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我”:支持儿童学习的课堂文化建构

2020-08-10力新兰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堂文化

力新兰

[摘要]任何课堂教学改革,如果没有真正深入并触及课堂文化,就不可能达到彻底变革。课堂文化是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也可以说课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本文从“三我”课堂的模式建构、实施方式两个方面阐述如何改革课堂教学,让学习真正的发生,从而建构起真正支持儿童学习的课堂文化。

[关键词]课堂文化 我能展示 我会合作 我来表达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陈部长的“课堂革命”告诉我们:课堂的模式基本决定着未来人才的培养模式,课堂不改变,未来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无法改变。鉴于此,笔者在思考,要想改变课堂,我们得问问课堂的主体对象——学生,他们是怎么学习的?怎样的课堂才是他们向往的课堂?儿童向往的课堂应该具有怎样的文化特质?

一、“三我”课堂的模式建构

美国国家研究协会在2000年出版的名著《人是如何学习的》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学生积极活跃地投入学习的过程(如讨论、质疑、小组合作、批判等),而不是被动地坐在一边听讲时,他们更有可能避免死记硬背而走向更高层次的理解和更多的整体发展。”怎样的课堂,才能成为学生“积极活跃地投入学习的过程”呢?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思考、尝试、反思,提出了“三我”课堂教学模式。

“三我”课堂模式就是支持学生在每一节课中积极地、主动地进行“我能展示”“我会合作”“我来表达”的“三我”学习方式。“我能展示”是每一节课开始的3分钟,学生自由组成展示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题可以是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展示,也可以是主题性系列展示,比如“汉字的故事”“成语故事”等。“我会合作”“我来表达”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任何环节都可以实施,合作要有明确的要求,合作后的学习成果要通过小组成员的表达向全班展示。“三我”是对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最有力的回答。“我想怎样学?我能得到怎样的帮助?我喜欢和怎样的伙伴一起学?”只有把这些问题的回答权、运行权交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才会是“我”的课堂。“我”的课堂,“我”的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二、“三我”课堂的实施方式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主路径,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如何实施“三我”课堂呢?

1.我能展示

“我能展示”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作为学校的教学制度之一规定:每一位教师都要指导、引领、帮助学生用好这3分钟;每一门学科都必须要实施好这3分钟;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展示这3分钟。

李同学在班级里成绩一般,生性腼腆,没有自信,但是她很努力,很认真。有一天她到办公室交作业本,交完后老师总感觉她欲言又止。老师问她有什么事,她问:“老师,下周一是不是轮到我演讲啦?”老师算了下时间,说:“是的,你准备好了吗?”她笑着说:“我准备了几个星期了!”老师鼓励道:“那我相信下周一我们一定能看到你的精彩!”李同学兴奋地跑出了办公室。周一的演讲,李同学果然不紧不慢,还和台下的同学互动,讲得特别清楚,获得全班同学和老师长久的掌声。隔了几周,老师和李同学的妈妈聊起这事,她妈妈说,她在家里准备了很久,从上台的方向、步伐、手势,到与同学的互动设计都考虑了很久,还请教妈妈。笔者想对于李同学,这样的学习一定是深刻的、长久的,值得留念的!

像李同学这样的学生还有许多,他们在展示中成长着、收获着。在“我能展示”的实践中,老师和学生共同开发了诸多适合本班、本年段的微课程,如“画家的故事”“名人与我面对面”“超级黏土变变变”等。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又是多彩的,“我能展示”就是让学生充分展示其该有的自信、丰富与美丽。“能”不仅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学习状态,更是生命的美好绽放。好的课堂就是要到生命里去。“我能展示”就是“从学习中来,向生命里去”的课堂模式的新表达。

2.我会合作

著名教育学者约翰逊和霍勒别克将合作学习定义为:“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合作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最佳学习效果”是每一位教师致力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因此,面对老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的现状,学校提出了每一节课要尽可能地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把“我会合作”作为课堂教学的规定动作。安排小组合作必须具备以下几点:(1)有合作的需要。“问题”是合作的前提,学生学习中有了问题,一个人通过学习难以解决,只有同伴互助才能解决的问题,适合小组合作来学习;或者说合作学习更能激发儿童参与学习的兴趣,更能体现学习的效果等。(2)有明确的分工。也就是确保人人都在学习,人人都有收获,彼此相互促进和发展。(3)有具体的要求。要求具体,小组成员才能明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等。(4)有效果的呈现。合作学习后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新的思考,或者说又出现了什么新的问题,都由小组成员走上讲台共同向全班同学汇报,并能与他组成员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促使学习走向更高的阶段,更深的层次。(5)有即时的评价。评价什么?当然是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每位成员参与了没有,完成了什么任务,自己有什么收获,向同组成员学到了什么,提出了什么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等等。设计相应的评价表,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老师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小组合作的评价表给予每个学生准确而有鼓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真正的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教学行为,一种课堂理念,更是一种文化。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课堂是开放的,思想是自由的,老师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与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言论自由,彼此尊重,真诚相待。

3.我来表达

“我来表达”是课堂模式的又一建构。它既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相互关联。“独立存在”指的是任何一节课,都必须有大量的时间,足够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张开嘴巴说话,说自己的观点,说自己遇到的问题,说自己对同伴观点的看法,说自己的学习过程;“相互关联”指的是它不是独立存在于一节课当中的,它必定是整节课有机的组成部分,可以是在“我能展示”后对展示者的认可与评价,可以是在“我会合作”后阐述自我学习、认知、收获的过程,可以是在一节课学习即将结束时对新问题的发现与思考……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长期的语言表达训练是提升学生思维最直接、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同伴的意见中肯定、赞扬、质疑、推理、分析、概括等,它们必须成为“我来表达”建构中最重要的内容。在此环节,特别要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对话意味着他们会互相倾听,互相学习;对话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不会停留在老师教的层面,更注重的是自我学习;对话意味着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发展、丰富、深刻。老师要对这样的“对话”进行适时点拨,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把学习的进程引向新的境界。这样,“我来表达”的操作就不再是模糊的、不着边际的,而是清晰的、可操作的。

“我来表达”是一种主动的投入,是一种自信的参与,是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生命状态,是自我生命美好的外在表现,“我来”就是儿童学习的秘密:我有了想法,我愿意交流,我希望分享,我可以成为你的老师……把表达的时间、空间、权利等充分地交给学生,这就是一种为儿童学习的支持。这种支持,一定会助力儿童学习的真正发生。

“三我”课堂,既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上适合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有着其独特的适合改变与发展的教学模式。普遍意即适合于各门学科,各种课型;独特意即它又适合于每一个学习中的儿童。这样的文化既有其固定的模式,又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三我”的基礎之上,我们又提出了多个“我”的存在,如:我想分享、我愿挑战、我来实验、我能拓展等。

课堂的文化应该是学校的文化,教育的文化,未来人才培养的文化。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三我”课堂,它是让学生的生命得到润泽,精神上得到解放,身心得到舒展的课堂,但它又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模式,更是一种以儿童为本的校园文化的建构,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文化的建构。

猜你喜欢

课堂文化
物理课堂文化的构建
浅谈体育课堂文化构建
学习共同体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文化建设研究
论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文化的构建
构建“和育”课堂体系 形成惠风和畅的课堂文化
高中英语课堂文化的构建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