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偏差与纠正

2020-08-09朱瑞

读写算 2020年19期
关键词:纠正偏差情境创设

朱瑞

摘 要 初中教学情境创设是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是语文学科特点的要求,是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是语文教学实践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有利于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语文教学;情境创设;偏差;纠正

中图分类号:H09,T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9-0080-01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重视情境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在此背景下,情境教学成为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情境教学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本文基于初中语文教学情境创设存在偏差的分析,提出纠正对策,以期帮助教师创设有效情境,实现语文教学的最優化。

一、初中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与干巴巴的说教相比,利用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师生互动的合作情境,将学生带入他们所熟悉的美妙多姿的情境中去,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走近”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语文、体验语文,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有利于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本,都是作者从生活中精炼而来,选入中学语文的每一篇课文,也是编者以生活为基础精心选择的。教师适时地创设各种生活场景,善于用真实的环境感染学生,用真诚的情感打动学生,引导学生“入其境”,进而“会其意”。

(四)有利于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教学体现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而交往、互动是这种统一的实质。把教学的本质定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情境创设正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即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发展过程。在情境中,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偏差

根据笔者的观察,大多数教师愿意尝试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对情境创设的误读,导致语文教学情境创设出现以下偏差。

(一)情境创设随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稍加留意,就可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发现情境创设的身影,或者在课文中的边边角角处随意创设情境。笔者观察了10节语文课发现,教师在创设情境上,觉得哪种方法可能合适,就选择哪种方法。自认为必要时,就进行情境的创设。都是“跟着感觉走”,情境创设十分随意。

(二)“情”“境”无法交融

情境教学法离不开“情”与“境”,但是很多语文教师都将“情境”看成是一个词,只是为情境而创设情境,导致创设的情境无效。更为严重的是创设的情境中“情”与“境”无法交融,“境”中无“情”,为了“境”而忽略“情”;“情”中无“境”,为了灌输“情”而忽略“境”。很多时候教师过分强调“境”,忽视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曲解了课文的思想感情。这种无“情”的“境”,不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使语文课堂教学缺少人文气息。

(三)“境”“思”无法互动

教师在语文课堂情境教学中,总是有意或者无意地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很少能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在课堂情境教学中,教师的目的性太强,一心就是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的正确理解,从而对个别学生对自己在情境中所产生的独特的感觉置之不理,忽略有个性的见解,久而久之,学生会不再去思考,不会有深思,随波逐流。

三、纠正初中语文课堂情境创设偏差的建议

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偏差,笔者提出以下纠偏建议:

1.以境生趣,打造趣味课堂。首先,创新直观情境,激发学生语文求知欲。把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的可感、可视、可听、可触摸的形式,呈现给课堂中的学生,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其次,丰富想象情境,诱发学生好奇心。找好学生想象的切入点,使课文中所带给学生的画面不断扩大,细节不断增多,重新组合成一幅又一幅新的画面,在这些新的画面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联想。

2.以境促学,营造学习氛围。首先,加强师生互动,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形成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才愿意参与到情境中来,在情境中学习的同时激发出更大的学习激情。其次,加强生生互动,形成合作探究的融洽气氛。“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智慧是充满无限力量的,因此,在创设情境时加强生生互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善于利于这一点,让学生在集体这个大环境下产生互动,相互交流。

3.以境燃情,达到交融境界。首先,注重情境的感情性,把握文本情感。对于情境创设来说,“情”特别重要,绝对不能因为过分地强调“境”,而忽视“情”。其次,注重感情的情境性,联系文本实际。不能只顾灌输“情”,而忽视“境”的作用。根据课文的体裁、内容、重难点等具体信息创设合理的境,而且创设的情境要与文本内容相似,有共同点,不能毫无关联,这样诱发的“情”也会不正确。

总之,语文教学创设情境是大势所趋。当有效情境走进语文课堂,教学应让学生自己身临其境,从而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猜你喜欢

纠正偏差情境创设
50种认知性偏差
加固轰炸机
真相
浅议在教学中如何纠正学生的过错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