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
2020-08-10梁静阿丽亚·阿依坦马金娥曙合拉·阿依提莫勒达
梁静 阿丽亚·阿依坦 马金娥 曙合拉·阿依提莫勒达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2020届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江西省2020届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卷调研和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了研究疫情前后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就业期望、对基层工作态度以及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等四项内容,反映了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的新趋向,以期为疫情后期政府以及内地高校采取更精准、有效的就业帮扶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内地高校 少数民族大学生 就业意向
一、前言
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不仅关系到毕业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千万家庭的幸福,还关系着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实施科教兴疆和人才强疆战略,自1989年以来,国家启动实施了多期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协作计划。在内地高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逐渐增多,跨区域就业难、就业率不高等的问题逐渐受到部分学者的关注,并开展了相关研究。陈举利用问卷调研形式对江苏省15所学校的新疆籍大学生对于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的调查。方荣峰以陕西省为例,利用就业信息的官方数据对初次就业率、就业结构、就业地域分布等三个指标进行了分析。冉红卫对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现状和对策进行了论述,陈炳权对如何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進行了研究。
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使得国内和国际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多种因素叠加使得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于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如何、就业意向是否发生变化等研究尚未见到有关研究。本文将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探讨疫情下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意向的新趋向,旨在为政府以及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采取精准就业帮扶提供依据。
二、调查情况
据了解,今年江西省高校有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600余人,分布在20多所“双一流”高校、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本文以在江西省高校就读的2020届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涉及江西省16所高校,其中公办院校所11所,独立学院1所,民办院校4所。调查先后进行了两次,2019年11月28日采用填写纸质问卷的方式,由驻江西省内派服务管理教师分发并当场收回。疫情发生之后,在4月2日课题组利用“问卷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为保证数据有效性,内派教师以点对点的方式将问卷的二维码发给学生。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都设置了18个问题,包括基本信息、就业心态、就业期望、对基层工作态度、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等内容。其中,网络问卷结合疫情期间求职情况变化修改了部分问题。纸质问卷共收回378份,剔除掉填写不完整的问卷25份,共获得有效问卷353份,回收率是93.4%。网络问卷共收到问卷334份,剔除有误的问卷23份,有效问卷311份。
两次调研中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中男女生比例相当,从民族构成来看,两次调研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和柯尔克孜族占大多数。毕业生生源地户口类型大致相同,45%是农村户口,55%为城镇户口。学历方面:两次调研本科生占85%以上。专业类型方面,两种方式的问卷调研中主要是经济管理类、理工类和文史类专业毕业生。
三、分析结果
目前,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对即将求职择业的2020届高校毕业生无论是就业心态和就业意向都产生了影响,在职业选择上呈现一定的趋向。
(一)目前就业形势普遍乐观,还未明显感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对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的态度调查发现,相比较疫情前有些微妙的变化,感觉就业形势一般的学生有所下降,占51%。乐观的人数略有增加,增幅6.0%,占38.3%。感到悲观毕业生增加5.6%,占11.9%。
对于就业心态而言,48%的少数民族毕业生自信能找到满意工作相比较疫情前仅下降2%,感到非常焦虑和茫然人数增加6%,占34.3%。没有多考虑,认为反正总能找到工作增加5.6%,占17.3%。
由此这两项调查可以得出:还未返校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对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乐观。眼下他们最关注的是尽快完成毕业论文、实习,顺利毕业,大部分毕业生自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没有明显感到疫情对于就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回新疆就业人数增加,就业更加务实、求稳
对于是否回家乡就业,疫情前后对比发现,学生打算回新疆就业的人数有所增加。由疫情前的71%增加到目前的78.5%。相应的,计划留在内地就业人数有所下降,占21.5%。
计划回疆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为支援家乡建设、由于乡情和亲情的需要和认为家乡有发展机会,占60%以上。疫情后选择为适应家乡的风俗习惯以及在家乡找对象和结婚的回疆原因的增加了5.3%,这两项占25.5%。由此看来,疫情的发生使得毕业生择业更加现实,考虑身边父母的建议及未来结婚的人数增加了。
计划留在内地工作的主要原因是未来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内地城市发达、可以高品质的生活,占71.6%。为工资相对高和为了子女受更好的教育选择留在内地工作的分别占18.4%和12.4%,后者增加了6.8%。由此看出,内地城市的发达和高收入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不少想留在内地工作的学生表示在内地工作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后再回新疆发展会更有优势。同时,仍有小部分毕业生考虑的比较长远,留在内地发展也是希望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在职业选择方面,少数民族毕业生考虑最多的因素是所在城市、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与稳定性,这和疫情前对比有些改变,职业的社会发展与地位这个因素退出了第三名。工作与兴趣相投、实现自我价值等因素也成为影响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因素。由此看出,目前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理念更加理性,既关注当前实际,也将目光放的长远。
目前月薪期待在3000元以下占2.9%,3000-5000元的占33.7%,5000-7000元占48.7%,7000-9000元占9.3%,9000元以上的占5.5%,由此看来,80%的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月薪期待是3000-7000元。这样的收入是比较符合新疆实际水平的。
对于职业选择,求职和考研的毕业生分别占80%和8.6%。和疫情前相比选择求职的毕业生占比增加了14.6%。考研的学生下降12.3%,仅占8.7%。创业的人数小幅增加,占7.1%。参加工作成为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的首选目标。我们发现,有考研意向的学生也有小幅上涨,主要集中在医学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像临床、中医专业的毕业生更想到大医院去工作,由于要求大都是研究生学历,因此医学类学生考研的积极性较高。从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少数民族毕业生考研的情况来看,近年来,考研的学生逐渐增多,但是整体过线率并不理想。
疫情后求职的毕业生选择在政府机关及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为56.7%,增幅7.2%。当前,选择到大型国企工作的占比19.6%,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等占13.14%,自由职业占4.81%,自主创业占4.49%。直接选择去村委会、社区等基层工作的人数仅占1.28%。由此看出,工作是否稳定仍是毕业生最看重的因素,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企是少数民族毕业生最想去的地方,直接选择去村委会、社区等基层工作的毕业生较少。
(三)到基层就业的接受程度提高
3月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到聚力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到现代农业、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就业创业。对于到基层工作态度,60.3%毕业生愿意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25%认为毕业生暂时可以到基层立足,找到好工作了再换,相比增加10%;认为实在找不到工作时,勉强可以接受占13.14%;1.6%坚决不做,又苦又累,又有损大学生形象。
若求职较为困难,乐于接受到小城镇及乡镇就业的占一半以上,实在没有机会可以接受的占40%,坚决不接受的占6.7%。
由此看来90%以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并不排斥基层工作,实在找不到满意工作,也会乐意接受到小城镇或者乡镇工作。大部分毕业生表示从基层干起可以积累经验,如果有更好的职位会考虑再更换。
(四)对现场招聘较依赖,对网络招聘使用不高
教育部规定教育系统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之前,要暂停举办各类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要充分利用部、省、校三级联通的就业网络体系以及社会招聘网站。江西省教育厅利用“江西微就业”移动服务平台,通过搭建网络平台为毕业生找到匹配的企业招聘岗位。高校也加大线上发布信息的力度,3月以来各高校组织“春季网络招聘会”活动。前期在毕业生进行对“江西微就业”公众号进行了广泛宣传,对毕业生的使用情况调查发现:45.5%的学生认为平台较少使用,31.4%认为没有多大的作用,20%的毕业生认为使用后很有用。经与学生沟通得知,平台上新疆的招聘单位和岗位较少,对于大部分计划回新疆找工作的毕业生来说使用意义不大。
从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来分析可以看出,想通过校园招聘会、宣讲会,人才网站以及社会招聘会获取就业信息等仍是主要方式。通过对比发现疫情后使用人才網站获取信息的比例仅增加了2.4%,占26.9%。由此得出,少数民族毕业生对现场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会比较依赖,还没有较快适应疫情特殊时期求职方式的转变,依然认为传统的校园招聘会才是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特殊的时期,2020届内地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对即将面临的就业形势心态较为平和,当前最为关注学业完成情况,还没有强烈的感受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在职业趋向上学生选择回新疆就业的人数明显增加,工作是否稳定仍是毕业生最看重的因素,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企是少数民族毕业生最想去的地方。但直接选择去村委会、社区等基层工作的毕业生较少,若实在就业困难,怀着积累经验,先就业再择业的心态也能接受去小城镇及乡镇就业。目前,少数民族毕业生利用各类网络招聘找到工作较少,现场招聘仍是学生较为认可的方式。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作为内地高校里一支特殊且重要的就业群体,应当受到新疆和内地省市两地政府以及内地高校的高度重视,将国家各项稳就业政策落实到位,同时积极创新的开展对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跨区域回新疆就业的帮扶。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扩大毕业生获得新疆就业信息及各类基层服务项目的宣传力度,并适当的向内地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倾斜,如:“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以及“特岗教师”等,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服务新疆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内地高校要加快组织各类现场招聘活动,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求职面试技巧、公务员考试等需求进行培训,提升参与就业竞争的信心,引导学生以务实心态积极面对当前就业选择。同时,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应发挥就业主动性,转变就业观念,认清就业形势,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自身优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抓住国家各项“稳就业”政策所带来的机遇,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2019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思想政治工作)课题项目“丝绸之路”核心区下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研究(项目批准号:SZZX90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举.内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愿与困难调研[J].中国民族教育,2018(06):35-37.
[2]方荣锋.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初次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以陕西省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7):40-42.
[3]冉红卫.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高教论坛,2017(12):116-118.
[4]陈炳权.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2):28-3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3265/202003/t20200306_428194.html/20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