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情报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应用*
2020-08-12盛东方
盛东方
0 引言
扎根理论起源于护理学研究,而后被成功推广应用于社会学、管理学、营销学以及信息系统等研究领域。扎根理论本质上并不是“理论”,而是一种基于质性资料分析的理论建构方法论[1]。该方法对致力于理论创新的领域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有力工具,它使得研究者在进行开创性研究时可以兼顾严谨性。近年图书情报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尝试将扎根理论引入到相关研究中,旨在发展理论、构建模型、描述新现象等。这一趋势恰恰反映出图情学者开始重点关注本领域的理论发展和理论创新问题。扎根理论在图书情报领域被证明是一种可靠且富有成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特别是有助于提升以用户为基础的定性研究的有效性。然而,由于该方法特有的数据概念化和处理的灵活性、流派和方法的多样化、以及情景嵌入等特点,在实际应用时不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本研究尝试梳理和展现我国图书情报研究中扎根理论的应用情况全景,探讨扎根理论与图情学科结合的特点、方法在应用中的问题以及研究设计的发展方向。
1 理论背景
1.1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一种通用的方法论,旨在从实际研究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中,通过不断分析和比较建构理论。扎根理论被认为源自语用学和符号互动论,最初由Glaser 和Strauss 于1967年在专著《扎根理论之发现:质化研究的策略》(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中提出,其后不断拓展,最终形成以早期Glaser和Strauss为代表的经典扎根理论、以Strauss和Corbin为代表的程序化扎根理论、以Charmaz为代表的建构主义扎根理论[2-3]。经典扎根理论强调客观、外在现实以及观察者不预设假设的中立;而程序化扎根理论主张研究者在无偏见的前提下,基于研究假设并通过一定技术程序来采集和分析数据;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则强调由研究者和参与者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中共同建构意义。
1.2 图书情报领域的扎根研究
早在1980年代,扎根理论已经出现在信息搜寻行为等图书情报领域的问题研究中。扎根理论与图书情报学的结合存在方法和学科特征上的必然性。一方面,以Glaser为代表的多数学者认为,扎根理论是一种通用的理论建构方法论,并不因学科或数据而异;另一方面,图书情报学不乏需要深入探索并抽象出理论模型的现象和问题,而扎根理论的出现恰好为本领域的理论发展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研究程序[4];特别是图书情报学的重要研究分支之一——用户信息行为,其过程性和互动性的特点,非常契合该方法的适用问题特征[5]。
尽管在适用性问题上图情学界已取得了广泛共识,如何借助扎根理论进行本学科的理论研究尚无统一框架。一方面,囿于扎根理论较为抽象和仍在不断丰富的内涵,以及研究人员尤其是质性研究新手对该方法理解的偏差,其在实际应用中不免存在一些问题。如,Becker总结了扎根理论常见的5个理解和应用误区[6];Bryant明确阐述了扎根理论和扎根理论方法二者之间的区别,并指出,多数声明使用了扎根理论的研究属于后者[7]。另一方面,学界普遍认为扎根理论在应用时应结合研究情境在程序上作出一定适应性修正,但修正的尺度却存在“宽松”和“严格”的争论。比如,Seidel等在梳理了前人的研究后发现,不少研究者在进行编码时都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8];Birks等认为,尽管扎根理论的程序已趋于完善和固定,随着未来新的数据类型和研究情境的涌现,仍需不断调整和发展[9]。以上种种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研究者、期刊编辑和审稿人对这类研究的准确性和稳健性存在或多或少的疑虑。基于此,本研究在梳理近十年我国图情研究的扎根理论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尝试回答如下几个问题:(1)扎根理论在本领域的应用现状和价值如何?(2)操作程序和研究设计有哪些方案?(3)方法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怎样的?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框架
为了回答上述三个问题,研究拟基于近十年我国图情领域扎根研究的文献资料,采用内容分析和文献计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学科视角、方法视角、研究视角出发,分别探究扎根理论在图情学科的应用情况、操作程序、设计方案,从而识别与归纳出当前我国图情领域扎根研究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
2.2 数据采集
本研究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及集刊(2017-2018)目录》所收录的20种“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核心期刊为样本,以“扎根理论”为关键词检索截止到2018年12月所刊载的文献。本研究主要关注扎根理论的应用研究,故剔除其中的理论研究论文后,最终获得151篇文献。
2.3 编码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应用扎根理论的文献进行编码。内容分析法强调研究过程的程序性、归纳与演绎以及质性特征[10],因此编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编码体系的确定,二是正式编码,三是编码信度的检验。编码体系的构建是内容分析的基础和依据,它的确定通常来自数据、现有的相关研究和理论[11-12]。本文在借鉴Julien等[13]提出的编码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样本文献的内容特征和扎根理论的方法特点进行修正。编码指标设计围绕以下原则:(1)扎根理论的关键研究路径;(2)扎根理论应用到图情研究的基本情境要素。从而构建了包含文献信息、抽样信息、编码信息和方法信息在内的4个一级分类,而后在文献分析过程中基于归纳与推理的思想[14],将编码体系拓展到12个二级指标(见表1)。
表1 文献内容分析编码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编码体系,邀请两位具有扎根理论研究经验的研究人员参与文献编码工作。首先对编码人员进行培训,根据上述编码体系明确编码方案与规则。而后由编码人员独立对151篇文献分别进行编码。编码完成后采用Holsti[15]提出的归类一致性分析方法对编码结果进行信度检验,如式(1)所示:
其中,S表示编码人员的编码一致数,T1、T2表示编码人员各自的编码数。经计算得到归类一致性指数为0.92,表明编码结果具有较好的信度。
3 分析与讨论
3.1 应用现状分析
3.1.1 应用现状
相比国际图情界,我国图情领域研究引入扎根理论较晚,早期研究出现在2009年左右。从发文量看,该方法在近5年才开始受到普遍关注,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见图2),表明越来越多的领域学者认识到该方法的价值。从来源期刊看,扎根理论研究受到图情核心期刊广泛认可,但在刊载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图书情报工作》《情报杂志》《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科学》发表的相关研究较多,这与刊物的自身定位和出版周期等不无关系。
图2 扎根研究的年度发文量趋势
从研究主题看,样本文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几个关键词分别是“扎根理论”“影响因素”“高校图书馆”“图书馆”,表明扎根理论在本领域的主流应用情境仍为图书馆研究,研究问题大多涉及到影响因素等机制问题。“创客空间”“网络谣言”“在线群体”“社会风险”“科研人员”“分众分类”等关键词的出现,反映在研究问题和对象上呈现多元化的态势(见图3)。
图3 关键词聚类结果
3.1.2 学科影响
从应用价值看,本文基于论文被引量角度对比扎根理论研究与其它类型研究的影响之差异。采用Thelwall等提出的分析方法,将每篇扎根研究与同一期刊的相同年、卷、期上发表的其它论文进行比较[16]。基于引文数据,采用公式(rank-1)/(articles-1)计算每篇论文的标准化引文排名。rank是同一期刊的相同年、卷、期上发表的所有论文的升序,articles是同一期刊的相同年、卷、期上发表的论文数。若平均标准化后的值为1,表示该论文在同期论文中引用排名最高;若平均标准化后的值为0,表示该论文在同期论文中引用排名最低。表2 是该方法的一个应用示例,文献1~28 是发表在同一期刊的相同年、卷、期上的论文,其中文献3是扎根研究(其引文排名为25,标准化后的引文排名为0.89)。该方法的优点是采用标准化后的引文排名替代引用次数,可以有效避免偏倚引用分布对结果的影响[17]。
表2 引文排名分析示例
进一步收集151篇样本文献的刊载期刊在相同年、卷、期上发表的论文(共3,049篇)的被引数据。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整体看,所有扎根研究样本文献的平均被引量为4.61,其它文章的平均被引量为3.57。在大部分年份中,扎根研究的引文排名(平均标准化后)均高于0.50(即高于平均水平),如图4所示。本文推测,使用扎根理论的研究大多致力于发展理论、构建模型和描述新现象等,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对本领域后续研究存在指导意义,故更易获得较高的引用率。比如,赵宇翔等基于扎根理论建构了用户生成内容动因的理论模型[18],被多位学者在研究中借鉴和丰富;郭顺利等同样借助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提出一套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图书馆服务、移动图书馆服务、网站影响力评价等领域[19]。
图4 扎根研究的年度引文排名(平均标准化后)
3.2 实施程序分析
扎根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被提出后,因不同学者的学科背景、研究范式和研究问题不同,在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分歧和演化[3]。最著名的争论来自Glaser的“自然涌现”和Strauss的“规范程序”。对扎根理论理念上的认识差异进一步具象化为操作程序尤其是编码程序上的区别。事实上,Glaser和Strauss最初并没有给出一套明确的编码方法,学者们根据各自的理解和实践逐渐形成不同的编码方案,且仍在变化革新。目前主流的编码方案是经典扎根理论的编码体系(开放编码、选择编码、理论编码)和程序化扎根理论编码体系(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此外,则是后来出现的建构型扎根理论的四级编码规则(初级编码、聚焦编码、轴心编码和理论编码)。正是由于编码方式的多样性,以及Glaser倡导的数据分析的创造性和开放性,研究人员在进行扎根理论研究时往往面临使用何种扎根理论和如何使用这种扎根理论的困扰。由于多数研究者并不详细汇报扎根理论的比较、分类和理论饱和度检验等过程,本研究主要分析样本文献的理论抽样和编码环节。
3.2.1 理论抽样
Birks等指出,扎根理论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的情境因素,包括研究地点和研究周期等[9]。因此,构建反映现实世界的理论模型时,首先应尽可能降低理论抽样的抽样偏差,增加数据覆盖率和类别饱和度。
(1)样本量。扎根理论对于样本量的多少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样本数量需要支持理论通过饱和性检验。在151篇文献中,128篇汇报了研究所涉及的样本量,均值为95.72,标准差为449.97,表明不同研究的样本量差异较大。其中,倪峰等人在探索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改进需求时共获取了4,024条开放性文本数据[20];而在进行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体系扎根研究时,赵需要选择了10个样本的访谈数据[21]。
(2)数据来源与类型。从样本来源看,在汇报来源类型的148篇文献中,67.57%采用了单一的样本来源,32.43%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样本渠道。例如,张玉亮等在研究政府食品安全网络谣言介入行为有效性时,原始材料既有在政府单位获取的访谈资料,又有源于互联网的新闻报道,还有相关代表性文献[22]。在本文样本中,访谈资料是最主要的数据来源,占比67.6%,互联网渠道的样本占比22.9%,文献渠道样本占比14.3%,问卷渠道的样本占比4.8%(见表3)。其中,程文婷等较为创新地将实验法采集到的观察和录音记录转换为文本作为扎根理论的资料数据,探索亲子阅读视角下电子绘本与纸质绘本的阅读差异[23]。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特别强调研究者对资料提问的能力和与被研究者的互动关系,采用该方法的研究往往借助访谈法与被研究者共同探索建构行为意义。
表3 扎根研究数据来源
3.2.2 比较与译码
(1)所属流派。本研究对文献样本所遵循的扎根理论流派的界定主要依据3条线索:一是作者在文章中的自我报告;二是数据处理过程中体现出的编码规则;三是引文中出现的扎根理论经典文献。信息系统领域的学者指出,程序化扎根理论所独有的主轴编码可以有效地辅助研究者从概念中抽象出理论,故成为众多研究者的首选[24]。本文同样发现,除5篇无法判断研究方案的文献外,86.30%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9.59%和4.11%分别采用经典扎根理论方法和建构主义扎根理论方法。然而,传统质性研究由于过分强调“客观性”往往忽略研究者始终站在研究过程中的事实。基于此,近年逐渐有学者开始采纳建构主义扎根理论所秉持的理论建构主义观点并应用于研究中。连志英在探索数字档案资源整合影响因素时,通过比较后认为建构主义扎根理论更符合研究者自身本体论认识[25];李鹏等同样使用该方法提出了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的相关性判断过程模型[26];王萍等则创新性地采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进行研究热点的提炼[27]。
(2)编码过程。本研究进一步关注样本的编码过程。由两位研究人员独立对样本文献进行打分,判断其编码过程的汇报是否清晰(0:不清晰;1:一般;2:清晰)。研究发现,52.98%的样本详细地汇报了编码的操作过程,平均形成概念数127.38,范畴数18.69,主范畴数5.15。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注重编码操作的规范性,一些学者也不无担忧地指出,扎根理论的研究新手往往过分注重编码规则和机械的范式,却忽视了扎根理论所强调的研究者与数据之间的互动[28]。事实上,以程序化扎根理论为例,虽然该方法的编码过程划分为3 个阶段,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始终需要研究者不断地在各种编码之间来回转换,进行概念与概念、概念与范畴、范畴与范畴、结构与结构以及理论与理论的比较和连接。正因如此,扎根理论又被称为“不断比较的分析方法”。
3.3 研究设计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扎根研究中的研究方法设计,本文设置“方法信息”一级编码分类。二级指标参考Chu提出的图情学科研究方法分类(文献计量学、内容分析、德尔菲研究、民族志/田野研究、实验、焦点小组、历史方法、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研究日志、理论方法、发声思维法、日志分析、网络计量学、其它方法)[29],补充数据分析阶段的计量分析方法。
在151篇样本文献中,17篇在扎根理论之外尝试融入一种或多种研究方法,且多数文献的发表时间较晚,表明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已成为扎根研究的新趋势。值得关注的是,上述文献的研究设计各有特色,方法的结合发生在扎根理论方法内部或外部,主要呈现出三种方案(见图5)。第一类表现为在数据采集等阶段的“向上集成”。如,樊振佳和程乐天在进行针对信息分化问题的扎根理论研究前采用田野调查获得原始资料[30];柯平等基于案例研究的方法确定资料采集的规模和范围[31]。第二类表现为在模型构建和完善阶段的“交叉集成”。张克永等首先构建了健康微信公众平台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而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立了指标权重[32];徐孝娟等提出将扎根理论与民族志决策树模型相结合,一方面弥补了民族志决策树模型所存在的主观缺陷;另一方面,也在扎根理论注重平行衍生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提升了模型原因要素的深度及可读性[33]。第三类则表现为在理论验证阶段的“向下集成”。比如,郭顺利等基于扎根理论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流失行为模型,继而借助解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的层级和相互关系[34]。
图5 扎根理论混合研究设计
4 结论与展望
在扎根理论本土化的应用背景下,本文从学科视角分析了扎根理论的应用情况;从方法视角分析了扎根方法的操作程序;从研究视角分析了扎根研究的方案设计。基于上述工作,进一步挖掘和归纳出当前国内图情领域扎根研究的若干应用特点、问题和趋势。
4.1 扎根理论与我国图书情报学科互相促进
众所周知,图书情报领域的科学研究源于致力于解决实务问题的图情工作,而学科成熟性一直在学界存在争议。其中,核心的话题便是图情学科的理论研究相对匮乏,理论创新不足[11,35]。随着科学研究进入新时代,在新技术、新政策、新人文的综合影响下,我国的图情研究亟须构建更具本土特色的学科理论[36]。扎根研究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案之一:第一,该方法“扎根”于本土经验,对组织环境的静态特征及动态变化均予以关注,因而生成的理论模型对国内的现象和问题更具解释力;第二,基于扎根理论识别的构念和关系具有通用性、指导性,可以灵活适用于其它情境下的图情研究中;第三,相比其它关注结果的理论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更注重理论生成过程,它既为理论建构过程提供了一套独特的研究策略,也为后续反思和再审视这些过程提供了依据,这使得扎根研究获得的理论更具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本研究发现,扎根理论在与我国研究逐步融合的过程中,也为彼此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和良好路径。一方面,扎根理论的应用丰富了我国图情学科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在方法和研究问题的创新结合中,扎根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具体地,从应用现状来看,近年来扎根理论无疑已经开始受到我国图情学界,尤其是理论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研究热度呈现逐年攀升趋势。从应用领域来看,重点仍聚焦在用户信息行为,而研究问题愈发多元,研究情境更加丰富。特别是该方法更创新性地扩展到评价体系研究、文献计量等话题,既印证了其开放性、灵活性与普适性的特点,也反映出扎根理论在与我国图情研究结合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学科特色。从应用价值来看,近年来的扎根研究为我国图情学科贡献了若干颇具本土特色的理论模型,也使得这些研究取得了相较其它类型研究更高的影响力。
4.2 扎根理论的实施需平衡“灵活性”与“规范性”的矛盾
扎根理论与我国图情研究的结合在探索中推进,不可避免地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争议便是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恰当地兼顾“灵活性”与“规范性”。本研究发现,从方法流派来看,当前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仍是我国图情研究的应用主流。Strauss为扎根理论构建了一个更为“结构化”的实施程序,在编码之前研究者就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而伴随着计算机辅助质性分析软件的普遍应用,扎根研究的编码过程也变得更加程序化和具有可复制性。由此,程序化扎根研究相较其它质性研究方法显得更具“科学性”。然而,刻板地依赖所谓的规范化流程,忽视研究者与资料的持续非线性互动,导致不少研究偏离了扎根理论方法的核心思想——即,“不断比较”与“研究者的参与”,从而丧失了方法独有的灵活性、开放性与生成性的特点和优势。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陆续有图情学者指出“理论是在研究者与用户的不断互动中涌现”[37],认为一切数据分析技术应该被灵活运用而不是固化。本研究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主张,发现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研究正成为一股新兴的研究趋势。
然而从论文写作来看,尽管扎根理论是一种开放灵活的研究方法,在应用时仍需要建立关于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过程的详细描述:第一,这将有效避免研究者在扎根研究中过度依赖自身经验和隐性知识的判断;第二,有利于其他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用这一方法;第三,有助于审稿人及读者评估该方法对研究做出的真实贡献程度。如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主编Suddaby所言:面对扎根研究时,检查研究者是否遵循核心的分析原则(即理论抽样、不断比较)是判断数据是否合理地生成概念类别的关键[38]。从本文对样本文献编码过程的评估结果来看,目前我国图情领域的扎根研究在描述资料采集与数据处理过程时,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息缺失和程序不规范等情况。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扎根方法在图情学界与图情研究中更广泛的被采纳和更深入的发展。因此,如何在保持扎根理论开放性与灵活性的特点的同时,保证研究过程的规范和研究结果的信度,是图情领域的扎根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4.3 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案有待集成多样化的数据与方法
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研究数据的性质和数量,以及传统和新兴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使用方式。大数据环境下,科研资料来源、体量和格式的丰富度与复杂度的急剧变化,促使数据采集和处理方式发生转变,催生了研究设计的变革创新。扎根理论允许和鼓励使用多种类型的定性或定量数据,并且其独有的灵活性为该方法与其它研究方法的整合创造了可能。
从扎根理论的数据资料来看,创始人Glaser一直主张所有资料皆为生成理论的原始数据,包括访谈、反思、文本、文献、观察、问卷、备忘录等[39]。而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收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更易进行概念化和建立联系[40]。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图情领域扎根研究的原始数据大多仍来自单一渠道,且以访谈和互联网获取的资料为主。无疑,理论抽样数据的多样性(数据来源、数据类型)仍有待提升。从研究设计来看,在混合研究方法成为图情研究新趋势的背景下[29],有赖于扎根理论与其它方法结合的灵活性优势,研究人员也开始积极探索将扎根理论嵌入混合研究方案中。可以看出,我国图情学者已经尝试设计出面向扎根资料收集阶段的“向上集成”方案,面向资料分析与理论生成阶段的“交叉集成”方案,以及面向理论验证阶段的“向下集成”方案。因此,本文认为,虽然扎根理论的发展在过去的40年总体是稳定的,但作为一种开放包容且不断发展的研究方法,有理由相信,其未来创新将源于与新类型数据和新研究范式的结合。基于此,如何构建一套有效的混合研究方法是当前图情领域的扎根研究者值得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