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服务推动商贸流通发展问题探析

2020-08-10郝全越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流通业商贸流通

郝全越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21)

我国金融服务推动商贸流通发展基本现状

(一)金融服务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持续发展壮大

自从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金融业和商贸流通业逐步对外开放。随着金融业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都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消费方式不断升级,给商贸流通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在金融服务的推动下,商贸流通企业流通方式、流通渠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根本性变化,新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运营模式逐步加快应用。商贸流通网络加速延伸,物流服务更加高效,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有效满足了人们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推动我国消费水平的高质量增长。商贸流通业的贡献力持续提升,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相继成长,在稳就业、稳增长、稳外贸、稳预期等工作中发挥突出作用,商贸流通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2012-2019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规模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二)金融业服务商贸流通业模式和形式不断创新

近年来,中央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出一系列部署,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推动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商贸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搭建“政、银、企”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商贸流通企业和金融企业之间的对接,一些企业融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为金融服务商贸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政府相关政策扶持下,金融业和商贸流通产业融合步伐不断提速,信贷支持、担保抵押、上市融资、保理、保险等服务方式不断推广,金融服务商贸流通的产品领域、范围、形式持续增长。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金融产品融入更加便利,产品种类、服务范围、覆盖领域持续延伸,基本实现商贸流通产业企业链、供应链全覆盖,有利推动商贸流通产业变革。服务中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融资担保机构发展迅速,机构数量不断增长,服务模式和形式不断创新,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商贸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社会商品流通日益活跃,推动实体经济不断发展。

(三)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发展逐步常态化

信息技术成为金融服务商贸流通业的催化剂,推动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加快传统商贸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商贸流通业与金融业、制造业包括农业的融合,有效打通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金融服务方式和领域更加多样,商贸流通引导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作用凸显。随着移动网络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金融商贸流通的信息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将进一步完善,金融融入商贸流通发展将逐步实现常态化,将进一步推动现代商贸流通发展壮大,有效发挥促进消费、改善民生、活跃经济的功能,推动我国由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不断迈进。

我国金融服务推动商贸流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服务推动商贸流通发展的环境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完善

我国金融服务推动商贸流通发展起步晚,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有欠缺,现有一些法规制度已经不适应金融服务商贸发展的要求,适应新的发展变化的制度还难以出台实施。政府相关监管职能分属不同机构,特别是金融监管机构,与商贸流通管理协同联动机制不完善,存在“部门墙”和“信息岛”,管理体制机制没有完全畅通。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金融服务融入商贸流通发展的程度也不均衡,发达地区融入较快较深,欠发达地区融入较慢较浅,对金融服务商贸流通机制建设不够,缺少战略规划和统筹管控,金融服务商贸流通运行不畅。金融服务推动商贸流通发展管控不到位,一些市场经营风险难以回避,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商贸流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较低,部分地区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建设滞后,市场竞争各类违约失信现象屡屡发生,与金融服务的要求严重脱节,诚信环境体系亟待完善。

表1 2012-2019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规模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化情况

(二)金融企业服务商贸流通发展意愿不强

金融企业对风险问题非常关注,商贸流通企业涵盖业务面很广,经营风险较大,企业风险管控体系还不够完善,尚未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特别是一些中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往往更大,一旦爆发会给金融机构经营带来巨大冲击。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经济、虚拟经济企业不断涌现,各种新经济新业态层出不穷,这些企业往往前期资金投入低、回报率高、资金回笼快,金融企业资源流入愿望比较强烈,金融企业更愿意把资源投入这类企业。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商贸流通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获得融资的手段非常单一,吸引金融服务能力不强。同时,金融服务商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发挥不够,相关信用体系、标准规范、市场规则等方面存在盲区,直接导致金融业和商贸流通业融合互动不深入,彼此缺乏足够了解互动,平台作用需要不断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对金融服务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相关奖励政策、优惠措施不到位,一定程度也影响金融企业的服务意愿。

(三)金融业和商贸流通业及相关产业协同创新性不够

随着经济发展,商贸流通业和金融业都处在转型发展关键阶段,金融企业服务商贸流通企业的模式比较单一,金融产品缺乏创新,束缚了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能力。银行、保险、证券等企业受管理体制束缚,更关注风险和效益,所以仍然沿袭多年传统,没有真正面向商贸流通业的痛点和需求,创新产品推出少,而且部分金融产品准入门槛高,条件也比较严苛,把一些中小微商贸企业挡在门外,导致产品创新和客户需求严重脱节,不适应现代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要求。从商贸流通企业角度看,管理创新能力滞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核心竞争能力较弱。一些企业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低,经营模式和整体水平也不适应金融服务的要求。金融业和商贸流通业整体协同创新不足,彼此换位思考不够,信息难以实现共享,一些先进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缺乏创新动力和机制,以致金融产品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四)中小微商贸流通企业仍然受到融资问题困扰

我国中小微商贸流通企业数量庞大,一些企业没有摆脱传统运营模式,人员密集、成本很高,资金占用较大但盈利能力较弱,创新能力不强,经营风险比较突出,难以满足金融企业和金融产品的要求,一直受到资金问题困扰。新兴产业领域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贷款、融资同样比较困难。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等行业受到的冲击更大,经营陷入困境,筹资融资渠道变窄,部分企业经营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引入金融资本难度更大。此外,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融入企业的渠道不畅,一些游离资本难以参与企业经营,导致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发展的人才缺乏,特别是精通金融熟悉商贸的国际化高端人才不足,导致企业缺乏发展后劲和创新能力,也阻碍了金融与商贸流通共赢发展。

我国金融服务推动商贸流通发展策略

(一)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推动商贸流通发展的外部环境

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深化政府主管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职能改革,强化服务职能,理顺监管体制,简化行政审批,提升治理能力,适应当前商贸流通发展新形势,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持续优化外部环境,逐步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推动商贸流通政策体系。健全监管协调机制,完善相关监管部门整体协同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决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而形成常态化协调机制。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发展,规范金融业务,提高监管透明度,努力提高金融效率和服务商贸流通发展的能力。健全完善金融服务商贸企业风险管控机制,加强对金融服务商贸流通风险领域的监测分析,动态排查风险隐患,重点关注大额授信管理、委托贷款、票据业务、股权投资等领域,督促金融机构和商贸流通企业做好应对预案。完善商贸流通企业信用保障体系,利用大数据健全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并与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企业共享相关数据信息,进一步规范企业运营和市场竞争,严格企业经营资质和市场准入条件,督促商贸流通企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健全考核机制,依法合规经营,促进金融业和商贸流通业实现共荣发展。

(二)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商贸流通业结构,不断提升金融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能力

积极研判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业的冲击和影响,进一步深化金融领域供给侧改革,补齐发展短板,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构建市场化金融服务体系。瞄准金融服务商贸流通的薄弱环节,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服务重点,优化融资结构,为商贸流通业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服务。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国家商贸流通经济发展布局,统筹区域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商贸产业发展,围绕重点地区、重要城市、重要领域的商贸发展需求,深度融入扶贫攻坚、乡村振兴、长三角珠三角一体化等战略,为商贸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提供金融支持。对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企业、中小物流企业、民营企业等,坚持精准支持,通过多种优惠措施,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帮助企业纾难解困。要注重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持续完善资本市场,构建开放活力的市场体系,拓宽商贸企业融资渠道。

(三)协同开发金融服务商贸企业特色产品,不断扩大金融服务商贸企业发展空间

金融机构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更加注意尊重市场规律,打破固有经营模式,积极面向商贸流通领域重点需求,突出产品实用性,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要坚持创新创造,提高对商贸流通市场的灵敏度和反应力。要对商贸流通领域的金融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抓住抵押担保、资产评估、信贷支持等环节,针对性开发创新型金融产品,构建银行信贷、股票市场、风险投资、债券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商贸流通企业要主动作为,坚持创新变革,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探索实践与金融企业合作新途径新领域,采取合资合作、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市融资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发展渠道,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政府要加大对商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在税收减免、资金支持、公共服务、产业基金等多维度给予支持,切实发挥政策效用。加强对社会资金、民间金融、各类资本的引入,积极利用政策工具,开辟服务渠道,加强对产品有市场、技术有创新、市场有前景的商贸企业的支持,有效吸引金融资源流向商贸流通企业,为商贸流通发展注入力量。

(四)积极搭建金融服务商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金融商贸企业融合发展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是金融服务商贸流通企业的重要媒介,要注重发挥平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金融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加强常态化交流对接。致力推动信息交流共享和全面了解,一方面推动金融机构全面了解商贸企业的金融需求,有效防范重大经营风险,及时提供针对性强的服务;另一方面便于商贸企业掌握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拓展合作渠道和途径。致力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发挥好平台集聚各类资源的优势,将银行、保险、担保、融资等相关金融机构联系起来,针对商贸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提供一整套金融服务方案,增强商贸流通业活力。商贸流通企业要深入研判经营形势,明确战略方向和发展定位,始终坚持诚实守信合规经营,努力提升经营品质和经济效益,为金融服务提供良好的业绩支撑。金融企业要及时密切跟进商贸企业发展,坚持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努力开发适应业务特点的金融产品。同时,要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控,确保金融服务体系稳健运行。要加大人才开发培养力度,面向金融服务商贸流通业的战略需求和现实需要,构建金融商贸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五)积极拓宽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商贸流通企业国际竞争力

商贸流通业竞争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集中反映,跟技术进步紧密联系。要紧跟全球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步伐,大力推广应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首先,要利用先进技术加快金融服务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大力推广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积极推动商贸物流一体化,构建高效安全畅通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迈向价值链产业链高端。以互联网金融为突破口,应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努力打造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第三方支付、信用结算等新业态,大力拓展金融服务模式,促进金融业与商贸流通业深度融合。针对中小微商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致力搭建企业间互信桥梁,建立化解商贸流通融资风险机制,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困难。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引导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搭建贸易合作平台,促进国际金融交流合作,激发贸易流通活力。注重发挥商贸流通龙头企业作用,整合相关产业资源,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形成规模效应,实现集群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打造国际商贸流通知名品牌。

猜你喜欢

流通业商贸流通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