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模式研究

2020-08-10王洪杨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高校图书馆

王洪杨

【摘要】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存在信息化的封闭性和局限性,服务模式较为被动,图书馆对数字化、信息化自身的定位不准,导致信息服务功能有限,服务水平层次有待提高等问题。信息化服务对民办高校图书馆有效应用有着重要影响,信息化服务转变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搭建图书馆员合理有效的培训机制。因此,民办高校图书馆要创建特色信息数据库,推动图书馆向信息化服务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模式;民办高校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们增长见闻,拓展课外知识,改善精神文明素质的重要平台。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建设对于推动高等教育行业发展,增强国民知识素养有着重要作用的平台,民办高职院校图书馆就民办高职院校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建校时间不长,大多为20年左右。院校的办学环境、师资力量、硬件设备与公办高职院校差距较大。而作为高职院校重要构成部分的图书馆则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在面对高职院校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的环境下也亟待提高;特别是图书馆信息化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改善,成了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民办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现状

(一)信息化的封闭性和局限性。信息化服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不断完善,并逐渐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方面。信息化服务转变了人们传统生活形式,为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捷,提升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质量。所以,在民办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服务能够推动传统图书馆服务形式的变革,是当前的重要工作。从民办高职院校目前进行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分析来看,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大多针对图书馆内部进行工作管理。主要针对图书馆中的藏书、杂志等进行整理、分类与上架,师生的书籍借阅记录进行登记管理,及时收回借出书籍。这一传统的工作管理形式较为封闭,且工作效率相对较低。长时间针对图书馆中的数据进行循环往复的工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高校图书馆资源的高效利用。虽然有通过内部网能够查询到已知书籍,但未知书籍不能查询,使师生在进行阅读书籍选择的过程中必然受到一定限制,无法实现图书馆资源利用最大化。

(二)服务模式较为被动。针对当前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模式来看,主要是针对图书馆中的书籍进行管理,为高职院校师生提供书籍借阅服务。广大师生需要按图书分类的方式、搜索图书名称所获得的,他们日常所熟知的、阅读的书籍。这种服务形式较为被动、单一。只有在师生有意识借阅书籍阅读的时候才能提供相应书籍。如师生想阅读、又未知图书名称时,就会带来阅读下降趋势,导致图书闲置率增大、利用率不高的现象。由于图书馆服务模式较为固定,无法进一步提高效率与质量。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进步,电子书籍的出现使得学生阅读越来越便捷,有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终端设备阅读电子书籍。这一现象导致传统图书馆单一的借阅管理工作难以满足师生需求,无法为高职院校发展服务,也难以发挥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想要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下推动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改革创新,就需要转变其当前被动的服务模式,重点突出自动化、智能化的服务优势。将被动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服务模式。对图书馆的书籍馆藏可以利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高职院校校园网中对图书进行宣传,让广大师生对图书馆藏形成大致了解。定期举行不同主题的阅读活动,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例如,好书推介,提高师生们的阅读情趣;开展朗读者知识竞赛,使其更加了解图书馆,并主动积极地开展阅读,进而提高民办高校院校图书馆的价值。

(三)图书馆对数字化、信息化自身的定位不准,导致信息服务功能有限。民办高职院校图书馆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是要清晰意识到自身的定位发展,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专业设置以及广大教师、学生需求来打造涉猎范围广、内容充实、结构科学、特色鲜明,符合本校办学特色,能够突出地方特色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提供信息化服务过程中依然存在这一定缺陷。由于各类内部、外部因素导致信息量有限,图书馆中馆藏文献的类型与种类有限。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硬件设施较为落后。这些都是导致图书馆信息服务不够完善、效率较低、质量不高的原因。因此,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服务意识和对数字化、信息化准确定位的水平,扩展信息化服务功能,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四)服务水平层次有待提高。民办高校图书馆作为一所供大学师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聚集地,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信息化服务是其发展和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民办高职院校图书馆虽然属于高校图书馆,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对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与内在规律认识不够充分,导致现有图书馆管理体系难以满足高职院校教学与学术科研的需求。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依然局限于简单的借还工作,难以发挥图书馆资源的作用,无法给高职院校教师与学术提供充分的文献服務,更加难以提供学术服务、跟踪服务等。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依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健全服务体系用于保证信息咨询服务的质量,导致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无法得到提升。

二、信息化服务模式

民办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是指在图书馆普遍应用网络和现代计算机技术,转变信息的组织、归类、获取、传递方式,从而提高图书馆信息化服务质量,不断优化管理水平。

(一)信息化服务对民办高校图书馆有效应用的影响。

1.转变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民办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对整个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信息化服务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将工作转移到网上完成,图书馆的一些服务工作转向有效的信息化进行。在信息化平台上更新图书信息,为全体师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化服务,成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方面。信息化服务在为民办高校图书馆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在不断改进自己以往的工作方式的同时,还要改进信息化服务理念和提高信息化的服务技能。图书馆员对于信息化服务的理解和操作的素质,直接影响整个服务工作效率和质量。所以,在工作中,不但自己要加强学习和善于提高,同时,也需要民办高校图书馆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信息化服务,对于民办高校图书馆,既是机会,也是挑战。2.搭建图书馆员合理有效的培训机制。不断学习是高素质人员保持高效完成任务的关键,民办高校图书管理员同样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优秀的图书管理员能为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献计献策,做出应有的贡献。由于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对图书管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面临着信息时代不断更新的挑战,因此,民办高校图书馆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培训机制。对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合理安排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为图书管理员提供更多的学习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素养的途径,加强对管理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自我学习和相关培训,使图书管理员在服务技术和服务能力上得到提高的同时,能够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逐步认识到,具备完善的知识储备和自我提升能力,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二)特色信息数据库的创建。在实际的工作进程中,将师生们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在方便其需求的同时,将图书馆的特色进行总结,将图书馆的所有书籍进行有效分类。如珍藏版书籍收纳一起,作为一个特色,创建珍藏服务平台,对师生开放前先进行宣传,并引导师生在信息化服务一栏进行查阅和预定,达到借阅先预约的效果,使其自身特色得以彰显。还可以创建专业前沿书籍信息平台等,将这样有特色的平台建成数据库,同时将被借阅书籍的流量进行总结,发现僵尸书籍,给予推介或整理,重新经过评估,对不足进行改善。

(三)促使图书馆向信息化服务方向发展。在信息化环境中,伴随着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健全与完善,为了能够全面推动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在日常工作时相关人员要在信息化服务中,学会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服务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进行日常工作处理。对师生借阅书籍进行登记管理,并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自动化功能来进行自动归纳管理。针对借阅量相对较大的书籍进行归纳整理。建立图書馆书籍借阅管理入口,学生在书籍借阅管理入口中可以了解书籍借阅的规定与注意事项。学生只需要输入学号就能进行书籍借阅,并保护了自身信息的安全性。推动民办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程度,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信息化创新,不仅仅能够提升图书馆服务效率与质量,还能够更好地为高职院校、当地经济服务,推动社会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工作中要切实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入手,积极开展信息化服务,推动图书馆工作朝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跟上互联网时代发展步伐。

三、结语

总之,对于民办高校图书馆而言,信息化服务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只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有效开展服务。所以就需要图书馆重视信息化带来的影响,积极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尝试和采取有效措施,使服务达到有效、高质,行动是最好的前行,用行动和智慧改变服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汉华.对中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设施建设现状的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11):81-83.

[2]向勤.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15-117.

[3]曾玉彬,李张敏.浅谈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3(29):148-150.

[4]秦远福.浅论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1):55-60.

[5]吴天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信息教育,2017.

[6]田正纲.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J].民营科技,2017(9):117.

[7]王曦.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D].天津大学,2013.

[8]刘红祥.安徽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D].安徽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高校图书馆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