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Gal-3和sST2的影响

2020-08-11王文科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库巴缬沙坦心室

达 晶,王文科

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1.老年心脑血管病科;2.老年病科,陕西宝鸡 721000

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处于持续升高状态[1],使其治疗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主要通过抗心力衰竭药物、限盐等措施,改善患者的心脏循环障碍[2]。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炎症和纤维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炎症和心肌纤维化导致心室重构进而加重慢性心力衰竭[1]。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通过介导纤维母细胞活化和巨噬细胞浸润来增加心肌间质及血管周围胶原的沉积,导致心肌纤维化,参与心肌重构,进而导致心力衰竭[2]。沙库巴曲缬沙坦属于一种复合制剂,其多被用于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为一种新型心力衰竭治疗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被《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为Ⅰ类、B级证据[3],该药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成人患者,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本研究主要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4]确定,患者需符合以下标准:(1)伴心脏器质性疾病;(2)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0%~49%,B型钠尿肽高于35 ng/L,且伴左心室肥厚,或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40%;(3)有心力衰竭体征、症状。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3)能够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对沙库巴曲缬沙坦过敏;(2)入组前2周内接受过其他治疗;(3)排除合并其他系统重大疾病。剔除标准:(1)中途退出;(2)不配合用药及检查。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57.9±12.6)岁;平均病程(3.7±0.9)年。观察组男35例,女27例;平均年龄(57.6±12.5)岁;平均病程(3.6±0.9)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均接受基础治疗。给予患者强心、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等治疗。嘱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保持充足休息,并按照低盐饮食。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缬沙坦胶囊(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40217)治疗,每日1次,每次80 mg,疗程为4周。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华新加坡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J20190001)治疗,初始剂量每次100 mg,每日2次,随后根据患者反应,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达到每次200 mg,每日2次标准,疗程为4周。

1.3观察指标 (1)疗效评估:显效,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等级为Ⅱ级;有效,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好转,心功能改善等级为Ⅰ级;无效,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改善不明显,部分患者出现病症加重情况。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患者在入院后次日早晨空腹留取肘静脉血,置于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后离心,放于-80 ℃冰箱保存备用。待标本收齐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浆Gal-3、sST2水平,所有血标本冻融次数均不超过1次[5]。sST2 试剂盒购自苏州艾莱萨生命科学装备有限公司,Gal-3试剂盒购自武汉优尔生生命科学装备有限公司。(3)使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分,生活质量得分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状况越好。不良反应检测项目包括患者出现水肿、低血压、失眠3种不良反应。

2 结 果

2.12组治疗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9%,高于对照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疗效比较[n(%)]

2.22组治疗前后Gal-3及sST2水平变化 治疗前,2组患者组间血清Gal-3及sST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Gal-3及sST2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的Gal-3及sST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Gal-3及sST2水平变化

2.3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 治疗前,2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

2.4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 治疗4周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60.35±6.04)分vs.(55.91±6.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P=0.028 9)。

2.52组治疗安全性比较 治疗4周后,观察组1例出现低血压,对照组1例出现水肿,1例出现失眠,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1%vs.3.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3.1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较为复杂[5],从病情进展状况来看,慢性心力衰竭主要经历心肌代偿、心室重构及舒张功能下降3个阶段[6]。其中,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代偿期间,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与神经液体代偿机制有关。心力衰竭形成后,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同时,交感神经系统也迅速由正常状态转入异常兴奋状态[7],上述2种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机制,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发展的关键。

交感神经系统参与慢性心力衰竭发展的特征为慢性心力衰竭形成后,患者的血压下降,心输出量下降,引发交感神经兴奋,进一步导致心输出量升高,心肌收缩力提升[8]。慢性心力衰竭的复杂病理生理机制特征,为其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

3.2心力衰竭相关生物标志物 近年来,随着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的升高,心力衰竭相关生物标志物逐渐应用于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中。Gal-3作为一种β-半乳糖苷结合蛋白,其功能以参与免疫反应、阻断细胞凋亡等为主[9]。这种心力衰竭标志物评估心力衰竭的原理为心力衰竭形成后,心室重构机制、心肌损伤作用导致患者出现明显免疫-炎性反应,Gal-3密切参与免疫-炎性反应,决定着慢性心力衰竭的形成、发展,可引发Gal-3水平的波动。此外,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纤维化机制与Gal-3介导的巨噬细胞激活作用存在密切关联。因此,可通过患者Gal-3水平的波动,评估其病情变化。

sST2作为可溶性生长激素表达因子蛋白,具有抗心肌细胞凋亡,预防心肌纤维化,阻滞心肌肥厚形成等功能[10]。心室重构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关键病理改变,sST2水平的变化会对患者的心室重构机制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可通过sST2水平的测定,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3.3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理机制 作为一种复合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目前已在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得到较好普及[11],这种复合制剂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主要与其有效成分有关。其中,有效成分缬沙坦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依赖性醛固酮的释放机制,调节醛固酮水平,改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异常激活状态[12];这种有效成分还具有阻断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的作用,进而降低患者外周血管阻力,纠正其血压异常。而另一种有效成分沙库巴曲则属于脑啡肽酶抑制剂,其药理机制为:口服给药后,可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代谢为活性产物LBQ657,这一活性产物可抑制中型肽链内切酶的正常功能,提高被这种脑啡肽酶降解的肽类水平,进而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13]。

3.4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 随着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群体规模的持续扩展,这种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14]。根据既往经验可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准确性欠佳,常用评估方法难以及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变化,且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欠佳。

本研究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过程中,创新性引入Gal-3及sST2这2种生物标志物,通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治疗前、后Gal-3及sST2水平波动的对比,确定患者的病情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接受4周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Gal-3及sST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提示相对于常规缬沙坦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Gal-3及sST2水平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可能为:随着慢性心力衰竭的发展,心肌损伤、心室重构引发的免疫-炎性反应,导致患者的Gal-2、sST2水平异常升高。实施缬沙坦治疗,其调节血压、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作用,可引发心力衰竭患者Gal-2、sST2水平的下降,但其作用效果有限。相比之下,沙库巴曲缬沙坦这一复合制剂,在通过缬沙坦调节上述2种标志物水平的基础上,利用沙库巴曲与缬沙坦的协同机制,阻断心室重构,改善免疫-炎性反应,进而有效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Gal-2、sST2水平。

猜你喜欢

库巴缬沙坦心室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芥末糖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