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本科”建设视域下的森林工程专业建设思考
——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

2020-08-11孙微微朱德滨

林区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林业大学一流森林

程 承,孙微微,朱德滨

(西南林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昆明 650224)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建设与改革任务、支持措施和组织实施,这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1]。哈佛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哈瑞·刘易斯在其出版的《失去灵魂的卓越》中讲到:“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大学’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大学’是忘记了根本的一流。”[2]2019年4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3],提出“2019—2021年期间分别建设10 000个左右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的主要任务。这些政策意见使高校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特色、长处和短处,及时查缺补漏,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高校本科建设指明了新方向。

森林工程是林业院校传统工科专业,也是林业院校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专业。我国的森林工程专业是1952年在原东北林学院森林土木专业基础上组建的[4]。为服务当时国民经济建设,以森林采伐为主要目标,围绕林区基础建设(道路、桥梁、土建等)以及森工技术装备(载运车辆、采伐设备等)而开设,形成了以林学学科为引领,土木工程学、机械工程学为基础的“一体两翼”专业特点。它是联系林业产业链上游(森林培育、森林经营与管理等)与下游(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等)的“桥梁纽带”。后期各林业院校陆续开办该专业,服务地方林业产业建设,以往60余年森林工程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支持,在相关行业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地位[5]。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方向的指引下,特别是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建设好森林工程专业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以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为契机,总结该专业发展改革与取得的成效,提出今后的专业建设构想,以为兄弟院校及相关专业提供有益参考。

一、专业建设发展历史与定位

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专业始建于1958年,原为昆明农林学院的“森林采伐运输”专业,1985年变更为西南林学院的“采伐运输工程”专业,是西南林业大学较早设置的工科专业之一。因应国家政策、服务云南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其积极探索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方向由以森林采伐作业为主逐渐演变为以林区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为主,并于1993年更名为“森林工程”,同年招收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方向本科生。历经几十年的发展,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专业坚持“林家底蕴,工程育人”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立足本专业优势与特色,面向区域发展人才需求”的专业定位;“培养具有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土木工程、环境科学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开发利用知识,能在涉及林业、交通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森林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至今已为社会培养近1 800名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社会认可度,专业近20年的品牌建设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专业品牌建设情况

二、专业教学综合改革与成效

1.逐步完善了以“明确专业定位、突出专业特色”为理念的培养方案

在培养方案制定方面,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提出了人才培养应立足行业发展需求、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人才定位[6]。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采取行业专家、兄弟院校专任教师以及毕业生校友共同参与制定的方式。为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以及适应行业发展的新需求,近年来专业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增加了“森林工程生态学”“道路环境与景观设计”及“生态型木材收获应用学”等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课程,增开了“道路检测与维护”“桥梁检测与维护”及“BIM技术”等道路养护与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专业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拓宽了森林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

此外,合理的培养方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热情。近五年,学生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2项、省级10项;获包括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在内的各级各类奖项50余项。

2.构建了以“工程意识”培养、“工程能力”提升为目的的教学体系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标准[7],在课程教学方面着重突出在理论教学环节对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教师充分利用专业认识实习、课程章节导论以及课后作业等环节,以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使学生不论是在专业知识学习上,还是在对未来工作的规划上均能够紧密围绕工程实际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就业效能感;着重突出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工程能力”的提升,加大综合实验开设比重,在实验课中最大限度地模拟工程实际情况,使学生在规范理解、试验流程、仪器操作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外,在能力考核方面,积极推广智慧教学新手段,提倡课程全过程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动态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以此保障教学效果的良好。

近五年,专业在教学改革方面完成了基于工程意识培养与能力提升的教学改革项目1项;承担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1项;获批云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获批校级私播课(SPOC)建设课程1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1人获全国力学优秀教师;1人入选云南省高校卓越青年教师特殊培养计划,1人获云南省高校教师比赛三等奖。课程改革的经验积累及示范、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的提升都为后续森林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形成了融入“双创教育,工学结合”理念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

为实现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创”,专业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积极开展了教学改革。将“双创”教育、“工学结合”的理念积极融入毕业实践教学环节,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规划、实施过程到最终答辩的全过程中,积极倡导以面向创新思维培养、面向就(创)业能力需求、实现角色转换为目的模式,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就业效能感”[8]。遴选有一定创新能力或继续升学深造需求的学生,采用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教师科研项目中部分内容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方向;针对已签订就业协议或已参与生产实践的学生,采取以工程实际问题、调查与分析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方向,以较早地让学生积累工程实践经验。近年来在传统的工程设计、工程造价与管理的基础上,研究型论文选题占比在15%—20%,工程实际问题调查与分析占比在20%—35%。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训练,在就业面试、升学面试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自信心,就业效能感得到增强。就业率(升学率)逐年上升,且人职匹配度高(见表2)。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并显示出较为突出的能力表现。

表22016—2018年专业就业情况一览表

三、森林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思考

1.坚持培养以服务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和“林业行业转型升级”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中心

森林工程专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特别是工业生产、民用生活对木材需求量大的历史时代背景下,针对我国森林采伐和木材运输落后这一现实在苏联专家建议与指导下组建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新时代下,森林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及林业行业转型升级持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专业将以“树木树人,至真至善”的校训为教育教学目标,以“乐山乐水,无怨无悔”的西林精神为指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永春计划”实践教学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拥有“识林”“知林”“爱林”的行业情怀;以传统讲座为基础,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加强行业优秀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实现课堂到宿舍全方位、全员及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抓紧建设从理论课到实践课的“课程思政”课程群,实现“专业思政”建设[9],以此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最终培养出一批具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较强生态意识、一心为乡村振兴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专业化技术人才,以此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责任。

2.坚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具有国际化视角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教育强国”[10]指明了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专业应对标“两性一度”[11]的课程建设标准,着力淘汰专业“水课”,打造专业“金课”;以教育信息化建设[12]为引领,进一步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更新现有教学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做到“智慧教学”全覆盖,继续加快“慕课”(MOOC)、私播课(SPOC)等系列“金课”建设;并积极探索与兄弟院校在师资培养、课程建设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实现资源的共享机制。以“能实不虚、虚实结合、以虚补实”的方式加大专业实践教学比重,着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工作。适时引入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生产技术与管理”及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以“共建、共享”为原则,与政府、行业对接,掌握区域经济建设与行业发展人才需求,及时更新调整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加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单位交流联系工作,着力构建在实践教学及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的协同指导,最终实现“政、产、研、学”的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协同育人新模式。以“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目标,从学科交叉融合出发,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及时的更新改造,培养适应和投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工程科技人才。抓紧推进专业“新工科”建设,力争使专业列入“卓越工程师2.0”计划建设点,最终将专业建设成为在行业内有一定显著作用、在区域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专业。

3.坚持继续发挥学校的区域优势、专业特色,服务行业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也是西南地区的生态屏障,林业产业经济与生态区位重要程度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给云南提出了“三个定位”,即把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及“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鉴于此,森林工程专业建设也应围绕这“三个定位”去开展建设工作,为区域发展贡献专业力量。当前地方经济新一轮产业布局,对地方高校培养一流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13]。近年来云南结合自身区域优势,重点发展“八大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电子信息、现代物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食品与消费品制造),着力打造“三张牌”(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些产业发展均离不开基础服务设施的投入,形成以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及物流为先导的“五网建设”。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和“美丽中国”践行过程中,云南的“绿色公路”与“美丽公路”规划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这对既具有生态意识又懂工程技术的专业人才需求越发迫切,而森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这一需求极为匹配[14],因此专业将加快与地方、行业对接,着力形成产业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五网建设”也为云南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为此,专业将通过政府、行业为媒介搭建国际合作办学平台,加快专业国际化办学步伐,为区域木材生产技术与管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等领域培养跨区域及国际化人才。

四、结束语

一流本科的建设既是各高校专业发展的良好契机,同时也是各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如何占据一流中的一席之地是各高校专业建设的新课题。只有面向改革发展方向、明确专业培养定位,从思想上统一认识、行动上具体落实,与时俱进,全面发展,逐步、逐级地开展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强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才能真正实现“一流”的森林工程专业。同时为国家战略、地区经济与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林业大学一流森林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九届编辑委员会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稿约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