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畜牧兽医站对牛出败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2020-08-09黄登科武冈市稠树塘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品牌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兽医站患病畜牧

文/黄登科(武冈市稠树塘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牛出败病是牛巴氏杆菌病的简称,即为牛出血性败血症。作为急性传染性疾病,牛出败病可在周身体液组织中存在,致使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1]。一旦发病后传染性能力较强,且死亡率较高,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及畜牧卫生安全防控效果等均会产生较大影响。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中,受到养殖户对科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卫生防控质量等因素影响,各类疾病发生率较高。加强牛出败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方式研究,有利于尽早发现疾病特征,对症治疗,尽量降低牛出败病的发生率,缩小疾病传播范围,促进畜牧养殖业的科学、持续发展。文章抽取2018年1月到目前基层畜牧兽医站收治的23头牛出败病病例,对其临床诊断与防治的效果进行分析,将内容整理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基础材料

抽取2018年1月到目前基层畜牧兽医站收治的23头牛出败病病例,其中15头公牛,8头母牛。年龄在0.5-3.4岁之间,均龄值是(2.08±1.19)岁。

(二)研究方法

为23头患病牛实施牛心血、淋巴结采集,结核美兰染色镜检。将是否存在大量卵圆形,两侧是否存在较深着色为标准。为患病牛应用磺胺嘧啶钠静脉注射治疗,2次/d。联合应用四环素、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治疗,根据2.5mg/kg体质量标准静脉注射,2次/d。同时还可以应用环丙沙星治疗,分别以1次2.87mg/kg、2.0mg/kg的体质量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治疗,1次/d,持续用药3-5d。

(三)评价标准

观察牛出败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痊愈:病患牛症状消失,饮食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恢复正常;好转:患病牛症状改善,饮食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未见改善或者加重、死亡(症状改善率=痊愈率+好转率)。

二、结果

(一)临床症状

牛出败病主要具有高热、局部肿胀及肺炎死亡等特征,临床诊断中多伴有脾脏肿大、出血的特点,肺组织肝变、切面呈现大理石样花纹。

(二)临床诊断

在实验室诊断方式下,结核美兰染色镜检可见大量卵圆形,两侧着色较深。

(三)治疗效果

对症治疗后14头牛痊愈,8头改善,1头牛病死,症状改善率为95.65%。详见表1。

表1 牛出败病临床治疗的结果

三、讨论

(一)牛出败病的发病原因及特征

1.发病原因

牛出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巴氏杆菌。巴氏杆菌持续寄生在牛口腔中,故而牛出败病的主要传播路径,即为口腔[2]。特别是在春夏交换时期,若未做好防寒、防暑的工作,在牛进食过冷、过热食物的情况下,则会对其口腔内细菌状态产生影响,致使口腔中巴氏杆菌生长速度加快,诱发牛出败病。同时,在牛过度劳累、休息不足,长途运输或者持续处于饥饿状态,也会增加患病的概率。

2.发病特征

牛出败病的发病特征,主要表现在传播途径多样化、发病速度较快等方面。传播途径多样化指的是牛出败病在口腔传播疾病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患病牛的粪便、饮水及进食的食物等方式传播[3]。患病后牛多具有高热、内部器官出血等临床特征,且发病突然、死亡率较高,需要尽早发现且予以治疗,预防病症加重,传染范围拓展。

在发病速度较快方面,牛出败病多发病速度快,传染能力较强。在接触患病牛,或者饮用过患病牛接触过的水、食物后,基本会传染疾病,初期具有呼吸困难、声音变化的特征。死亡率较高,需要强化诊断与防治的重视程度。

(二)牛出败病的诊断方式

1.诊断方式

牛出败病的鉴别诊断中,可见具有原巴氏杆菌病的患病牛,主要具有高热、肺炎的症状,死亡率较高。对患病牛的结核美蓝染色实施显微镜检查,经观察可见,显微镜下的结核美蓝染色体上呈现出大量的卵圆形色体,卵圆形色体的两侧为深色状态,代表患病牛已经感染牛出败病。

2.病理变化

在对患病牛实施解剖后可见,牛出败病的病变形式,多以纤维性胸膜炎为主,具体表现为肺、胸膜位置出血。同时具有心冠脂肪增加,心内膜出血、淋巴结肿大及气管黏膜泡沫状体液增加等病理变化特征。

3.病症鉴别

牛出败病的主要发病特征包含体温升高,肺部发炎、胸部肿胀等,但是这些病症特点与气肿疽病、炭疽病及恶性水肿病等具有相似特点,临床易出现误诊的情况,需要细致鉴别。详细特征如表2所示。

表2 病症鉴别特征

(三)牛出败病的防治方法

1.治疗方法

在发现牛出败病的情况下,需要及时控制病情。在快速隔离患病牛的基础上,应用磺胺嘧啶钠静脉注射治疗,合理控制注射的次数,且联合应用其他抗菌消炎药物治疗等。比如联合应用四环素、葡萄糖氯化钠及环丙沙星等注射治疗,根据体质量标准静脉注射,持续治疗3-5d,由专人负责检查患病牛的病情变化情况。

2.预防方法

(1)免疫接种:针对牛出败病,其传染性能力较强,传播范围较广。基层畜牧兽医站需要强化日常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对规模养殖情况的勘查。当前主要的预防方式即为接种疫苗,在病症发生后,需要快速、大范围的紧急接种疫苗,预防接种不及时所造成的疾病传播问题,尽可能降低对基层畜牧养殖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比如在发生牛出败病的情况下,基层畜牧兽医站需要快速整合人员,对牛实施紧急接种处理,且将患病牛及时隔离,和正常牛群分离处理。针对牛所进食的草料、水也需要及时检查、消毒处理,预防高温气候状态下细菌进入其中。

(2)卫生消毒:基层畜牧兽医站需要强化卫生清洁、消毒管理的重视程度。全面清洁牛舍,及时清除细菌[4]。在消毒工作中,需要注意认真、负责,每个区域每周至少消毒2-3次。指导基层养殖户认识到消毒清洁管理的必要性,尽可能降低疾病发生率,也能够产生减少经济损失的作用。

(3)病牛处理:在牛出败病发生后,患病牛作为主要的疾病传播源头,需要加强隔离处理管理。基层畜牧兽医站需要预防疫情的规模化发展,对病牛进行独立隔离、监管,对违法销售患病牛的养殖户进行严格处罚,遵照相关政策桂策进行严惩[5]。针对由于患病而死亡的牛,则需要及时掩埋处理,且深埋的位置需要远离居民居住的位置,预防对当地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针对患病牛的皮,则需要在高温杀菌处理的基础上,方可在市场中销售。

(4)宣传引导: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开展期间,养殖户的科学知识掌握程度、工作配合度等,都会直接影响整体工作开展的质量,故而需要提高对宣传引导的重视程度。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中,需要定期开展相关知识的科普活动。比如介绍牛出败病发生的原因、症状特点、治疗的必要性及影响等等。宣传的内容主要以怎样预防牛出败病、牛出败病对养殖户的影响等方面开展[6]。通过知识讲解、视频辅助播放等方式,强化科学知识宣讲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还需要定期到养殖场地进行检查,及时了解卫生清洁、消毒的情况,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的情况,应急问题处理的方案与能力等等,尽早发现问题,帮助基层养殖户处理问题,提升基层畜牧养殖的质量,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尽可能降低疾病对养殖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综上报道,牛出败病的临床特征显著,需要加强日常检查与管理,尽早发现牛的异常特征且予以隔离处理。在针对性治疗、预防的基础上,降低牛出败病的不良影响、经济损失,对基层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切实彰显畜牧兽医工作的价值。

猜你喜欢

兽医站患病畜牧
浅谈乡镇畜牧兽医站如何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乡镇兽医站防疫检疫存在问题及对策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基层兽医站如何落实猪的防疫工作
完形填空训练