平凡的2020年感受到温暖、希望和力量,对公共图书馆及其服务对象来说,这种感受是双向的:“温暖”既来自读者“对知识的追求”“对阅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了尊重和承接,也来自图书馆一直以来精心的服务设计、辛勤的服务实施得到了肯定和认可;“希望”既来自用户的社会信息福祉、基本文化权利得到保障,也来自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社会价值得到彰显、社会使命发挥出效能。这份温暖与希望得到了强大“力量”的保障和捍卫,这份力量来自日益坚实的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与服务传统,来自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自日益健全的政策法规,来自图书馆职业与专业教育,更来自广大读者的认同。就让这份温暖、希望和力量照亮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