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
2020-08-09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党爱红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 党爱红
一、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作用
(一)同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读和写,虽看似只是两种单一的能力,但受语文知识的多样性影响,学生需要培养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是有很多细分的。例如学生不仅要培养阅读写人、写物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对应的写人、写物的写作能力,文章结构、类型的不同,都需要学生具备不同的阅读及写作能力。因此在传统的读写分离式教学中,学生的两种能力无法被同步提升,且单个的培养效果一般,在读写结合的方式下,教师可选择一类文本来培养学生对应的阅读能力,并在后续及时培养他们对该类文本的写作能力,吸收和运用互相结合,实现两个方面的互利共赢。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意识
读写结合的互相结合,学生在该类教学环境中,会逐步培养如积累优美词句、分析文章写作手法的良好习惯,并且能学习以作者的思维来分析优秀文章,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教师在前端的阅读教学中,会鼓励学生针对文章进行分析,学生在分析中便会掌握部分有关该文写作的内容,而当学生明确后续需要利用此文所学来进行写作时,心中便会潜意识地将所学内容进行创新,构建自己的写作大纲等等,这也是教师在授课中,经常引导学生的“假如是我,我要怎么写”的思维,长此以往,学生便能培养出良好的读写意识,在读时注重素材累积和思考,逐步提升读写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原则
(一)保障阅读素材的多样性
阅读教学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进而培养基础积累和阅读的能力。因此教师便要保障学生阅读文本的多样性。例如根据教科书中的写作目标,教师可为学生开展描写人物、动物、风景的文本阅读和写作,保障学生的各项写作能力,都能够得到培养。此外,小学学生阅读能力较弱,教师选择文本要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低年级学生要注意选材趣味性,中年级注重选材的基础性、多样性,高年级可适度为学生推荐存在难度的阅读文本等等。
(二)做好教师的引导和带领
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写作都处于一个启蒙阶段,多数学生都没有掌握一个良好的阅读和写作方式,这一点需要教师的适度引导。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更倾向于直接教给学生如何读、如何写,学生未经探究便直接获取学习成果,便导致他们对知识的记忆、运用都受到了影响。因此在读写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人的这个角色,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予学生探究机会和适度引导,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组织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方式
在文本阅读中,学生对文章的结构、中心思想、描写手法、优美用词进行分析,不仅能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这篇文章,更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知道该类文章要如何写、怎么写好。因此我认为在读写教学中,教师要能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阅读和分析。此外,鉴于学生阅读能力较弱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为学生提出几个阅读问题,让学生的阅读和思考更有目标性,长此以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
(二)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改写、续写
该环节是对学生上述环节的考查和成果验收,当学生在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阅读后,仿写、改写、续写甚至创新等等,都能让学生实现对阅读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例如当学生在阅读环节学到有关景色的细节描写时,他便可在自我创作中,将作者手法,结合个人所见景色进行融合,完成对细节描写的实践和运用,让学生的写景作文更加生动具象。因此教师在学生阅读完成后,要及时为学生组织写作活动,小到一两百字的段落描写,大到几百字的整文写作,都有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增长。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意识不足,好动好奇的特性又经常会使学生的阅读记忆效果较低,因此,为了保障学生的阅读成效,实现有效的写作素材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读写习惯。例如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进行摘抄,或者直接在阅读文本上进行笔记记录。而当学生写作完成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来分析自己的作文,分析文章结构、描写手法、手法运用优势等等,让学生的写作练习不再存在盲目性,长此以往,加深学生对描写手法的印象,让学生的写作更加得心应手。例如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我的妈妈》这篇文章时,便要求学生进行了阅读笔记的记录。有学生不知道该记什么,于是我引导学生记录本文描写了什么事件、记录生词生字,并摘抄如描写外貌、神态的语句或成语。学生得到了我的指导后,一边阅读一边记录,最终他们和其他学生进行了交流,大家借助其他人的力量,明白了自己不懂的生字生词,有些运用较为巧妙的词汇如:和蔼可亲、炯炯有神更是让学生印象深刻,在后续的写作中,经常能看到学生使用。
四、结语
结合以上,小学阶段的读写教学都比较重要,两者结合进行同步教学,更能同步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教师在读写教学中,要保障阅读文本的多样性、教学方式的合理性,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