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欣赏,让音乐课别具一格
2020-08-09许婧
许婧
摘 要 当前,随着我国素质化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们对小学音乐的课程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其中,古筝作为我国民族音乐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古筝音乐融入于小学音乐课程中,能够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水平,加强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并进一步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关键词 古筝;音乐课堂;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9-0161-01
在现代化的教育中,为了更好地发展古筝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古筝则显得极为重要,其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古筝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古筝音乐的魅力,体会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内涵。通过让古筝走进课堂,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到民族文化的意义,这对发展古筝音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当前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古筝已逐渐走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让音乐课更显得别具一格,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更好地开展古筝音乐则成为广大教师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效开展古筝音乐课堂的策略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一、激发学生学习古筝音乐的兴趣
对于古筝音乐来说,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开发大脑、挖掘潜在的能力,促使学生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开展古筝音乐教学,教师应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古筝音乐学习的兴趣,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兴趣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对新鲜的事物都会充满好奇心,此时教师则可以利用古筝的神秘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来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对于古筝音乐来说,其声音比较独特、旋律比较优美,当触碰到古筝的第一根弦时,学生往往便会感到非常地新奇,也会被古筝独特的声音所吸引,从而增强学生对古筝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来进行有效地教学。比如由于小学生才刚刚开始接触古筝学习,此时教师则可以进行一些旋律比较简单且朗朗上口的曲子,对于简单的曲子学生也很容易熟记于心,并有将其弹奏出来的欲望,如此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心对古筝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为了进一步使古筝音乐教学达到别具一格的效果,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还需要对音乐的教学环境给予一定的重视。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往往能够使学生更加轻松自在地进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对于古筝音乐的学习来说,良好的学习氛围往往能够达到比较良好的效果,进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古筝音乐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教师应首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能力给予一定的关注,以采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来开展教学。其次,对于古筝音乐来说,其具有的音乐形式也比较多样,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应用古筝课程的内容来增强音乐课堂的气氛,比如可以针对古筝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或者是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音乐教学手段来达到提升课堂氛围的目的。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加深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如学生在学习古筝音乐相关知识时遇到一定的问题,教师需要对其给予适当指导,增强学生对古筝音乐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良好的學习发展。
三、充实古筝音乐的课堂内容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开展古筝音乐教学,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艺术的欣赏力,在实际教学中其还需要对古筝音乐的课程内容给予进一步的充实,以完善古筝课程项目,为学生的古筝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一些古筝音乐教学来说,由于其存在的音乐内容比较单一且乏味,致使学生很难从教材内容中了解到古筝音乐艺术的内涵。因此,教师需要根据相关的古筝音乐教材来进行适当的扩充,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丰富古筝音乐的知识以及相关性的训练技巧,从而加深学生对这方面的认识与了解,深化对民族音乐的理解。
四、加强对教学技巧的讲解
对于民族音乐艺术来说,其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开展古筝音乐教学的时候,其同样也是一个创新的体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创造力给予一定的重视,以加强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再创造的能力。对于古筝音乐艺术来说,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此时教师则需要鼓励学生这种创新化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筝音乐的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地措施来发挥古筝音乐学习的作用,以为学生的音乐艺术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廖婧.文化认同视角下高校古筝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05):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