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变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潜能的挖掘
2020-08-10陈莉
陈莉
摘要:学生潜能释放是课程变革中“五项核心指标”之一。小学阶段正处在学生审美雏形搭建与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小学阶段进行美术教学课程改革,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审美兴趣,帮助学生获取更加全面的知识内容的渠道。为了有效提升现阶段小学教学课堂效果,丰富美术教学课堂内容,通过美术教学更加全面带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必须要重视课堂环节对于学生潜能的充分挖掘,促进小学美术课堂变革。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生潜力;课堂建设
小学阶段正处在学生审美雏形搭建与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美术教学课程改革,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审美兴趣,挖掘学生的各项潜能。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推变课背景下的美术课堂进行总结,为美术教学提供借鉴。[1]
一、银川市推进课堂变革活动
课堂变革成为当今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趋势,成为当今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为了推动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提升教师的教学本领,2016年開始,银川市进行了“推进课堂变革提升教学效率”活动。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各个中小学出现了很多生动鲜活的课例,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课堂变革意味着课堂教学行为要从“失范”走向“规范”,学生学习从“低效”走向“高效”。为此,推变课制订了五项核心指标,作为“行动指南”,具体包括:学生认知发展成为教学基本依据,学生潜能释放成为课堂主要特色,学生内化过程成为教学关键环节,学生合作学习成为课堂主流文化,学生质疑生成成为课堂核心价值。学生潜能释放作为课程变革中“五项核心指标”之一,其内涵包括: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展现和释放学习能力的平台;课堂为学生展示潜在能力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学生潜在能力的释放使课堂富有独特魅力等内容。[3]
二、小学美术教学推进课堂变革的意义
1.学生兴趣更浓厚。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教学活动的主角,在课堂开始之初便引导着学生参与到课堂主题之中。但从实践来看,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更多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引入过程较为呆板且模式化,缺乏对学生真正兴趣的唤醒。以“五项核心指标”为指引的教学,更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引入环节充分捕捉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4]
2.学习形式更多元
美术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它不能参照教材按部就班地开展,需要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的过程中提升美术素养。改革后的美术课堂,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们会引进更多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学习形式更加多元。多媒体教学、室外课堂、在线学习、集体创作等方式,使传统美术教学更生动有趣。教师还将美术学习内容进行拓展、融合,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比如美术教学结合动画、戏剧、版画等等,增强了课堂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区别于传统课堂。
3.课堂评价更科学
课堂变革下的美术教学,教师不再以个人的审美角度来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在操作环节,教师走到学生之中,点评他们的创作过程,更加关注他们的闪光点,评价以鼓励和肯定为主,使学生更能轻松、自信地参与到学习中。对作品的评价,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结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课堂变革下的美术课堂,教师评价的过程是对美术教学的总结过程,这样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推进课堂变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潜力的挖掘
1.多样素材引入挖掘学生的审美潜能
伴随着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精心准备教案,设计教学过程,课堂变得越来越生动,引入到课堂内的艺术形式与教学手段实现充分融合,提升学生学习情趣的同时,艺术视野得到拓展,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5]
例如在小学美术一年级《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这节内容教学为例,我们导入了动画内容,介绍汉字的演变过程,从最初的繁体到现在使用的简体,当学生们看到汉字“鱼”“鹿”“鼠”从图形“变成”文字,禁不住露出了惊讶的表情,重新对汉字有了新的认识;在“线条”的相关教学中,我们更是将新时期时代的陶器上的图案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认识中国传统纹饰中线条的运用特点,同时还与非洲金字塔上绘画图线条进行对比,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尝试将所学运用到创作中,挖掘学生的艺术审美潜能。
注意本土资源的运用。宁夏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独特文化的地区,这里有贺兰山岩画、西夏建筑、回族服饰等都是独具特色的美术素材,把这些更具亲近感的素材引入到美术教学中,不仅提升学生审美,而且对了解我们的地域文化大有裨益。[6]
2.激发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它的魅力在于将你带入一个全新世界。小学生的想象力特别丰富,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对学生创造性的保护,也是挖掘其创新潜力的手段。在课堂变革的推动下,美术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推动学生自身美术创造力的提升。[7]
临画作为一种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其最大的弊端就是追求作品的“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灵感往往被抹杀。在推变课堂中,我们会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丰富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发挥。比如临摹完一只小鸟后,我们就播放一段小视频,里面有各种颜色的小鸟在大自然中自由飞翔、鸣唱。看完视频后,教师让学生们展开想象,在临摹好的画上继续创作,给小鸟添加颜色、添加生活的环境,甚至赋予它们故事情节。再创作时,可以是用笔画,也可以贴剪纸片,做立体画。总之,“改造”后作品内容、形式特别丰富,大大超出了教师们的想象。
再如五年级《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这节内容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引入了多媒体教学,通过小视频来展示陶罐的制作。当学生们掌握了基础知识后,教师把手机和大屏幕连接起来,通过 “一起玩陶艺”App,让学生结合课堂知识进行陶艺制作,对陶器的材质、形状、纹饰等等,都进行自主选择,这些点燃了学生们的创造激情,课堂效果非常好。
3.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长期存在着习惯性的方评价式,由此引发了对普遍评断标准“像不像”的思考。在推变课过程中,我们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为每个学生对美术作品都有不同的理解,多元评价结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美术课外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对于教师而言则是一个不错的评价学生作品的轻松环境。比如举办美术作品展,每位同學为自己的作品添加点评栏,除了自评标语,来参观的其他同学也可以用笔写下自评价。这种轻松环境下的我自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教师单方评价的局限性,容易达成师生一致的评价意见,比如对创意大胆的作品予以充分的鼓励,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结语
美术是培养小学生艺术修养、陶冶幼儿情操的重要途径。通过丰富的想象力的创作,到达培养美感的目的。但是很多美术课堂还存在着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存在着注重技术教学或者过分依赖范例教学的情况,这些都不利于小学生美术兴趣和潜能的激发。
推进课堂变革,以落实“五项核心指标”为指南的美术课堂可以更好地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课堂采取更加开放态度,积极吸收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充分保护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更加宽松的环境中自由表达自身的观点。课堂变革下的教学形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深入挖掘学生潜能,更加全面的改善现阶段僵化的小学美术教学,激发学生想象力,推动美术教育改革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团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J].考试周刊,2014(79):177-177.
[2]吕轶敏.为美术课堂插上翱翔的翅膀——论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2(16):135-135.
[3]田龙.注重“面向全体”应是推进课堂变革的主流方向——兼论《银川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指南》[J].宁夏教育.2019(02):65-66.
[4]蔡张赟.以创作为导向发展幼儿美术能力探微[J].成才之路. 2018(36):78-79.
[5]沙亚露.色彩是绘画的灵魂——谈幼儿美术“色彩启蒙”教学的展开[J].名师在线. 2020(02):35-36.
[6]王琳.浅议如何评价幼儿美术作品[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5):89-90.
[7]侯秋丽.浅析幼儿园美术绘画教学的误区[J].学理论.2019(29);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