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导师制对民族地区贫困学生成长的影响作用

2020-08-09郭秀霞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导师制

郭秀霞

摘 要: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在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应发挥作用,帮助民族地区贫困学生走上健康成长之路。

关键词:导师制;教育精准扶贫;民族地区贫困学生

一、实施导师制的背景

导师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管理制度,创造了一个合作、开放、主动和互动式的教育教学环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导师制同班建制、学分制统称为三大教育模式,在教育和培养人才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我国在2004年新课程改革后,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学校首先尝试实施导师制,逐步在全国一些省市重点中学展开,并开始相关的实践研究。2015年8月,嘉峪关市酒钢三中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后成为寄宿制高中学校,根据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需求推行全员导师制管理模式。

从2018年8月开始嘉峪关市酒钢三中根据甘肃省政府和教育厅教育精准扶贫的计划,接受民族地区贫困专项生,那么如何快速地引导贫困专项生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中生活、学习、成长,是我校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以2018年34名专项生为对象,探索研究在高中教育实践中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对贫困专项生成长的影响作用。

二、实施具体情况

1.因材施教、分层入班、师生结对

入校后按照我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度给每个专项生和其他学生一样都分配自己的导师,导师包括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大多数都是本班专项生任课教师,以一学年为期,对每个学生的发展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导师为每个专项生建立基本情况的工作手册,导师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受导专项生谈心、交流,对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与导师的谈心情况、每次考试成绩及分析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建档记录,追踪学生的成长轨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专项生能尽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学习和生活创造条件。

2.多方位关心帮助学生

由于专项生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与周围的同学不熟悉,所以有些专项生心理压力会很大。为了让他们尽快熟悉、适应新环境,专项生导师经常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跟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询问学习和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校给每位专项生无偿提供两套校服,并免去相关费用,专门举办中秋专项生联欢晚会,师生一起表演节目、包饺子、吃月饼、赏明月。有的导师把专项生带到自己家里吃饭,有的导师带他们熟悉学校周围的环境,遇到节日买些零食送给他们,经常与他们的家长联系,反馈信息,全面关注专项生学习、生活中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大限度地帮助专项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进入高中的学习生活。

3.实施特殊举措提升学业

专项生入学后,为了帮助他们缩小与班级同学在学业上的差距,学校组建了34名专项生的特殊班级,安排专门的班主任,聘请专业素养、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为他们的学业导师,主要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学科,在周六、周天(其他学生回家)安排学业导师专门对他们进行课业辅导,解疑答难,帮助他们夯实基础,提升学习能力。

三、实施的初步效果

1.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专项生入校以来,在导师的关心帮助下,很快适应了高中住宿生活,刚进校时那种自卑早已被阳光自信所代替,能够在与导师交流、谈心的过程中,表现得既坦诚又沉稳,跟导师之间建立了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有的学生和自己的导师成为好朋友,有什么困难和郁闷都会主动找导师帮助和化解。

2.有利于学生的学业进步

尽管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成绩相对落后,但让导师欣喜的是,他们在学习上不耻下问、积极向上,在学业上对导师们的耐心指导不是认为理所当然,而是充满了感恩,没有一个学生因为成绩落后放弃学业,大部分学生相比刚进校时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的学生甚至成为班级的优秀学生。

3.有利于学生的人生职业规划

34名专项生来自甘肃省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相对落后,专项生家庭很少对学生的未来进行规划,认为能考上大学就是最好的结果。怎样避免他们留下人生的遗憾,让他们的人生出彩,在导师的指导下每个专项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合时代特点,确定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生活安排,这也将成为他们高中阶段不懈奋斗的动力,从而让他们的人生价值在自觉中超越。

4.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导师的“导”是思想上的引导、学业上的辅导、心理上的疏导、生活上的指导,这种制度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导学”关系,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将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要求教师除具备专业技能外还要具备相应的思想、心理素养和一定的生活技能,要關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个教育环节,自始至终都将教育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这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导师制实施对这些来自民族贫困地区的学生有巨大作用,随着实践的推移必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剑豪.中学导师制实践中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3(21):14-16.

[2]王飞,张增祥.中学导师制国内文献研究调查报告[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3(Z1):52-56.

注: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西部高中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效性研究——以嘉峪关市酒钢三中民族地区贫困学生教育扶贫为例》(课题立项号:GS[2019]GHB2015)。

编辑 王彦清

猜你喜欢

导师制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公安院校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考——以北京警察学院为例
导师制模式下大学生程序设计创新能力提高的研究
高职英语教育与导师制教学方法融合探讨
推进地方高师院校校外导师制的策略探究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的比较分析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在卫生法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