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构建主体参与课堂的策略

2020-08-10马芳祥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主体参与构建策略

马芳祥

摘要:新课程观重视建立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营造质疑情境、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合作交流、联系生活实际等策略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构建;主体参与;课堂;策略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为主的讲授。新课程观重视建立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营造质疑情境、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合作交流、联系生活实际等策略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1]

一、营造质疑情境,促进主体参与

情境創设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学习的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形成强烈的学习意识,它能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它能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它还能引发学生思维,促进主体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上课伊始,创设这样二幅画画:1、在一条公路上行驶着自行车、三轮车、汽车、摩托车等,车轮都是圆形的,大家都很自然地忙着赶路。2.把行驶的车子分别换上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甚至椭圆形的车轮,出现车子颠簸,甚至停驶的情况。这二个画面演示完后,问学生:“看了刚才的面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争先起来提出心中想知道的问题:“为什么其他任何形状的车轮都行驶不平稳,而只有圆形的车轮才能行驶均稳?”学生们心中感到困惑,问题油然而生,从而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促使学生产生了积极探究未知的心理倾向。

二、加强实践操作,促进主体参与

直观实践操作,提供学生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通过眼看、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对学生知识的获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三角形分类》时,老师设置这样一个“陷井”,给出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110°、95°、70°的角,让学生根据指定的度数画三角形。学生通过动手画,发现怎么画也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陷入“圈套”之中,个个皱眉头,老师抓住契机,启发学生提问:“到底什么样的三个角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提出心中困惑不解的问题后,再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三角形中三个角可能是什么角?孩子一旦表示出对某个问题进行猜想,他就把他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就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正确与否,便主动、自主投入到探索活动中。[2]

三、增强合作交流,促进主体参与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儿童在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而且有的问题有时仅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有时也是不足的,考虑也不全面,往往需要依靠小组集体的智慧力量才能完成。通过合作交流,不但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而且可以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新的灵感,从而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对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都是很有利的。例如上《百分数应用题》练习课时,设计了这么一道题,男式38号才子衬衫,却标着不同的拍卖方法,台湾百货标着降价25%大酬宾,大洋百货标着降价20%优惠的招牌,你想去哪家商店买。这一问题一出示,部分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脱口而出,当然到台湾百货买合算。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给予当即的评价,而是让全班学生再独立思考一段时间后展开小组讨论,每个成员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相互启迪思维后,最终形成共识,原来这里同一品牌的衣服在不同的商店里原价可能不一样,也就是不可忽视的单位“1”起着决定作用。在这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思维方法,即使没有讨论出正确的结果来,但他们的思维方法得到了训练,促进了主体参与,对学生个体发展而言是终身受益的。

四、联系生活实际,促进主体参与

当前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包含着深刻的数学概念,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事例。只有当数学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才能激发儿童学习和解决数学的兴趣,激发儿童思考与创造的源泉。同时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发现数学观念,形成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更能促进儿童在今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能自觉地应用相应的数学经验去解决、思考问题。如在组织教学活动课《可怕的白色污染》时,课前要求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天丢弃的塑料袋的个数,并依据收集的数据展开课堂讨论。其程序是:1、把自己统计到的数据在组里汇报,然后小组合作算出本组平均每个家庭一天要用掉塑料袋的个数。2、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对全校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丢弃塑料袋的情况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描述和评价。3、问题自然延伸。计算这些袋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先估算一个袋子造成的污染面积,再通过多种方式计算推及到一个家庭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丢弃的袋造成的污染),最后推及到全校同学的家庭。如果没有清理,照此速度要多久就会污染整个学校呢?

以上教学是围绕着学生活动来展开的,由学生身边的事所引出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和谐的关系,朴素的问题情景自然地对学生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亲和感召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释、合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必要的数学工具,更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甚至感受到数学与自我生存的关系,全面促进学生主体参与。[3]

参考文献

[1]杨丽丽.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构建原则与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14(12):71.

[2]党国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名师在线,2020(16):38-39.

[3]苏正.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模式的创建与反思[J].名师在线,2020(16):46-47.

猜你喜欢

主体参与构建策略
探讨如何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浅谈高中物理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