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导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思路

2020-08-09罗杰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罗杰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关注度的提高,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普及。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当代高中生不仅要应对高考这一关卡,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学科素养。除此之外,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当代高中生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其自身的身心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此,高中教师就应注重对高中生的心理关注,有效地对其进行优化。基于此,对如何在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引导下开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导向;高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高中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关注范围都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拓展,其开始由原本的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并且开始注重学生的心理發展。同时,在当前的社会中,已经有很多高中都能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纷纷开设与之相关的课程。实力较强的学校在校内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以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有效辅助。但整体来说,其中仍旧存在较多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发展也会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当前,高中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较多的缺陷,对学生所提供的辅助也无法达到一个实质化的状态,其整体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第一,到目前为止,虽然很多高中都开设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很多教师也都会对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普及以及渗透,但多数学校所讲解的课程内容都有一定的禁锢性以及错位性。比如说他们会把重点放在常见的问题介绍上,也会为学生介绍一些相对应的调试方法。例如,心理健康标准、自我情绪判断以及情感心理辅导。这些课程的设计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良情绪,也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疏导作用。但是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来说,这些课程会让学生站在一个负面的情绪上对自己进行审视,真正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会害怕自己被贴上有心理问题的标签,进而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而不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会认为这些课程的内容十分枯燥并且没用,从而会对此产生抵触心理,导致整体教育工作受到了限制。

第二,很多学校都会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程,甚至会为其配备相关的教材以及学时学分等要求。但综合来说,相当一部分学校都存在教育应用性不强的问题。一些教师甚至会将其视为一门形式化的课程或者是学分化的课程,在教学中会帮助学生画出考试重点,要求学生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背诵。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就违背了初衷。

二、积极心理学导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式

首先,在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优势,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点。总体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立的小星球,他们都有自己的优势,也都有自己的特长。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教师不要只是关注学生的缺点或者只是注重挖掘学生的问题,这样只会让学生越来越没有自信,认为自己没有特长也没有优点。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教师应站在一个积极的角度上,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完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思维,挖掘学生的综合潜能。此外,在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交流时,心理教师需要提前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类型进行了解,然后挖掘学生的正能量,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例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正直善良,在生活中乐于助人;有的学生虽然身体素质不好,但是他却很聪明,也经常会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等,这些都是学生自己独特的魅力。在与学生进行接触时,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闪光点,欣赏学生,让学生能够从心底喜欢自己,从而能够带着希望、带着快乐去开展自己的学习活动。

其次,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心理教师应注重诱导学生的积极情绪。站在积极心理学教育的角度上来说,诱导学生的积极心理情绪是整体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环节,同时也是决定整体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学生能够形成较强的积极情绪后,其个体的心理资源就会丰富,个人的心理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增强。除此之外,在诱导学生积极心理的过程中,学生本身所形成的认知领域以及认知思维都能得到有效拓展,使自身的抗挫能力以及抗压能力得到增强。例如,针对同一个问题,持有积极情绪以及持有消极情绪的学生所展现出的心理状态以及应对状态就会存在很明显的差异。消极情绪的学生会在事情开始之前就产生疑虑,认为自己做不好这件事情或者直接放弃;而对于积极情绪较强的学生来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困难或者是什么样的障碍,他都会主动迎接,并且会勇敢地站在困难面前,对其进行处理。所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品质。

再者,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关注学生的成功点。综合来说,当心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指导时,应注意增强学生的内在力量以及心理力量,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心理观念,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稳定保障。当前多数高中都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关注,也能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教育指导,但是很多学校却错误地将重点放在问题导向上,忽视了积极心理导向。换句话说,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会以问题为切入点,将教育的目标设定为如何解决问题,导致学生的消极情绪逐渐加深。但反过来,如果教师能够在问题出现之前站在积极心理的角度上对学生进行指导,那么所呈现出的教育结果将会是截然相反的。并且在积极心理教育指导的状态下,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以及价值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也能更好地应对自己的心理问题。

最后,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学校方面应注重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周围的各项条件以及各种环境进行有效了解,充分挖掘其中的有利因素,借此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同时,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发展性以及行动性较强的措施,以外部渗透以及内部引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指导,缓解学生的消极情绪,增强学生的积极意识,以此为学生提供更有力的支持。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心理教师可以与学生的学科教师沟通互动,使之能够多多应用一些激励教育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以及老师的认可,从而形成积极的价值观,逐渐成长为心理健康的人。

三、积极心理学导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思路

首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积极心理学的因素,借此对学生的情感以及思维形成有效熏陶。除此之外,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进行了解,有针对性、有创意性地进行设计,在校园文化以及学生生活中有效贯彻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罗列出相关的教学素材清单以及配套工具清单,定期将其上交给学校相关部门,要求其进行采购,以此对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形成有效的提高。针对教学能力以及经济实力较强的学校,也可以与当地的权威心理机构沟通,向其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也可以了解一些专业的心理互动器材,有针对性地选购,以此有效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效益。

其次,学校方面可以积极引进一些积极心理学资源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估。同时,针对学校内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方面可以定期引导学生开展心理问题咨询,通过直接接触或者是间接接触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为学生提供一些合理的心理指导建议,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身心素养以及心理健康程度。除此之外,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教师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尽量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来说,当前我国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度正在不断提高,网络中也有很多比较专业、比较权威的心理测试习题。所以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做一份相关的练习题,借此了解学生的基本心理情况,然后借助科学性的测试方法,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精准化检测,从而有效对其进行处理,也能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制止。

再者,学校方面需要积极主動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加强学生的积极观念以及主观能动性,及时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以及不良情绪。高中生开始正式进入青春期,会面临来自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很多变化,很容易就会产生一定的迷茫意识,从而演化成消极心理。当教师发现学生有类似的心理倾向时,一定要及时与学生沟通,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以及优势,以此让他们更加有信心地面对未来、创造未来。

最后,在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的政策引导,注重挖掘学生心中的积极因素。比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设置一个心理委员的职位,然后选择心理相对健康并且生活态度积极正向的学生担任这一职位。在日常教学中,心理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委员开展培训活动,为其讲解一些合理的心理疏导方法以及心理疏导技巧,使之能够直接与自己的同学进行沟通。当学生在面对心理委员时,所产生的抵触性以及紧张心理会较为明显地减弱,相比于教师他们更愿意和自己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不快得到了疏导,其自身的心理问题也能得到有效解决。

综上所述,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中教师应重点关注的一项任务。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并且由于其需要面对青春期带来的压力以及高考带来的压力,所以很容易就会产生极端行为以及不正确的心理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教师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正确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不要硬性地对学生进行管理,挖掘学生的优势,彰显学生的主体意识,以此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晓琴.积极心理学导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分析[J].心理月刊,2019(15):61.

[2]罗佳.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学校心理咨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27):38-39.

[3]石二春.积极心理学导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开发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8):119-121.

[4]冯梅.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心理健康课程模式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5):70-72,90.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高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