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升级与流通创新协同发展模式分析

2020-08-10博士生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流通升级变量

李 娜 博士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2488)

引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商品市场的发展逐渐向愈发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流通领域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打破了公有制商业“一统天下”的局面,流通领域呈现多种经济成分齐头并进,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当前,流通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随着消费品由数量短缺向供给充裕转变,消费拉动型经济使得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作用更加直接。由此带来城乡消费市场结构优化发展、消费结构转型调整、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当此新常态经济时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对传统流通产业的创新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调消费升级带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的发展理念使得我国流通现代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纵观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历程,“流通无用论”和“流通从属论”的流通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被现代流通领域的“流通支柱论”等学术成果代替,相关学者不断阐述流通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性作用,其中部分学者对消费与流通创新的重要关系进行了研究。比如Wood(1999)的研究认为“大流通”是市场经济繁荣的最直接体现,不仅能够促进生产环节发展,还能够影响下游消费。Hackman(2009)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企业效率、消费者效用之间关系,解读了流通企业创新与消费者消费升级的关系。Theodoridis(2009)分析了流通创新的溢出效应,指出了这种流通溢出效应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价值。而国内学者在相关内容的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在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切入角度都更加丰富,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贴近国内的经济发展特点。部分学者针对流通创新对消费增长进行研究,比如王喜(2019)利用DEA模型分析计算了国内近10年来流通与消费数据,表明了流通业技术扩散与组织创新对消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张景先(2019)对流通创新与消费升级的互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并就二者的发展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冉净斐(2008)、文启湘(2010)等以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式对流通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流通创新发展与消费增长升级存在正相关关系。江彤(2014)使用消费函数理论从传统理论角度分析了收入、资产及消费惯性的关系,进一步证明了流通创新对消费升级具有的积极作用。

综合来看,当前针对流通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对流通创新与消费升级的互动关系研究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因而本文从消费升级与流通创新的协同发展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二者的结合与发展。

消费升级与流通创新的协同发展:理论视角

(一)消费升级对流通创新的影响性分析

消费升级给流通产业创新提供原动力。众所周知,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居民消费始终与流通产业有着密切的关联,流通产业为实现居民消费增长、改善消费环境而服务。而消费升级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消费者流通购买力的增强、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发展。比如,现代消费者普遍有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流通领域为了更好地响应消费者需求,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在零售业、物流业、餐饮业等不同的行业开始信息化创新、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创新等,促进诸如流通技术发展、流通基础设施完善,继而提高流通产业整体发展创新水平。因此可以看出,消费升级带来的消费市场扩大、消费需求高涨是流通产业创新的原动力。

消费升级中的消费观念转变为流通创新提供环境。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发展理论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而包括采用一种新产品、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市场、实现新的生产组织在内的创新途径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外部市场对创新的需求,即所谓创新环境。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转变是引导创新的重要过程。消费者从理性消费观念向“感觉”消费观念转变的过程中实现了电子商务、手机支付、冷链物流等流通技术的创新。而当前消费者进入“价值”消费理念时代,对产品与服务的主观体验更加关注,甚至超过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一些消费者超前消费、享受型消费的理念也使得流通领域面向价值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众多的服务增值渠道,实现了与消费者的良性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大数据物流、O2O电商、近场流通等创新为流通企业的持续发展带来动力。

(二)流通创新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性分析

流通创新向消费领域逸散创新影响,激发消费者消费动机。流通业作为衔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在创新的过程中能够产生许多具有附加价值的服务和商业模式,并通过营销平台的帮助对消费者产生消费升级的影响。比如创新型批发零售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搜集网购消费者的消费诉求和消费变化的方向等相关信息,为消费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购物建议和消费场景,使得消费者更愿意不断扩展自己的消费需求,继而实现消费升级。

流通创新不断降低消费成本,促使消费升级。在流通创新的过程中,渠道资源、资本、人力资源的整合十分明显,创新的本质便是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系统总体产出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强化流通过程中的技术应用、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社会成本,消费者需要为消费行为支付的额外成本减少,从而提高了消费者消费的意愿,刺激了消费水平,最终引致消费升级。比如在现代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过程中,通过“线上购物、线下物流”的方式减少了消费者购物的时间成本;通过大数据物流和供应链物流对消费者需求进行智能匹配可以减少消费者购物的机会成本,实现最佳的购物体验。因而在流通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消费者的消费升级也将日趋明显。

消费升级与流通创新的协同发展:实证视角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研究消费升级与流通创新的协同发展模式,只有分析明确消费升级与流通创新的互动关系及相互影响才能进一步探索其协同发展的可能。但是目前流通产业的标准定义尚未明确指出流通产业所包含的具体行业,因此无法从统计年鉴等官方资料中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为了更好地提高实证分析的准确性,选取批发零售业、物流业、餐饮住宿酒店业三个典型流通行业的数据为定量研究的样本数据,并依据学者宋则的权威文章《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中对流通创新设定的“流通创新指数(CI)”作为本文评价流通创新的基础。此外,居民消费升级同样是一个较难量化的变量,一些文献中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人均消费额数值作为衡量消费升级的数据,但由于这类数据只能部分地展现居民消费变化的特定层面,无法全面而准确地概况消费升级这一宏观变量的全部内涵。鉴于目前学界尚未对消费升级的衡量做出明确界定,相关学者的研究在本文的研究背景下显示出了较大地不适宜性,因此笔者考虑以2005-2018年间全国居民人均全年文教娱乐消费占人均全面总消费的比例定义“消费升级指数(CU)”,通过量化分析的方式提高研究的可靠性。本文的部分原始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8)》和商务部网站。为了消除因物价或汇率变动导致的方差变动,以1978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基期(100)对所有数据进行换算,得到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根据表1的数据可绘制出两个变量的时间趋势图,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2005-2018年流通创新指数和消费升级指数变化趋势

表1 我国2005-2018年流通创新指数和消费升级指数

结合表1和图1可以看出,2005-2018年我国流通创新指数和消费升级指数大致呈现同方向变动趋势,流通创新指数规模较消费升级指数更大,说明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二)模型构建

在研究两个时间序列变量的互动关系时,大多数学者常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选择构建流通创新指数与消费升级指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利用Statal 2.0软件对变量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进一步揭示流通创新与消费升级之间的相关关系。VAR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假设y1t,y2t存在关系,建立AR模型如下:

推广到多变量K阶滞后的VAR模型为:

针对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建立双变量VAR模型将如(1)式所示:

其中,y表示的是被解释变量,在本文中为居民消费升级情况(消费升级指数表示);x表示解释变量。α为常数项,ε为随机干扰项。为了定量验证消费升级与流通创新之间的关系,根据本文研究的具体问题,将回归模型写作如下形式:

其中μ为误差项,β0、β1、β2分别为对应项的系数。

(三)平稳性检验

本文研究的两个变量lnCU和lnCI均经过对数处理,通过单位根检验判断lnCI的平稳性,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表2的数据显示DF统计量为-3.029>-3.283,Pvalue为0.9200,说明lnCI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无法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故为非平稳序列。采用更高阶的ADF检验验证变量之中是否存在自相关的扰动项。依次令P^=8、7、6、5、4、3,进行ADF检验,得到一阶之后项均不显著,故令P^=2,得到表3所示结果。

由于ADF统计量Z(t)=-0.295>-3.283,且最后一阶滞后项显著不为0,故其在1%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得到流通创新指数为二阶平稳序列。进一步地还可验证其二阶差分序列平稳,综合来看,流通创新指数序列为二阶单整序列。

同理,对消费升级指数同样进行ADF检验,同样证明其为二阶单整序列,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在此处不再赘述。

(四)模型滞后期的选择

得到平稳序列后,对VAR模型的滞后期数进行确定,得到表4所示不同滞后期的信息准则结果。表4的结果显示,在不同信息准则下,滞后3期的数据较为合适,因此应该建立滞后3阶的向量自回归模型。

(五)Granger因果检验

本文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验证消费升级与流通创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表5所示的结果。从表5可以看出,消费升级和gdp的增长都是导致流通创新的Granger原因,也就是说对于流通创新的解释程度,引入其序列的滞后值具有非常显著的提高作用,该结果与上文的理论分析一致。即,对于流通创新而言,消费升级对其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居民消费升级在5%的水平上是流通创新的Granger原因。

表2 流通创新指数的单位根检验

表3 流通创新指数的2阶单位根检验结果

表4 不同滞后期的信息准则结果

表5 消费升级与流通创新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表6 方程中的变量回归结果

(六)模型的回归分析

使用Eviews软件对前文设立的计量经济模型:lnCU=β0+β1lnCI+β2gdp+μ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以上结果表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Raquared=0.95450,说明模型拟合优度较高。进一步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表6所示的结果。表6中B值衡量了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贡献程度。其中,居民消费升级1%,相应地将会促进流通创新水平(以流通创新指数计)0.067%。这一结果也再次验证了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论:消费升级与流通创新发展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且现代流通产业发展过程中现代化水平越高,在促进区域内居民消费升级方面的价值越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二者的协同发展具有相应的价值。

消费升级与流通创新的协同发展模式相关建议

(一)以流通创新为抓手建立良好的消费环境

居民消费升级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消费理念和消费需求的转变,而消费环境是消费者产生消费需求的重要外部条件。缺乏良好的消费环境,消费者将无法提升消费欲望甚至限制自身消费水平的提升。在流通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通过持续地流通创新实现消费环境的完善具有重要价值。

一方面,政府各级部门要重视流通创新的市场价值,通过积极落实技术投资、招商加盟,提高区域流通服务业的整体发展实力,诸如引入新零售,为新型电商、旅游服务业提供发展机遇,在金融政策、财税体制等多个方面为相关企业提供有力支持,引导流通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价值创新,继而提高流通创新的整体水平。有望通过流通创新的溢出效应对与消费者消费密切相关的环节产生持续地影响,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扩张其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通过需求与供给的灵活变动实现市场正常运行,这是市场经济理论中对市场作用的直观论述。流通产业的创新建设同样应该重视市场的作用,要明确研发和生产的动力都来自市场的有效需求这一基本事实,努力协调产业内各企业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市场,通过交流合作促进区内资源的利用,创造良好的价值。

(二)充分释放消费升级对流通创新的推动作用

在消费经济时代下,消费升级对于流通业创新发展和实现良好的业态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随着流通产业在居民日常消费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通过消费促进流通创新便具有重要的价值。因而需要合理引导消费升级,通过消费升级来为流通产业创新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在这一过程需要更加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通过各种手段鼓励消费升级。消费型社会文化的建设需要重视消费市场可持续发展,通过机制创新和服务升级等方面来吸引消费者实现消费需求增长,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在健全市场交易机制、加强消费市场监管的基础上为居民普及消费文化,介绍新型消费途径,比如将小额普惠金融引入乡村消费市场,鼓励消费者通过信贷的方式提高消费水平,引导居民超前消费,提高消费意识。继而拉动内需,激发流通产业更高的价值创新能力。

其二,制定合理的消费升级政策,注重提高全社会消费能力升级、促进技术进步并优化供给结构和改善社会制度环境,充分促进流通、生产、消费三个环节的彼此协作,实现价值链的联动机制,通过消费的不断升级为流通产业的创新积蓄力量,继而形成二者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流通升级变量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回暖与升级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商贸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